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新蘭第一次見到丹丹,丹丹就很喜歡她。帶她在小區(qū)里四處溜達(dá),讓老鄰居都見識見識未來的舅媽。給她介紹自己在小區(qū)里最喜歡娛樂的角落,去上學(xué)的路徑,給她分享自己喜歡吃的小零食。丹丹看著廖新蘭,認(rèn)真地說:
“我應(yīng)該叫你姐姐,不是阿姨,以后我叫你姐姐好不好呀?”
廖新蘭好笑,說:
“如果你叫我姐姐,那我就得叫你媽媽阿姨,那可就亂套了?!?p> 丹丹弄不明白輩分的關(guān)系:“為什么呀?”
“哈,以后你就懂了!”
有一天放學(xué),丹丹帶了一個女同學(xué)回來。一個小個子小女生,打眼一看就和丹丹不是一個類型的,神情顯得老于世故,丹丹比起同齡人有更多的單純。女同學(xué)倒是家庭完整,可是上到奶奶下到爸媽叔伯全部重男輕女,家里日子過得分外緊巴,又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家里的小弟弟身上,女孩子渾身上下都有些邋遢。這樣兩個不一樣的孩子在班里有一樣的寂寞,倒是成了最好的朋友。丹丹一進(jìn)門,看到穿著連帽衫的廖新蘭,開心的指給同伴:
“看,這個就是我舅媽,年輕吧!”
“嗯,年輕,好像一個高中生!”
同伴夸張的附和,讓丹丹很得意,好像自己的收藏得到了認(rèn)可。廖新蘭不知所措,她怕不留神漏了餡兒,像一個老輩家長,讓丹丹沒面子。她懂得小孩子的心理,但是缺少和這個時代的少男少女打交道的經(jīng)驗。她的社交對象都超出她的年齡,她沒有同齡的朋友,社交圈至少35歲起步吧,她小時候喊這個年紀(jì)的人為阿姨叔叔,而現(xiàn)在這些孩子卻認(rèn)為是大媽、老伯了。這是對生命價值觀認(rèn)識的本質(zhì)不同,對青春價值認(rèn)知的不同,廖新蘭還是屬于認(rèn)為“人一輩子都有價值”的那代人??墒堑さみ@一代的人,只認(rèn)可青春,“不老的青春,青春不會老”。而青春也正屬于他們,他們活在青春的夢想里,這個社會也給了他們用青春創(chuàng)造無限價值的機(jī)會。媒體上開始流行各種屬于青春正好的選秀,各種青春偶像劇成為潮流,情緒古怪的口水音樂成為主流,他們有了更多方向的價值定位,而這些定位都有著火熱的青春氣息。他們不再是需要依靠父母獲得工作的一代人,或者說他們是有勇氣蔑視工作的一代人。那些著裝古板的中年人成了他們眼里的腐朽,有姑娘喊著到了那種年齡就不想再活下去了,老年人就更是老的可怕了。他們完全意識不到這種思想在日后會對自己造成的傷害——當(dāng)腳下的道路開滿了一望無際的鮮花,便沉溺其中,忘記了秋天遲早會來的。但是這些又都沒錯,社會進(jìn)步著,所有的價值觀都是社會造就的,個人只不過是其中承載了某一屬性的樣品,有的精致,有的粗糙。而她自己的思想早熟不也是價值觀的錯位嗎?她明白丹丹是真的喜歡她才會有這些表現(xiàn),丹丹需要一個回到家里可以說話的同伴。
丹丹喜歡她什么呢?她自己并不喜歡小孩,和丹丹的互動都源于她的善良和克制。她思想成熟,否則不會只和那些大哥大姐談的來。丹丹愿意和她聊天,是因為無論丹丹討論什么話題,她都能以丹丹同輩人的立場回應(yīng)。她對孩子有很強(qiáng)的親和力,因為她心底也埋葬著一個童年,那里有一個小孩兒引導(dǎo)著她,讓她可以和丹丹成為“朋友”。但是她沒有理由喜歡小孩子,小孩子太討厭了,她的媽媽就從來都很討厭她,直到她變成了一個成年人,和媽媽分離了,她都沒能從那種討厭小孩兒的詛咒中解脫,她就是這樣隱藏著自己的矛盾個性,縱容著丹丹在自己面前的“放肆”。
丹丹崇拜她。她的妝容,衣著,用品,丹丹都喜歡。趁她不在的時候穿她的皮鞋,擺弄她的化妝包,涂她的指甲油,好像成了她的小女兒。這些都是她的媽媽缺少的,她的媽媽把她打扮成和自己一樣的品味,老氣沉穩(wěn),莫名其妙的服飾,沒有一件衣服像是一個孩子該穿的樣式,她在這個家里看不到青春的印記。廖新蘭送了丹丹幾件自己的衣服,她長的像王建國,身高比同齡人高了不少,幾乎和廖新蘭一樣高了,還比廖新蘭胖了不少,穿上剛合適,興奮之情溢于言表。她滿足了丹丹在這個家所有的空缺,彌補(bǔ)了她作為這個家庭唯一一個小孩的孤獨(dú),除了不能給她一個爸爸。
丹丹是孤獨(dú)的。
她被趙母帶回家,得到了無微不至的生活照顧,一天天變得白胖起來,終于變成了一個可愛的小女生。趙鈴蘭太年輕,對孩子完全沒興趣,也不會和孩子互動,沒事時就是瞪著雙眼迷茫地看著丹丹自己玩耍,和孩子聊天也完全是成年人的口吻,還充滿諷刺調(diào)侃,丹丹的體胖常常是她拿來調(diào)侃的話題,不分場合,很是掃興。她所有的空閑時間都用來自己的娛樂和戀愛,這期間她因為工作結(jié)識了陳鑫。陳鑫自己開了一家物流公司,和趙鈴蘭公司有業(yè)務(wù)往來,生意不錯。也是離異單身,兩個人都有過去,共同話題自然多起來。趙鈴蘭又很年輕,姿色遠(yuǎn)勝陳鑫的前妻,言行更是比前妻溫柔得體,讓陳鑫深深的著迷,兩人一處就是10年。雖然陳鑫一直想結(jié)婚,但是趙鈴蘭不想,有了前車之鑒,她不想再用婚姻束縛自己,她只想有個伴照顧自己而已。
丹丹成天跟在外婆身后,外婆老派的生活方式就是她的童年。趙母的生活圈子顯然是局限于同齡人的,丹丹除了和小伙伴玩耍,剩余的時間多是這樣和老年人為伴。她看著有人拖著一條行動不便的殘腿每天定時散步;她看著有人因病痛行動不便,長年累月坐在太陽下等人聊天打發(fā)時間;她看有人因為節(jié)儉成性,有事沒事的翻垃圾桶撿紙箱和飲料瓶;她聽他們神神秘秘地聊著她的小伙伴家里的是是非非……她的童年就如同他們需要耗費(fèi)的晚年生活一般一天天逝去。偶爾被趙鈴蘭帶出去逛街、旅游,但是也不足以填補(bǔ)她童年的空缺。這種空缺也必定造成她性格的空缺。尤其是在趙母去世后,她能依靠那份母性的慈愛也消失了,她剩余童年便由外公來照顧。在家里她頑皮異常,學(xué)習(xí)興趣不大,被叫家長了,趙鈴蘭也沒有辦法,她實(shí)在不擅長教育孩子。每個家長的教育方式難免受到父輩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在趙家,趙母是慈祥溫和的,做什么事情都是不急不躁,從來不打罵孩子,對兒子更堪稱溺愛;趙父又恰好相反,做事干脆利索,脾氣也直,凡是趙母對孩子的口頭警告無用時,他就掄起巴掌來點(diǎn)實(shí)際的,而趙母溫聲細(xì)氣,緩言緩語的教訓(xùn)多數(shù)時候又是沒有效力的。所以丹丹是怕外公的,而趙鈴蘭習(xí)得的教育方式更是兩極化的,要么溫和如春風(fēng)要么火爆如雷霆,她一個人完成了需要兩個人配合的角色,產(chǎn)生的效果就是丹丹的軟硬不吃。除了口頭教訓(xùn)就是手頭教訓(xùn),可是對于一個沒有自己帶過孩子的媽媽來說,她的口頭教訓(xùn)肯定是缺少靈魂的,不能讓孩子有什么心靈觸動;手頭教訓(xùn),哼,沒見過哪個頑皮的孩子是怕挨打的!而且頑皮的孩子都有一個特點(diǎn)——臉皮厚,所以每當(dāng)被打時,丹丹就開始她無窮無盡的哭訴,哭到大人求她不要再哭了,快要被煩死了。最后趙鈴蘭請了家庭教師,然后再以家庭教師主動請辭終了。年輕的家庭教師有著不錯的成績證明,可是沒有修女的耐心和毅力,遇到丹丹改變了她以后想當(dāng)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的純真理想。丹丹同學(xué)在家庭教師面前一邊吃著零食,一邊利用家具撐好橡皮筋上竄下跳,然后滿不在乎地說:“你講你的,我認(rèn)真聽著呢!”
丹丹總是能這樣一個人樂此不疲地玩,什么都能玩,吃完飯一個人就能拿起碗筷旁若無人的一個人過起家家來,這可能是一個寂寞的孩子必有的特征。
廖新蘭記憶最清晰的一件事是有一年出了一首新歌,一個吐字不甚清楚的小娃娃,唱著“愛我你就抱抱我,愛我你就親親我”。她不關(guān)注音樂,不知道有這么一首新歌。那天是周末,丹丹不上課,廖新蘭和趙亮回來了,家里熱鬧起來,趙鈴蘭、陳鑫和趙家父子都在外間燒飯的燒飯,聊天的聊天,三個男人都是嗓門很高的類型,廖新蘭和丹丹關(guān)了門呆在里間。這是他們一貫的相處模式,無論他們集體出行或者到哪里做客,廖新蘭永遠(yuǎn)和丹丹在一起,其余的成年人呆在一起,大家好像默認(rèn)這種組合,覺得廖新蘭就應(yīng)該和丹丹是同一組合的。而廖新蘭自己也更喜歡和丹丹呆在一起,這樣她就可以避開她不感興趣的聊天,或者不屬于她的聊天范疇,這是她很久以后才意識到的,從一開始她就讓自己在這個家里隱遁了,一切都像隱喻。那天,丹丹就在給她唱那首新歌,沒有完整的唱,只是反復(fù)地唱那兩句“愛我你就抱抱我,愛我你就親親我”,然后問廖新蘭:
“你愛我嗎?”
“愛?!绷涡绿m回答的底氣不足?!皭邸边@個字是有分量的,作為一個資深討厭小孩兒的人,能對一個別人的孩子產(chǎn)生愛嗎,那真是太虛偽了,何況她常常被丹丹的頑皮攪和的很厭煩,還要忍著替小姑子教訓(xùn)她的沖動。她倆總是呆在一起純粹是因為丹丹單純地理解了廖新蘭的和藹可親,喜歡黏著她。
“那你就抱抱我,親親我?!?p> 丹丹說完又開始唱那兩句歌詞,唱完抱抱我就撲倒廖新蘭懷里要抱抱,唱完親親我就把濕漉漉的嘴巴湊到廖新蘭嘴上要親一下,反反復(fù)復(fù)地重復(fù)著,開心的咯咯笑著,廖新蘭心情復(fù)雜地陪她瘋著。丹丹的體重已經(jīng)接近她這個成年人的體重,身高也已經(jīng)差不多齊平,要一遍一遍的把這樣大的一個孩子抱起來是很累的體力活,尤其是那濕漉漉的嘴巴就真的那樣親上來了,還吧唧吧唧的,廖新蘭感覺自己快瘋了,如果丹丹還是一個身高一米以內(nèi)的小女生她還是非常享受這些吻的,可是這種情況下口水的感覺是難以描述的,大概就是厭惡寵物的人偏偏被誰家體型高大的寵物給舔了的那種感覺。丹丹就這樣不停地玩,直到外間喊吃飯,廖新蘭才如釋重負(fù)。這件事讓廖新蘭達(dá)到了忍耐極限的同時也對丹丹產(chǎn)生了深深地同情,丹丹向她索取的抱抱和親親都是內(nèi)心深處的渴求,她缺少媽媽的擁抱和親吻,她不能在愛的缺失下完整長大,長大的只有她的肢體,這就是她頑皮的原因。廖新蘭閉上眼睛想象著小姑子擁抱親吻孩子的畫面,一片空白,如同她想不起自己被媽媽擁抱和親吻的畫面一樣。小姑子趙鈴蘭那種時刻保持西方古典油畫美人一樣的姿態(tài),是很難分離出母性的姿態(tài)的。
就是這樣一個丹丹,突然安靜的不說話了,都不能引起趙鈴蘭的警覺,廖新蘭感覺氣憤。
這一切原本可以不會發(fā)生,但是又覺得無可奈何。
廖新蘭和趙亮婚后在外地工作,但是趙鈴蘭還是不適合住在娘家的,就搬去和陳鑫同住,相處的這些年她也是常常住在陳鑫家里的,雖然兩人沒有名分,但是陳家媽媽單純的像孩子聽任兒子行事。丹丹是沒有搬走的,學(xué)校就在趙家對面,和外公住在一起非常方便,而且她也更喜歡住在趙家,那是她從小到大生活的地方。一切都一因為一個老太太改變了。
有一天趙亮告訴廖新蘭:
“小蘭子說爸爸找了一個老太婆?!?p> “啊,真的啊,那挺好的,我支持!”
廖新蘭從沒想到過會發(fā)生這種情況,但是她馬上就欣然接受了,她支持老人有自己的生活。自從他們婚后,趙父一直不愿意跟他們住在一起,不愿打擾他們的二人世界,她打心眼里敬重趙父。
“可是小蘭子說那個老太婆是個騙子,爸爸不聽勸,兩人吵了一架?!?p> “那具體什么情況?”
“我們媽媽走了以后,我們也勸過爸爸去上老年大學(xué),學(xué)費(fèi)我們負(fù)擔(dān),讓他過的充實(shí)些,認(rèn)識一些有層次有思想的老年人,真想找一個人做伴我們也更放心,大家都好說話,條件講清楚,我們肯定同意。但是他就是不愿意去,現(xiàn)在認(rèn)識這個老太婆整個社區(qū)都知道她的情況。她自己老公死的早,孩子也沒有,有個女兒也是以前抱養(yǎng)的,已經(jīng)嫁人了。她后來連續(xù)找了三個男人,都是這個社區(qū)的,我們爸爸都認(rèn)識,每次找一個都是讓人家買這買那,重要的是那三個男的最后都得癌癥死了,爸爸現(xiàn)在是她找的第四個!你說她是不是克夫命!”
廖新蘭驚呆了,趙父會為了這樣一個老太太和女兒吵架?
后來兩個老人到了要領(lǐng)結(jié)婚證的地步,趙亮被趙鈴蘭緊急召回家開家庭會議,廖新蘭沒有同行,她覺得自己畢竟是兒媳,沒有正面反對趙父的立場。
這次家庭會議開的火藥味兒十足,趙父鐵了心要正式領(lǐng)證,說自己是黨員,不能不明不白的和人家住在一起。這個理由真是讓人又好氣又好笑。
而趙鈴蘭和趙亮反對的理由也相當(dāng)充分,他們認(rèn)定老太太從一開始就沒安好心。她主動搬進(jìn)趙家,雖不是大張旗鼓的搬進(jìn)去,每天拿著一些自己的東西跑到趙家,今天住一晚后天住一宿,和趙父約好吃飯的時間。慢慢的把趙家的角角落落都占滿了,開始是丹丹的東西她覺得礙事了,后來丹丹本人也變成了多余物品。這些都還能讓趙鈴蘭忍受,過分的是老太太低估了趙家兄妹的感情,當(dāng)他們是那種為了家產(chǎn)會頭破血流的兄妹。開始有事沒事的找趙鈴蘭聊天,挑撥是非,說趙亮常年在外工作,做女兒的委屈了,以后房子遺產(chǎn)都應(yīng)該給女兒云云。然后又在趙父面前說兩個孩子怕拿不到他的遺產(chǎn)所以反對他們在一起的話,趙父已經(jīng)完全變成了情竇初開的小伙子,耳根子軟,老太太吹了枕邊風(fēng)就暈頭轉(zhuǎn)向,聽到孩子勸他看好自己的退休工資,不要沖動,就異常憤怒:
“我就是死了,那也是我的錢,愛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你們想都別想!”
趙鈴蘭簡直氣瘋了。其他的事情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趙母在他們兄妹心里的完美形象,說是圣母瑪利亞都不為過,如今被一個專門騙人錢財?shù)睦咸惶魮?,他們的親爸不僅忘了他們的親媽,還和他們成了敵人,他們兄妹好像成了被嫌棄的孤兒一樣!雖然他們已經(jīng)是年過三十的人,經(jīng)過這樣一打擊,生母情節(jié)就和十三歲孩子的一樣不容侵犯,和趙父之間的關(guān)系變的生硬起來,反而更加刺激了趙父結(jié)婚的決心。
廖新蘭打電話勸小姑子轉(zhuǎn)變策略,或者干脆答應(yīng)了算了,小姑子語氣沉重:
“這種事情沒有親身沒經(jīng)歷,是不能體會那種感覺的?!?p> 廖新蘭感覺不好意思,只能應(yīng)和:“那倒是的?!?p> 小姑子接著說:“你不知道她的手段。我們媽媽走的早,在世的時候也沒享什么福,就知道為這個家苦錢?,F(xiàn)在我們怎么甘心讓這樣一個老太婆把我媽媽一分一角攢下來的錢都騙去?!?p> 兩人都沉默了幾秒,小姑子繼續(xù)說:
“爸爸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迷昏頭了。有一天我回去給爸爸送點(diǎn)吃的,就她一個人在,她拿出幾封信給我看,陰陽怪氣的向我炫耀說是爸爸給她寫的情書,她字都不認(rèn)識幾個,要看什么情書!就是故意讓爸爸這樣做拿來氣我們,讓我們失態(tài),跟她鬧,那樣爸爸就信她了,跟我們做兒女的翻臉了!你知道我當(dāng)時那種感覺嗎,我感覺惡心,他給我們媽媽都沒寫過情書,我們媽媽那么漂亮,比那個老太婆善良不知道多少!”
廖新蘭隔著電話都能感覺到小姑子滿臉的失望、委屈和憤怒,她自己也覺得這個老太婆心機(jī)太明顯了,但是還是說:
“再忍忍吧,爸爸那個時代過來的人,一輩子忙著生存,感情上的事兒,晚輩也說不清?,F(xiàn)在孤家寡人一個,哪里受的了這種手段,正是著迷的時候?!?p> “這都還是輕的!那天我和陳鑫陪他們出去玩,本來可以開車去,老太婆非要坐地鐵,說是喜歡和爸爸一起坐地鐵的感覺,要讓大家都知道他們倆是情侶!話說的好像電視劇臺詞一樣!爸爸臉上都笑出花來了,我們從來沒見過他這樣和女人打情罵俏,整個就變了一個人!更夸張的在后面,上了地鐵有位置,他們倆坐在一起,我和陳鑫站在旁邊,她就那樣靠著爸爸,把頭枕在爸爸肩膀上,還親親他,說‘我愛你!’說完還看著我笑!你能想象出我和陳鑫當(dāng)時的心情嗎?我快吐了,如果當(dāng)時地鐵門是開著的,我肯定馬上沖出去!我都臊死了!旁邊的人是都見多識廣,可是這是中國!年輕人在地鐵上這樣是很正常的,但是也不是司空見慣,她要是個正常人,正經(jīng)人,那個年紀(jì)能那樣做嗎!”
聽小姑子一口氣說完這段話,廖新蘭也是語塞,啊了好幾下,不知道該怎么接話,她想象不出一個像農(nóng)民一樣憨厚的老爺子被這樣一個騷婆子撩撥的情景,而且看情況還很享受!這完全是枯樹逢春,舍命都可以啊!這得是一個什么妖精啊,這么一把年紀(jì)還有這種手段、這份自信!廖新蘭也覺得生氣了,感覺到自己也無家可歸了,公公要是和這樣一個老妖精在一起,那她以后還能回去嗎,以后孩子還能有爺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