“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出自——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的《雙城記》,卻也是我感覺最具魔性的一句話。
2009年,我還在大學念書,因為臨近畢業(yè),前途渺茫,有朋友打算開一家娛樂經(jīng)紀公司,拉我入伙,被我無情地拒絕!畢竟那會兒,破產倒閉比比皆是,我瘋了嗎?但是沒想到此后10年居然是娛樂圈熱錢最多的時候,閉著眼睛都能賺錢的時代!可如今行業(yè)大環(huán)境又變了!所以說,有時候賺錢無法用正常的邏輯推理!不服都不行!
回顧參加工作以來的種種過往,不是沒有很好的機會,但基本上都被我無情的錯過啦!要分析這其中的根本原因,還在于這個時代賺錢的邏輯已經(jīng)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啦!依舊固守傳統(tǒng)思維的人很難分得一杯羹,甚至還會被無情地打劫。
自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以來,當時很多大型企業(yè)紛紛裁員,小老板的日子也不好過,很多個人破產的案例也很多,以至于上海徐家匯的港匯接連跳了好幾個,連著玻璃護欄都裝到了2米高,其實一開始是沒有這么高的阻擋的。只能說情勢所迫,在種種絕望的情緒下,大家都生活艱難,品牌實體店也開始瘋狂降價,對折是基本操作,很多三折一折的都有,當時本以為房價會逐步下跌回歸理性,畢竟有美國的例子在前,可事實恰好相反,房價開啟了突飛猛漲的時代。
2010年開始整個市場逐步回暖,尤其是電商這塊簡直飛速發(fā)展,稍微有點腦子的人此時下手的話,基本上相當于坐著數(shù)錢,因為消費者根本就是多得不得了,就像東西永遠都不夠賣一樣。我看著別人賺錢,基本無動于衷。可能覺得這只是短期效應。
2012年開始整個資本市場蓬勃發(fā)展,大大小小的金融公司開得滿大街都是,每一家都宣稱自己很正規(guī),普通人也在向往這種錢生錢的模式,從白領、企業(yè)主、甚至于退休老人都毫不吝嗇地開啟了投資模式,令人艷羨的提成和分紅,大家都賺得盆滿缽滿??墒菦]幾年,我認識的一個做得很大的老板直接進去了,背后是無數(shù)家庭撕心裂肺的哭聲。哎,不知道說什么,只是記得當時的瘋狂依舊歷歷在目。
2014年創(chuàng)業(yè)公司爆火,股權投資成為新的致富路徑,一時間全國上下都在瘋狂路演,更有人一個PPT直接拿下上千萬投資的案例,這種操作模式直接給很多人打了雞血,大大小小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瘋狂上馬,當時還有一個口號,花別人的錢,創(chuàng)自己的業(yè)。
隨后全國各地的明星公司紛紛亮相,這其中除了平臺公司比較火爆外,就是共享經(jīng)濟來了,燒了很多錢培養(yǎng)出來的平臺公司正在不斷改寫商業(yè)密碼,那么共享經(jīng)濟帶來了什么呢?
600多億燒下去,變成了堆成山一樣的廢棄自行車,贊成的人覺得確實方便了很多,讓自己回家的最后一公里變得簡單了很多,反對的也多,覺得占用了大量公共空間,實際使用價值并不高,尤其是電動車火了之后,共享單車確實變得很雞肋。
這一階段的商業(yè)邏輯基本上就是瘋狂補貼,拿著投資人的錢開啟了各種燒錢的模式,為了客戶數(shù)據(jù)瘋狂競爭,結果到了最后倒下去一大片。最大的成就可能是拯救了很多即將倒閉的自行車廠家。
但共享經(jīng)濟模式還是火了一陣,這也導致那時候很多人都在搞共享模式,什么共享雨傘、共享汽車、共享辦公等等,美國wework燒錢太厲害,直接讓孫正義都不淡定啦!還有共享公寓,蛋殼公寓就是這種,需要高成本運營,同時要不斷地重復利用才能周轉資金,一旦停下來整個大盤就崩了。最后因為疫情的沖擊,很多共享公寓也迎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甚至造成了死亡的代價。
伴隨很多共享模式的瘋狂,數(shù)字經(jīng)濟的概念再次火爆起來,就是把一切線下的商業(yè)都復制到線上去做,OtoO也是很火爆了一段時間,比如美甲上門服務。還有線上點餐、線上交友,線上教育等等。
2016年有朋友做了一個選演員的線上模式,就是很多劇組一般拍戲都需要找演員,但是一個個找太費事了,所以他就做了一個平臺,讓演員上傳了自己的各種照片,這樣需要演員的劇組就可以自己去上面搜索,下單聯(lián)系。
很多投資人覺得很好,但就是沒人敢投,可能這個時候市場前期消耗了太多的資金,大家都變得謹慎了許多。而演員群體畢竟屬于小眾群體,他對接的多是群眾演員,這更是少的不能再少的利潤啦,能夠帶來的商業(yè)價值有限。
還有一個朋友做了一個網(wǎng)站,就是特供一些醫(yī)療必需品,專業(yè)對接所有醫(yī)療廠商和醫(yī)院,不走醫(yī)藥代表的那種高成本,而只是將目標瞄準了一些耗材利潤較低的醫(yī)療必需品,網(wǎng)上下單隨時送貨,雖然利潤低但量大復購率高,也能具有盈利的價值。前后有投資人想投,但條件給得十分苛刻,直接要拿下51%的股權,相當于他一下子失去了公司的控制權。最終被他拒絕了。
幾年后,我再聯(lián)系他的時候,他已經(jīng)回了老家,因為上海這邊的租房用工成本太高,不過他還在線上繼續(xù)堅守這份事業(yè),不知道他有沒有機會做成另一個的亞馬遜呢?
2017年直播開始興起,之前一直都在游戲領域,娛樂版塊,帶紅了很多網(wǎng)紅。可隨著電商領域的技術成熟后,也開始切入了直播,當是很多老板已經(jīng)開始了布局,我只覺得不過是一種噱頭,沒太理會,誰能想到之后會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呢?
2018年,隨著很多創(chuàng)業(yè)公司暴雷,市場呈現(xiàn)了兩極分化,沒有找到贏利點和贏得足夠資本青睞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開始成片成片的倒下,而手握足夠用戶和資金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開始走向人生巔峰,最明顯的改變就是公司老板和員工都有錢了。此外教育版塊也異?;钴S,連帶很多線上教育也是如雨后春筍般崛起,似乎未來最大的線上教育巨頭也將誕生。只是沒想到這一切在2021年戛然而止,2019年我剛剛和一家教育公司合作,那時候他們春風得意,志得意滿,工作也很是拼命,沒想到啊,結局來得這么快。
2019年,你再去和客戶談合作的時候,已經(jīng)沒有什么戰(zhàn)略可言,人家只需要一個主播,帶流量和人氣的那種,一切的商業(yè)精髓都淪為虛妄。
一直到如今的2022年,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倒塌,此起彼伏地上演著一個階段又一個階段的繁榮。只是“過幾天回國”的賈躍亭沒再回來,被批“心氣太高”的羅永浩終于還清6億多的欠款,并準備東山再起再闖科技創(chuàng)業(yè),還有一大批創(chuàng)業(yè)老賴被限制了高消費,就連瀟灑如聰哥,資本的寵兒也不得不低調起來。
此時此刻,回顧往昔,仿佛歷歷在目,卻又不得不感嘆時光飛梭,這些年成就了一批人,也倒下了一批人,但這不是結局。
未來,依舊在變!小米雷軍說過:“創(chuàng)業(yè)不是人干的事情。”
這一條路不好走,前幾天有朋友找到我說,有2個朋友,一個開咖啡店的,一個開理發(fā)店的,因為疫情的原因都做不下去了,打算轉手回老家啦!
我稍微那么細想了一下,中國有那么多喜歡喝咖啡的人嗎?反正我是不太喜歡那個味道。很多咖啡品牌,前期為了迎合上市,利用資本擴大規(guī)模,但真的有那么大的消費市場嗎?我一直打個大大的問號?
至于理發(fā)店,自從國家不推薦辦卡后,很多理發(fā)店光憑借單次消費剪發(fā)的費用,如何應付那么高昂的租房成本、人員成本和水電費成本,這個行業(yè)注定很難做大。尤其是前期分流的理發(fā)師開了社區(qū)理發(fā)小店后,理發(fā)店的生意會越來越難做。
生意難做,盈利困難,希望在哪里呢?當我看到一個做文化傳媒的朋友突然間去搞芯片了,我真的不知道說什么好?這跨度也實在是太可怕啦!但目前這塊官方的支持力度最大,無息貸款、上百萬的補貼,戶口、人才獎勵、買房補貼等等。想想都心動,可是那好像與我也沒多大關系吧。
我唉聲我嘆氣,為啥餡餅就是不砸到我身上,我咨詢過,官方都建議你換個行業(yè)做吧!文化雖好但沒有更多的支持力度??!
此前主流媒體也表示我國文科人才太多啦!造成就業(yè)困難,與國家大局又沒有多大益處,未來需要更多理工科的人才,就連美國都在加大推進理工科人才的簽證,世界大勢所趨,只恨人生不能重來一遍!
要是當初進了理工科,是不是人生就會變得不一樣?只是人生沒有如果,但愿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奮斗半生,只嘆別人賺錢的速度太快,剛開始你看不懂,等你看懂的時候,已經(jīng)沒有機會啦!
所以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很多東西只能意會,無法言傳!如今我特別能夠理解《鬼吹燈》里面胖子的心境,每每與寶貝財富擦肩而過的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