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宋帶文豪

87、烏云漸近

大宋帶文豪 江天寥廓 2168 2020-04-09 08:00:00

  各家有各家事。

  今晚注定有很多人無法入眠,包拯出城前下的指令,連夜搜索染病的夜香工和密切接觸人群,又為了效率,暴力的驅(qū)趕小巷口公租屋原本租客。

  城里也鬧騰了起來。

  瘟疫之流的言論已經(jīng)散播開來,一時間人心惶惶,無數(shù)藥鋪被連夜敲開,居民瘋了似的搶購治療風(fēng)寒的藥物……

  到最后,連避嫌都顧不上了。

  平安堂的門也被敲開,人們爭先恐后的往這擠,無它,既然蘇彧早就發(fā)現(xiàn)了瘟疫,那么說明,平安堂的藥肯定是最好的。

  實際上,就是板藍根的方子,亦或者是柳樹皮的方子。

  之前孫平安一直在準(zhǔn)備,包好的五百多副藥,頃刻便搶購一空,面對街坊百姓的苦求,他沒辦法,只好允諾連夜包藥,明天一早再開門兜售。

  門口糊上“已售罄”的紙張。

  孫平安錘了錘老腰,讓妻子給自己泡壺茶,喝了口茶后,他才長長嘆氣,說道:“天災(zāi)難測啊,也不知蘇彧那小子做到這個份上,能不能讓情況好點?!?p>  孫王氏聽了,不免眼眶又紅了。

  她帶著哭腔說道:“那孩子也不想想自己,救的人再多,自己沒了怎么辦?!?p>  “唉……”

  孫平安嘆了口氣,起身去撿藥材了,說道:“希望官家看在他一片好心的份上,原諒他這次童言無忌吧?!?p>  “就算要警世發(fā)聲,也不該寫那種東西啊?!?p>  “當(dāng)初就不該讓他寫話本的……”

  雖然絮絮叨叨,但是孫家人誰也沒說蘇彧不該做,為醫(yī)者,自然有懸壺濟世之心,作為家長,他們只能默默的支持蘇彧了。

  盡量多包些藥材吧,雖然不一定有效……

  聽說,已經(jīng)死人了呢。

  ……

  一整夜的功夫,包拯都沒弄清這場瘟疫到目前為止到底死了多少人,或者說,難有一個具體的定量,自從那天夜香工回去之后,就不肯接開封府搬運尸體的活了。

  堆積幾天,到今天天亮為止。

  三座難民營內(nèi)的尸體加起來有四百五十二人,按照往日的標(biāo)準(zhǔn),死人多的時候,也不是沒有這個數(shù)目,根據(jù)尸體,什么都查不出來。

  只有走訪,和取尸體時的盤問,才能夠大約得知。

  因“風(fēng)寒”而死的人,大約在七十余人的數(shù)額,因為最早的那份數(shù)據(jù)無法對照到人,不好回訪統(tǒng)計,也不知道死的是第一批患者,還是第二批患者。

  假設(shè)是第一批患者的話……

  不,死亡率已經(jīng)沒有多少意義了,官府實際上并不在意死亡率,實際上,以往的瘟疫,他們的看法是染上了,就等于死亡。

  沒有想過患者能活下來。

  這次的瘟疫在潛伏期內(nèi)不傳染,已經(jīng)是最好的消息了,也正因為如此,只要官府掌控得力,死亡就是可以控制的。

  不至于出現(xiàn)……封城。

  那種大軍封城,弓弩死守,三月不退的架勢,其實才是這個時代面臨瘟疫的普遍策略……

  所以,最初染病的夜香工才會跑。

  蘇彧對于瘟疫的了解,讓包拯有了全新的應(yīng)對方法,今夜所有患者被集中在了一起,暫且簡陋的隔離在空地上,待上一夜。

  按照工期,明日隔離區(qū)就要建好。

  不能讓建筑工人人心惶惶,以免影響工期,感染了,把病帶入城中,那也更加麻煩。

  除了清點死亡人數(shù)外,包拯要做的就是消滅感染源了,這些尸體,不管死者生前是否患病,都直接用石灰處理,然后裝袋子運輸,避免直接接觸。

  弄到亂葬崗,丟下去后,再鋪上一層石灰。

  雖然回來后又是換衣服又是洗澡的,執(zhí)行任務(wù)的巡卒依舊心里發(fā)慌,可是沒辦法,他們是兵,必須得執(zhí)行命令。

  處理完尸體之后,包拯就封了所有難民營內(nèi)的井口。

  也勒令不能去河中打水,有巡卒騎馬巡查的,難民需要喝水,必須喝燒開后的水,熱水亭供給自然不夠,但是包拯讓匯通商行調(diào)了一批煤爐和蜂窩煤來。

  形成自助的燒水點。

  從難民中每百人選了個“保長”,讓保長去監(jiān)督和組織,以后物資的發(fā)放也會通過保長的手,但是,有了問題,也第一時間拿保長是問。

  敢喝生水者,連同保長一起,杖二十。

  照實打的那種。

  不僅僅管喝水,還要管拉屎拉尿,出恭必須去廁所,對糞坑基本上實行每天三次石灰填埋,味道雖然難受了點,但勝在殺毒……

  這些衛(wèi)生,“小事”,難民是相當(dāng)不理解的。

  私下里還給包拯起了不好的外號,但是一來包拯態(tài)度強硬,二來許諾了肉粥,惦記著肉粥難民們暫時還能遵守規(guī)矩。

  只要給肉粥,別說管衛(wèi)生,就算管睡覺都行!

  如果是蘇彧的話,還真會管睡覺……

  前提是這些難民真的有可以稱之為被子的東西的話,倉廩足而知禮節(jié),連飯都吃不飽的人,你不能要求他講衛(wèi)生和紀(jì)律。

  所以,蘇彧會慢慢讓他們吃飽。

  但蘇彧不在,不會有人給這些難民資產(chǎn),幫他們謀出路的,即便是包拯,想的也只是救活這些人,等河水退了,幫他們安置回原籍,種自家的田去。

  至于他們的田還在不在,包拯不大會去想這個問題。

  因為,八成是不在了。

  但只要有田能種,做佃農(nóng)總歸是能活下去的,總比擠在東京城外,每年要朝廷拿出上百萬貫的錢來養(yǎng)活要好。

  蘇彧不在,葉明仁也不可能把后續(xù)的物資交給包拯。

  他只會把蘇彧關(guān)于防疫的那批物資交出來,全部價值是三百萬貫,說是防疫物資,其實大部分都是生活物資,而且葉明仁已經(jīng)很仁義了,他是按照漲價前的物價來的。

  第一批到的防疫物資,大約價值八十萬貫。

  除了藥材、石灰、棉被、衣服、碗筷、瓦罐這些東西之外,最重要的,是糧食,一共四十萬石糧食,已經(jīng)運送抵京。

  足夠二十五萬人敞開吃三個月了。

  光糧食就價值二十八萬貫了,加上那些準(zhǔn)備的副食品,食物耗費在五十萬貫左右,就這,其實是不包含買肉錢的。

  二十五萬人,要頓頓粥里有肉的話,每天得殺2500頭豬才勉強夠用,光是買豬的錢,每天就要花費一萬貫!

  讓難民吃一個月的肉,就需要三十萬貫!

  所以,一千萬貫就想安置二十五萬難民根本不可能,吃喝拉撒,哪樣不用錢?更別說購置生產(chǎn)資料了。

  更多的物資,不是葉明仁不交。

  是真只有蘇彧才有可能安置這些難民……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