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習武的時候,邱老會指點一下簫動百花的吹奏,這簫動百花也略有小成,最起碼不再斷斷續(xù)續(xù),可以連成一首流暢的曲子了。
接著,又是“搶盤子接糕點”鍛煉速度,“躲避盤子糕點”鍛煉身體的靈敏度,“劈木柴”鍛煉臂力,“就地取材對打”實操,看看小明月的鍛煉效果……這些算是鞏固練習。
小明月那可是憑著一股韌勁,飛速成長。
半年下來,雖有暗傷在身,小明月身體也更靈活矯捷了,這觀察力,判斷力更敏銳了。
直到明月能赤手空拳,成功襲擊邱老,這拳腳功夫才算出師了。
邱老告訴明月,這些也算不得什么正兒八經(jīng)的功夫,沒有固定的一招一式,但是卻能隨機應變,見招拆招。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又是七年光景,小明月十五歲了。
這七年里,明月學有所成,雖未正式和其他高手比賽交手過,但這拳腳功夫在西祁也算得上是上乘,至于簫動百花,那更是運用的如火純青。
小明月長了一副大家閨秀的樣子,表面上溫良賢恭淑,但絕不是那嬌滴滴的千金小姐,骨子里,卻是個不折不扣的野丫頭。
……
西祁國一百九十七年,也就是明月十五歲那一年,天佑國發(fā)生了地動,震驚了周邊的國家。
天佑國地理位置偏西,是一個靠山的國家。
俗話說,靠山吃山。
雖不能像草原上的大溫國和平原上的西祁國一樣富足,但是,天佑靠著老天爺和泰民山賞飯吃,在這片大陸也得以立足。
住在天佑的居民,一部分住在大都,一部分住在遠離泰民山的邊境,還有一部分就住在泰民山的腳下。
住在大都的自是生活比較優(yōu)越,住在邊境的生活也算過得去。
住在泰民山腳下的百姓,都靠著房前屋后的一小片平地種菜,和家里飼養(yǎng)的小雞小鴨維持平日里的生計。
這些人家里也會養(yǎng)一些牛羊和馬匹,在天放晴的時候,把那些牲口牽到山上去放放風,吃吃草。
這樣產(chǎn)出的奶才會更醇香,羊肉也更好吃。
泰民山,寓意著國泰民安。
泰民山上長著一些不知名的花草樹木,還有一些名貴的藥材。
一開始村民都不知道那些他們口中的雜草和毒物都是藥材,直到村里的醫(yī)生一次失足滑落山坡時,才無意發(fā)現(xiàn)了那些寶貝。
到了春秋季節(jié),老百姓都會上山采藥,采來的藥,或者賣給當?shù)氐睦芍?,或者賣給收草藥的中間商。
這些中間商把收來的草藥運到集市上去賣,也會獲得不錯的收入。
泰民山上還有各種動物,獵戶們都會去山上獵一些山里的野鹿、香獐和狐貍什么的去賣。
雖然山上也有一些兇猛的野獸,比如蛇、狼之類的動物,但是他們一般晚上出來。而且,它們一般也不會主動下山招惹那些百姓。畢竟那個時候,百姓也已經(jīng)睡覺了。
天佑,天佑。上天眷顧,諸神保佑。
天佑立于世,除了這物種豐富的草藥,品類繁多的動物。這泰民山上的茶葉——泰民毛尖,更是聞名遐邇。
通常在三月中旬至五月底以前采摘的泰民毛尖叫春茶,開采頭兩天,數(shù)量很少,多在雨前采摘,稱之為“雨前毛尖”,這樣的茶葉才更清香。
雨前毛尖,數(shù)量稀少,品質(zhì)上乘,所以很貴,也是供奉皇室和達官貴人的貢品。
到了夏天,再采夏茶,采摘時間為一個月左右。
到了八九月間,秋芽萌生,采之則稱之為“秋茶”。
夏茶數(shù)量較多,價錢雖不比春茶貴,但也不算便宜。
但是對于普通人來說,還是喝秋茶。秋后無事,采的茶葉較多,便自己留下來一些泡茶喝,好解一解冬日里吃羊肉的油膩味。
史料記載,一百多年前,在天佑也發(fā)生過地動。
據(jù)說,是因為天佑大王品行不端,窮奢極欲,令上天震怒,于是發(fā)動了一次極大的地動,使天佑財產(chǎn)損失極大、百姓也是傷亡無數(shù)。
此后,為平息天怒,向上天贖罪,天佑國每三年一次,獻上最肥美的牛羊,在泰民山頂祭祀上天,祈求保佑。這個傳統(tǒng)一直延續(xù)至今。
說來也怪,打那以后,這一百多年來,天佑再也沒發(fā)生過地動。
如今,泰民山頂上還保留著祭祀用的祭壇和器皿,有專門的的護山人看守,那也算是天佑的精英部隊了,直接隸屬于天佑大王。
然而,不知為何,自打入夏以來的這一個月,泰民山上一直是烏云密布,山下一直是陰雨綿綿,不見太陽。
這雨一天接一天的下個不停,山腳下的百姓苦不堪言。
莊稼淹死了,草藥采不成了,打獵也打不了。
這蛇啊,蟲啊什么的,都往外跑,搞得村民也是苦不堪言??傄詾檫@雨下個一兩天就會停,誰知道下了整整一個月。
一開始下雨的前半個月,一些植被稀少的地方,泥土會被沖散,有人看到過卻沒有在意。
這雨連著下了幾周,不見放晴,突然有一天,山體開始松動,大量的泥沙塵土和磚塊石頭都隨著雨水奔流而下。
在那一瞬間,房屋像紙糊的一般轟然倒塌;大樹也站不住了,隨著泥土被雨水沖刷下來,壓倒了房舍,壓死了動物和居民。
村莊頃刻間被毀滅,倔強的男兒淚如雨下。
山洪如狼如虎,瞬間吞沒了山莊和山村里的人們,那轟隆聲也吞沒了人們的叫喊聲。
山洪過后,泥土溝壑縱橫,到處堆放著斷了的樹木,倒塌的房屋,動物的殘骸,人們的尸體……這里像一個垃圾場,亂七八糟的的東西堆放如山,血肉模糊。
一場山洪爆發(fā)之后,泰民山下滿目瘡痍,面目全非。
據(jù)說,經(jīng)歷過那場山洪的人,無一幸免,不是死的死傷的傷,就是尸骨無存,還有可能讓其他的野獸給吃了。
天佑大王也是痛心疾首,愛莫能助。
他們只能祈求上天再次發(fā)發(fā)慈悲,保佑天佑國的子民,莫再受此災難,愿意年年進獻,增加牛羊。
除此之外,天佑大王也連夜加派人手前往泰民山祭拜亡靈、填埋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