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靜淡雅的清晨,沒有那種喧鬧的氣息,讓人感心曠神怡。
城中央坐落著一所巨型宮殿,奢侈的皇帝把皇宮布置的猶如另一片天地,金鼎銀墻,翡翠為壁,琉璃做窗,奇花異草,琳瑯滿目,盛過天宮,美過仙界。
現(xiàn)在是早朝會時間。金碧輝煌的大殿中,威嚴(yán)的文武百官有順序的站滿了朝堂。那高高在上,萬人敬仰的位置上依舊貪婪著軒轅聞那懶惰的身軀。
朝堂之中最少不了的便是挑撥離間,蠱惑人心。呂梁轉(zhuǎn)頭對身后一個自己一手提拔的親信吳懇使了個眼色,吳懇身拜大理寺卿從三品。接到呂梁的眼色,吳懇點點頭并出列。一切好似兩人早已商量好一樣,合作的如此流利。
吳懇抱手中得笏板道:“皇上,微臣聽聞殷王在封地可是招募了不少士兵啊,恐怕殷王早有不臣之心”。
這剛回京便招惹來了是非,不過他知道這只是捕風(fēng)捉影罷了!他的勢力朝中又怎會有人知道?不管他們怎么猜測也是找不到證據(jù)的。
大臣們紛紛低著頭,在他們心里是想為軒轅黎辯解,可事實卻無一人敢言語,深怕得罪了太師黨。
此時殷王倒是想站出來為自己反駁幾句,做做樣子罷了,一句話不說倒也不太好。
而此時站在后排的一位官位不高的官員出列高高舉起手中的笏板道:“皇上,現(xiàn)在國家正是用人之際,以下官推斷,殷王招兵買馬正是為了解國之危難,并非吳大人口中的不臣之心吧!”
此人說話鏗鏘有力,字字清晰,更是不畏懼呂梁等人。
殷王回頭看向為自己辯解的人。此人眉清目秀,鼻梁高聳,像個書生,更像個不沾塵世的富家公子,眉宇間卻透漏著清秀與威嚴(yán)。
可他軒轅黎并不認(rèn)識此人,甚至可說是第一次謀面。
此人名喚葉文靖,大理寺少卿,倒是深得皇上信賴,所以有些話他還是敢直言。
不過信賴歸信賴,可是他的一派正氣并不得皇上的喜愛,反之,皇上更加喜愛兩位大奸臣的為人。
一個不起眼的的小官,在朝堂上是沒有人會注意的,更何況是遠(yuǎn)在邊疆的軒轅黎。
就算監(jiān)視京內(nèi)的動向,也只會將那些對政治有危害得人視為監(jiān)視對象。
那人向殷王禮貌的點了個頭,表示敬畏之禮。殷王也不擺架子,便回敬。這些細(xì)小的肢體語言交流誰也沒有注意。
呂梁眉頭緊鎖,這些話他呂梁聽了自然是不痛快,便道:“葉文靖,你一個小小的少卿說話可要注意了,當(dāng)心惹禍上身,前塵不保,真是年輕氣盛??!”。
話中帶有諷刺,帶有威脅,帶有不削,更帶有憤怒。
話罷,呂梁甩甩自己那寬大的衣袖,朝堂上的兩大勢力,頓時掀起了一場唇腔舌戰(zhàn)。
一直臥在龍椅上的軒轅聞起身道:“眾位愛卿,今日朕是讓你們想想對敵良策,你等卻在此起口舌之爭,”
當(dāng)皇上站起得那一刻,朝堂上便已安靜,聽聞皇上這句話。大臣們都紛紛低下頭。
這時呂梁出列道:“皇上,微臣覺得何不與那漠北的蠻夷結(jié)秦晉之好,”
有大臣道:“這怎能行的通,我大越多塊土地都已被漠北霸占多年,自光祖皇帝建國以來,我大越與那漠北蠻夷都勢不兩立,如今怎可以和親來義和。”
呂梁沒有理會這位大臣,又接著道:“皇上,先假意于那蠻夷們義和,待平定了內(nèi)亂在向那漠北蠻夷之地發(fā)兵。”
還有大臣想說話,只聽皇帝拍手稱快:“好,就按太師說的辦”
這一聲贊,便也沒人敢開口了,皇上都決定的事,誰還去嚇摻和,事情就這樣板上釘釘了。
又有大臣道:“皇上,我大越如今沒有可以婚配得公主??!”
大臣這么一說,皇上又撓頭了,
呂梁又道:“皇上,微臣抖膽,微臣家有嫡女尚未婚配,若皇上不嫌棄,微臣便讓她遠(yuǎn)去漠北和親。為大越解一時之憂。”
話罷,眾人都看向呂梁,“老狐貍,虎毒還不食子呢!”
估計大家也只能在心里暗罵吧!。
呂梁定是有自己的如意算盤,長子已是鳳城節(jié)度使,統(tǒng)領(lǐng)大越三分之一的兵馬。
自己又是權(quán)傾朝野的太師,此次讓女兒去和親,路是有些艱難,可路也是人走出來的。他會助女兒一臂之力,握住漠北大權(quán)。待一切都安頓好,掃平障礙,自己榮登大寶,指日可待。
皇上喜道:“好,甚好啊!那朕就賜錦五百匹,金兩萬兩,良田百畝,封之為安平公主,遠(yuǎn)去漠北和親?!?p> 京都,除皇宮以外,最大的宅子莫過于呂氏太師府邸。呂氏家族勢力龐大,就連呂家的不少奴仆也是狗占人勢,在外橫行霸道,欺凌百姓。
之前的呂氏家族也是世代為官,但他們官爵不高,小小官吏能夠在朝堂中屹立不倒,那是因為呂家人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yōu)槿酥t和,謹(jǐn)言慎行,凡事以求自保。這也許更是呂家久久不能高官厚祿的原因。
可到了呂梁這一代,一切都變了,呂梁野心勃勃,善于蠱惑人心,更是玩政治于股掌之中。如果他是個忠良,不的不說是國家之幸??赏偸沁@樣,事事不能如人所愿。聰明人總要干出一些自以為了不起的作為,也就是世人眼中的禍害。
偌大的京都,無數(shù)條街道。最最繁華熱鬧的確只有四條。分東、西、南、北街。
眼下的大越并不安寧,邊關(guān)戰(zhàn)亂連年,不過這往日里最熱鬧得京都,依然不失風(fēng)采。
街道上乞丐多多。來回行人不斷,由于人口太多,穿梭在人群中的馬車不得不緩緩前行。
街道兩旁有擺攤子做生意的小商販,也有一間間小小的店鋪,有做古玩生意的,賣布匹的,更有茶樓酒肆。
喧鬧聲中夾雜著乞討聲,討價還價聲,攤販的吆喝聲,熱鬧極了。
夜晚的京都安靜祥和,車馬行人寥寥無幾,更沒有了白日里熱鬧與宣化,但一點也不遜色。萬家燈火通明,給安靜的夜添了一抹絢麗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