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二人客氣幾句,唐福只得接過錢,隨后便喊出了一位小徒,小聲給他交代了幾句,那小徒忙不跌地跑開了。
二人跟隨他進屋。
市中房屋面積均不大,這堂屋也只有尋常的一半大小,前院更是只有尋常的三分之一,小得可憐。
不過后院好像挺大,有一座小熔鐵爐,打鐵的聲音不絕,應該有好幾人在操作。
三人坐定之后,龔武簡單向唐福問了幾句這里經營情況,接著就向孫霸訴起苦來:
“孝卿,如今鐵官事務可不好辦,足下肯定也知曉,幾乎所有的大鐵官都在深山老林之中,各種條件極為艱苦,勞動強度極大,傷亡率偏高,幾乎無人愿意去服役。
找人代役每月需花兩千錢,而平常人工也就三四百塊錢一月,因此這對百姓是沉重的負擔,流民極多,工卒缺額嚴重。
但是朝廷根本不管,每年下的考核指標依舊,若完不成考核指標,處罰將非常嚴厲……”
實際上自從漢武帝鹽鐵官營之后,關于是否取消這一措施,朝野上下一直有爭論。
就這一問題,六十多年前還曾舉辦了一場重要的辯論,這次會議后來被漢宣帝時期的大臣桓寬編成了著名的《鹽鐵論》。
當政者主張繼續(xù)堅持鹽鐵必需官營,因為朝廷國防資金以及政府的各項開銷必須要靠鹽鐵專賣的資金維持。
而民間的知名文人都主張取消,因為這過于擾民,鐵的官營主要存在以下缺點:
質次價高;生產環(huán)境惡劣;銷售地點集中且稀少,銷售者經常還不在崗,農民購買很不方便;品種單一、使用不便;強迫百姓購買等等。
其中強迫百姓購買、農民購買不便這兩點尤其令百姓頭疼。
當然最后并未取消,只是廢除了當時酒類榷稅。
當時的人都已經看出,漢武帝發(fā)動了三十年對匈奴的戰(zhàn)爭,徹底打敗了匈奴確實不假,但同時造成了嚴重后果,史家言:“天下戶口減半!”
盡管可能這數據有些夸大,但如果如計算自然增長率,人口減少1/3應該沒問題的。
即從損失上來講,可能遠遠大于匈奴入侵對漢朝造成的人口損失。
鹽的專賣暫且不論,單說鐵的專賣,西漢以后,東漢鐵的專賣時間很短暫,大部分時間是收稅。
其次是魏晉時期執(zhí)行過鐵的專賣制度,然后一直到清末,幾乎都采用征稅制,稅率一般是一成到兩成,這在古代已是高額稅收。
當然,實行征稅制的同時,國有采礦、煉鐵業(yè)非常發(fā)達,大多數時候占據主體地位。
孫霸聽完了龔武的訴苦,說道:“國家財政制度確實應當改革,至少鐵的專賣應當取消,恢復以往的征稅制,允許百姓經營,如此才有競爭!”
龔武點點頭:“嗯,鄙人也是這樣認為,如今又并非武帝時期,四周已經安定,這鹽暫且不論,鐵的專賣的確應當取消。
還有,在如今的嚴管之下,在鐵官服役之百姓、工卒怨言很大,假以時日,也許惹出大亂也不一定!”
孫霸心想,后來會發(fā)生過山陽鐵官起義,具體哪一年記不得了。
“孝卿,去年我下邳鐵官之礦石與鋼鐵生產加工遇到許多無法克服的困難,任務略有些欠缺。
相關的影響都有詳細記錄,請孝卿在考核時一定手下留情!”龔武終于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只要是實情,一切都好辦,在下一定會秉公辦理!”孫霸點點頭。
“多謝孝卿體諒!”龔武一聽,非常感激。
……
三人就餐將近一個時辰,酒足飯飽,酒席撤去。
孫霸突然想起一件事,于是就提出到后院看看。
唐福當然滿口答應:“小人這就帶孫卿前去!”
孫霸來到后院,看見一座五六尺高、直徑三四尺的小火爐,這并非煉鐵爐,而是熔鐵爐。
嗯,這和自己從史書上了解的差不多,西漢煉鐵技術經過一二百年的發(fā)展,已經非常成熟。
旁邊堆了好多廢鐵,這都是回收來的農具。
制作鏵犁等農具是用生鐵,這是為了保證有足夠的硬度。如今鐵器依然比較昂貴,三四十錢一斤。
旁邊龔武說道:“孝卿,別看這些廢鐵現在用處不大,可是我們鐵官要把它加工出來可是非常艱辛!”
“龔丞辛苦!”孫霸心想,下邳鐵官的生產和運輸條件在全國算好前列,如果是南方山區(qū),人家比你還要辛苦幾十倍呢!
隨后他看著正在燒火的爐子,問唐福道:“我想要加工一口十來斤重的小鐵鍋,不知可方便?”
“當然方便!但這需先制作模具,要花費好幾個時辰,今日定然完不成!”
鐵鍋都是鑄造,也就是先融化為鐵水之后,再將其倒入模具,冷了之后就鑄成鐵鍋。
“倒也并不著急,我先跟你說說這鐵鍋之形狀,對了,這鍋錢我可要先賒欠著!”
“足下為何如此客氣?幾斤鐵而已,足下拿去用就是!”
“這可不行,親兄弟也要明算賬!”隨后,他就給唐福簡單講解了這敞口鐵鍋的形狀。
龔武與唐福二人一聽,感覺這鐵鍋的樣子很奇怪,不過就制模加工而言,倒比加工一般的鐵器還要簡單得多。
“足下放心,明日一定做好,小人親自送到足下府上!”唐福說道。
“那就多謝了!”
又聊了幾句,孫霸才想起東西還沒買,于是提出告辭。
龔武把買白練的錢給了他,然后笑道:“孝卿,我看你還得認真準備一下,剛才我在都亭之中,聽得那些計吏晚間準備上孝卿家中需拜訪呢!”
啊?居然有這事?
孫霸一聽,這可不是小事,得趕緊回去看看再說。
突然他心中一驚,莫非師饒帶自己前去都亭,就是這個意思?
嗯,很有可能,真是有心呀!
唐福一聽,也要跟著去拜訪,孫霸只得點頭答應。
于是就買了二十幾斤豬肉,然后領著他二人回家。這豬肉價格倒也不算太貴,一斤九錢。
果然,剛走到里塾門口,就看見里監(jiān)門戴青大老遠跑過來恭喜,然后說到有不少吏人找他,還說戴立晚間也會過來,言語之間非常崇敬。
孫霸與他告別之后,加快了回家的速度,剛走到家門口,就看見姑母正在門外焦急等候。
……
由于來的客人有七十多人,還包括不少郡縣吏,姑父一人招呼不過來,只好把本里的里正、里老請了過來幫忙照顧客人、記禮單。
也請了鄰居幫忙做菜做飯,食案、竹席、餐具等等自然也從鄰居家借來,還買了若干只雞。
此時送禮的習俗非常發(fā)達,為吏者升遷、生病、遠行、生日等等,同事們相互之間都會送吏,送禮之風勝過后世。
客人吃飯走過之后,打掃完庭院,亥時已經過去三刻。
一家人坐在堂屋休息,姑父又重新把那禮單過了一遍,然后簡單算了一下帳,就把禮單遞給了孫霸:
“霸兒,今日一共收禮兩萬八千六百錢,買十只雞四百五十錢,一百斗酒三千錢,還剩余二十斗酒!”
孫霸把禮單接過來仔細看了看,上面總共記錄了八十二人送禮,包括鄰居。
四人送的一千,包括龔武,兩成人送的是五百錢,其余大多數是四百、三百錢,極少數人是二百錢。附近來的鄰居們也都各送了兩只雞,或是一百錢。
“霸兒,這些錢,你姑母都給你存著娶親之用,到時修房子、聘禮肯定不會少,這幾萬錢根本不夠!”姑父又說道。
孫霸一聽,心想,自己正在想辦法掙錢呢!現在應該暫時改善生活,豈能全都存著?
“姑父、姑母,侄兒成婚并不著急,可以先用這些錢添置一些家具以及其他雜什,另外每人再添置幾套新衣!”
一聽這話,所有人都驚喜不已,沒想到孫霸居然如此大方。
姑父也喝得有七八分醉意,想了想便說道:“算你有一片孝心,你與你姑母商量吧,不過要記住,為吏者一定不可貪贓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