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儇看到兩方之間愈演愈烈的緊張氣氛后連忙站出來阻攔。
長安一逃后,又經(jīng)歷這路上跋山涉水,一路追殺之難,李儇心中已經(jīng)越發(fā)對自己之前多般所作所為感到后悔,眼下他只想彌補自己的過失,而田令孜與鄭畋都是他未來需要依仗的重臣,實在不愿意看到兩人在這時候發(fā)生爭論。
他攔下兩人勸道:“兩位此番禍亂,全賴朕一人,請兩位不要爭吵,當當務之急,朕還希望諸位通力合作,能夠匡扶我大唐,為國家收回長安?!?p> 鄭畋聽聞李儇此言,臉色也緩和了許多,他讓屬下收起刀劍,詢問李儇:“陛下現(xiàn)在還有重復山河之心?”
李儇連連點頭:“國家至于今日,全朕一人之錯,若是再不彌補,朕就再無顏面見我大唐十七代天子了。
舍朕余生,只愿平定黃巢,還都長安,還請相公助我?!?p> 鄭畋見李儇知道自己的過錯,有悔改之心,也不好再責備他。
于是言道:“陛下有心振作,國事也不是一發(fā)不可收拾,現(xiàn)黃巢只不過占據(jù)京兆,及洛陽一帶,而其余諸地依舊歸我大唐,即便是關(guān)中也還有鳳翔,涇原,邠寧,麟坊,朔方,夏綏這六鎮(zhèn)在我大唐手中,黃巢雖占據(jù)關(guān)中,但一時之間也無力拿下這六鎮(zhèn)之地,我等還有機會慢慢翻盤?!?p> 李儇聽聞鄭畋的分析,頓時如離水之魚忽遇大河,死死的抓住鄭畋之手,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急問:“相公此言果真不假,朕還有機會?”
鄭畋寬慰道:“黃巢之事不難,難在平定之后,不過陛下既然有心,國事就還有希望。
這般老臣就是舍下這張老臉也要為我大唐再行奔波,不使局勢敗壞下去,還請陛下放心。
只是為了收復長安,驅(qū)逐黃巢,臣希望陛下可以讓臣全權(quán)統(tǒng)轄關(guān)中諸鎮(zhèn),以便合力抵御黃巢?!?p> 李儇如小雞啄米一般連連點頭:“此是應有之事,只是要勞煩相公五十高齡卻依舊為我李儇奔波去填補簍子了,朕于心有愧。”
鄭畋聽言感動不已:“陛下能有此言,已然值當,老夫便是死在戰(zhàn)場,也無怨無悔?!?p> 李儇連忙堵住鄭畋的嘴道:“相公莫出此言,為我大唐還請接下來有意保全此身,不要多行冒險,不然朕真的是后悔莫及了?!?p> 一旁的田令孜見李儇與鄭畋兩人越聊越熱切,眼見天色將晚還沒有停止的意思,出來打斷道:“陛下,現(xiàn)在黃巢正是氣焰囂張之時,陛下又是剛剛撤離,這里離長安不是太遠,某恐黃巢派兵追擊,還請陛下先往蜀中安頓再說?!?p> 李儇聞言驚醒,向鄭畋抱歉道:“鄭公,朕恐怕無法再與您多說了,不如就此別過,關(guān)中諸事,就全部仰賴鄭公一人了。”
說完李儇向鄭畋三拜九叩,懇求他一定挽救大唐。
鄭畋受寵若驚,急忙拉起李儇向他做出保證,同時趁機避過田令孜暗中塞了一張紙條遞給李儇。
李儇感受到手心的紙條有些意動,忽然見鄭畋眼神示意自己,知道鄭畋有些事情不想讓在場的其他人知道,于是向鄭畋暗暗點頭,將紙條收入袖中,準備回到馬車上再看。
鄭畋見手中的紙條成功遞給李儇,李儇也有心振作,心中再無遺憾,他向李儇拜別之后轉(zhuǎn)身離開。
田令孜等鄭畋帶著麾下遠行后,才站出來向李儇抱怨:“大家您乃是我大唐江山的天子,他鄭畋身為臣子,為您平叛黃巢,收復長安,自然是份內(nèi)之事,您何必做出那等姿態(tài),若是傳出去,豈不是讓那些市井小民輕視您。”
李儇苦笑道:“現(xiàn)在黃巢占據(jù)關(guān)中,朕這天子早已顏面丟盡,那些驕兵悍將也不知道還有多少會認可朕這個天子,難得鄭公不埋怨朕,反而愿意盡心盡力為朕奔波。
朕態(tài)度誠懇些,行些大禮又算得了什么,若是鄭公果能為朕收回長安,便是在他門前跪上一夜道謝,朕也心甘情愿?!?p> 然后李儇攔下還想說些什么的田令孜:“好了,阿父,你也不必再多說了,我們還是趕緊趕路要緊,可別被黃賊的追兵追上?!?p> 田令孜聽到李儇這一番話,發(fā)覺到小皇帝經(jīng)過這一難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像從前那般對自己言聽計從,心中有些憂慮,但正如李儇所言,這里太過危險,他也不敢久留。
準備等到達蜀中再想法子解決此事,反正巴蜀之中都是他的人,小皇帝在他手中也鬧不出什么亂子來。
想到這里田令孜也逐漸放心下來,他將李儇扶回馬車上后,命令隊伍繼續(xù)出發(fā)。
這期間李儇一直表現(xiàn)的與往常一樣,絲毫沒有引起周圍特別的關(guān)注。
等回到馬車上,周圍空無一人后,李儇才取出袖子中的紙條打開。
只見紙條上是鄭畋寫給自己的一封諫書:
臣畋聞:“吾唐始歷四甲而不衰,實賴諸帝之有功,陛下百元之首,承天命而治下民,本應引萬眾而創(chuàng)盛業(yè),啟太宗之治,然家國衰頹至此而何?
臣始思之,蓋以陛下微,而權(quán)操與內(nèi)侍,禍及朝野,流毒天下,黃賊因而振臂呼庶黎反,終至于此。
今陛下有悟,迷途而返,當重領(lǐng)國務,不使政令出于閹宦。
宦閹之大始自安史,后雖猖獗,然終歸于大家,不至泛濫,至于貞元終一發(fā)不可收拾,受封神策,始掌禁軍,橫行于大內(nèi),幾無可制。
而后六君天子皆為其所控,但有不合便行廢立,囂張至此,歷代之所未聞,黃賊禍大雖因天災,源實出此。
然今陛下有幸,雖內(nèi)宦之權(quán)依舊,然中尉田通智不達,實無力以控中朝,三鎮(zhèn)節(jié)度雖其親信,亦皆無能小人,無得上下人心。此乃陛下之機,今往川蜀,坐鎮(zhèn)興元,當圖大事,以收國權(quán)。不然一夕賊平,藩鎮(zhèn)四起,陛下憑何重威四海,以臨天下,當此之時天數(shù)之有盡矣。
臣鳳翔節(jié)度畋謹再拜,伏愿圣人知此國事之難,勉力而行,臣不甚受恩感激?!?p>
帝下之都
剛剛不小心將最新兩章發(fā)到其他卷去了,可能影響了一些讀者的閱讀體驗,現(xiàn)在改回來了。不過也可能是我多想了,應該沒什么人追讀我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