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急著去仔細研究這種能量陣法構(gòu)成,而是重新閃身到入口,只見兩旁山巒疊起,山上草木星星點點的點綴在石頭縫隙中,中間一條曲徑通幽,小路不算窄,大約有3、4米寬的樣子,青玉鋪就的路面平整圓潤。再往前走,是一個牌坊,上書“仙府別院”,字體是閃電鳥族中常用字體,也是仙界的通用語言,寫的揮灑自如,飄逸如仙,旁邊有一石碑,上面碑文清晰可見,字意大致如下:
立天仙主四萬三千一百年,閃電鳥祖在破滅大戰(zhàn)中屢立奇功,封閃電候,賜上宮城一座,獎勵仙府別院一套。
下面蓋有立天仙主的印章。
仙主是什么級別拾一妹也不知道,大概是仙界的一個領(lǐng)主吧。但這是閃電鳥祖在仙界得到的一個仙府確認無疑,卻不知怎么帶到這里了。
再往前走,一個小橋橫跨在一個小河上,河水緩慢流淌,清澈見底,水中彌漫著濃郁的靈氣,比起時空獸皇泡茶用的靈水多不承讓。小河蜿蜒,流入右邊一個湖泊。湖泊方圓十三五里,湖面亮如明鏡,中間有一島,島上一座小樓,遠遠望去,精致如畫。
過了小橋,小路依照山勢蜿蜒,旁邊一座小山,上面林木稀疏小草青翠,偶爾點綴幾朵小花,煞是美麗。山頂平緩,一座高塔立于山頂。再往前走,一條小徑從路邊分叉,盤旋而上,直通山峰。小半山腰還有一排房屋,房屋中一應(yīng)用具皆已成灰,仔細看時卻有人骨痕跡,怕是年代久遠,連骨頭也灰飛煙滅,房前一個石碑,碑文依稀可見,上書“馭人村”。山腳下似有靈田數(shù)百頃,不知原來種的是藥草還是糧食果木,只是早已荒蕪,不知名的灌木橫生,雜草遍地。
再往前走,數(shù)十里都沒有特別的建筑,到處是荒蕪草木亂石。拾一妹不做停留,直接向前瞬移,路面逐漸寬廣,寬至十來米,忽然前面一條大河,寬一公里有余,河水清澈,深處有十幾米的樣子,一座獨孔大橋橫跨河面,橋?qū)挾秸?,欄桿上點綴發(fā)光晶石,未知能量流轉(zhuǎn),光彩靚麗而不奢華,透露出一種平淡中庸的靜雅。立在獨孔橋向下游望去,只見河水彎過一個山崗,流入一個大的湖泊。湖泊直徑近二三十公里,湖水清澈,湖面水波連連,中間小島數(shù)座,島中宮廷樓閣遍布,島嶼之間有多孔橋相連,其中一條直通湖外一個廣場。
過了獨孔橋,再往前走約十五公里,到了一個廣場,正是與湖中小島相連的那個廣場。廣場前面臨湖,背面靠山,側(cè)面一邊是宮殿林立,一邊是一座演武場。廣場中間一座高臺,該臺上是一座高五十多米的展翅百米的大型閃電鳥雕像,雕像前一個門戶,上面陣法縱橫,與外界的門戶一般無二。拾一妹自然認得這些,這就是空間仙府的控制陣法,只可惜現(xiàn)在拾一妹沒有本體,無法將仙府收走。
好經(jīng)典的設(shè)計布局,好精致的建筑,好高超的技藝水平。驚的拾一妹連連感嘆。
站在高臺上搭眼四望,宮殿,島嶼,及演武場都盡收眼底,向廣場背靠的山上再望過去,發(fā)現(xiàn)山體上有一座建筑,正前方立有一座百米高的巨碑,仔細看時,碑上有字,上書“愛妻玉仙公主之墓”。
拾一妹直接瞬移到巨碑面前,用神識仔細搜索:果然是一座巨型墓葬。墓依山而建,山體上挖有一個巨型山洞,里面放有一座玉棺,這種玉棺材料和仙府空中的晶石材料類似,都是一種仙晶制作。棺中躺著一個巨型鳥,仔細看時,確認是一只雌性閃電鳥,體型不知比閃電王大出幾倍,尸體完好無損的躺在玉棺中。
巨大的墓碑旁邊,還有一座石碑,上刻有整版碑文,經(jīng)辨認翻譯如下:
吾,立天仙主坐下閃電候,號稱風雷霸王。生于靈界寒疆荒域。吾聰明過人,才智無雙,風華絕代,于上古年間封神,開啟閃電鳥血脈傳承,閃電鳥始祖也。
吾妻玉仙,賢良淑德,伴我成長于荒域,助我一統(tǒng)寒界妖族,成就無上功名。千年內(nèi)為我傳宗接代,傳承神圣血脈。
吾化神飛升后,承蒙立天仙主知遇之恩,在仙界數(shù)千年,為立天仙主建立不朽功業(yè),割地封侯,享盡榮華富貴,卻每念及愛妻孤苦于寒界,黯然傷神。
余功成名就之年,攜仙府,下寒界,尋妻于荒域之間。后帶妻再次飛升,輾轉(zhuǎn)千余年才入領(lǐng)地,奈何愛妻水土不服,又長途跋涉,舟車勞累,不日病亡。
尊妻遺愿,再下寒界,以仙府為墓,以仙玉為棺,盛妻之玉體,葬于荒域。由嫡子西河世代守護。
愛妻落葉歸根,心愿已了矣,吾卻要再次開啟征程。
今日愛妻亡故而我葬之于故土,他日我亡,不知魂歸何處。
唉,感嘆之間,萬年已往。以此以吊亡妻。
看完碑文,拾一妹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生命之輕重,真是難以預料。想自己也是離開故土,追尋愛人而去,卻不想遭遇不測,現(xiàn)在只能以一分魂漂泊于靈界。而等到將來,見到愛人之時,也不知何年何月何情何景。
唉!世界???到底誰在主宰一切?我們生從何來,死歸何處?我還是我么?我這是死了還是活著?
寫到此處,連作者都潸然淚下,久久不能下筆。
感嘆良久,再也沒有心情探尋仙府,拾一妹立于山頭,愈加茫然。觀那山嶺峻拔,湖水渺茫,江河蜿蜒,卻發(fā)起呆來。
對山而望,不知過了多久。忽然想起李白的“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的意境,估計也是如此罷了。
黑格爾說過,只要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只要合理的,都是要走向死亡的。自古誰能無死,從來沒有永恒。想到這些,傷感的心情很快過去。
收拾心情,作者繼續(xù)寫下去。
拾一妹再次放開神識四望,發(fā)現(xiàn)側(cè)面宮殿中有一座書樓。直接瞬移過去,卻見宮殿中獨立的一個樓臺,上書“閱書閣”,主體高五層,寬約一百五十米,深七八十米有余,一樓是分前廳和大廳和兩側(cè)回廊,層高5米。這個空間,對于人來說足夠氣派和恢弘,但對于閃電鳥的大個子,真不知道他們那個大身架怎么進的來。
前廳一應(yīng)家具俱全,屏風幾臺、客座桌椅陳列整齊,碗盞壺碟,擺放有序。再入大廳,大廳前有一扁,上書“寒界部”。大廳里面被書架大致分割成三個部分,各有標示,分別是寒界妖族,寒界人族,寒界諸族。寒界妖族部分最大,占去了一半的空間,里面書柜林立,書桌座椅擺放,書架分史別類,歷史典故、功法戰(zhàn)技等。隨便抽出一本,書頁紙張發(fā)黃,字跡倒還清晰,上書《狂暴金猿戰(zhàn)技》,字體語言倒是外界同樣的妖族們用語言,也是仙界通用語言,看來仙界經(jīng)過漫長時間的發(fā)展,語言已經(jīng)相通了。
書體很厚,里面寫的到頗為詳細,作圖標注等等,不一而足。又去人族部分,也分歷史文獻,詩歌辭賦,功法戰(zhàn)技,煉器制藥等,隨便翻出一本隨便看看。
再上一層,也是布局精巧,前廳大廳側(cè)房對稱分布,前廳沒第一層大,但各種用具也擺放精巧。大廳橫匾上書“靈界部”。進入一看,卻是各類有些繁雜,是除了寒界以外的靈界各界,有云界,地界,回界等等不下百十個界,上面書本紙張構(gòu)造各不相同,再看文字大多相仿。再入側(cè)房,竟然是臥室,床被不知是么材質(zhì)竟然完好,經(jīng)歷十數(shù)萬年沒有腐爛,另一邊練功室,真是奢華。
上第三層,第三層要比下面兩層高很多,估計有十多米高,上書傳承部,沒有前廳和大廳之分,里面擺放了一些玉簡,或不知名的獸皮,估計有一百多部。
再上一層,上書“仙界部”,這一次構(gòu)造奢華。各類書籍擺放,紙張類似娟類,字體工整,看不出歲月痕跡,有的和玉簡,晶石或獸皮一起存放。玉簡晶石內(nèi)刻的都是代碼,獸皮比下一層的獸皮光亮柔軟很多,有的刻有符文紋路陣法編碼等,仙界的很多書拾一妹都看不懂,看來要盡快進入仙界學習了。
最上面一層亭閣凸起,有房有亭有閣樓,布局極為美觀。有的內(nèi)放玉臺,玉臺上筆墨紙硯俱全;有的掛滿書畫詩卷;有的放滿紙絹玉簡晶石筆墨及刻刀;還有的只擺茶幾酒具等等。上面還布有花盆,可惜花草早已成灰,盆中僅留下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