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西游之我是灞波兒奔

第四十八章 清樂小道士

西游之我是灞波兒奔 詭異的三七 2043 2020-04-14 14:03:00

  身處朱家的時候,并沒有大打出手,所以,楊青能夠比自己之前想象中,待得時間更加長久。

  上古戰(zhàn)場外的這片區(qū)域,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加龐大,楊青的腳程已經(jīng)相當(dāng)快了,可是仍舊沒有丈量出這片區(qū)域的邊界。

  在這片區(qū)域中,仙神不再是書本上的描述,而是經(jīng)?,F(xiàn)身的存在。

  百姓不以仙神為怪,人神共存。

  家族、門派、人族皇朝……都有仙道傳承。

  只是修道太難,天資、悟性、機緣,缺一不可,能夠踏上此路者,寥寥無幾。

  這幾日,通過自己的幻術(shù),楊青潛入幾家大族的藏書閣,翻閱記載,楊青終于找到了自己的目標。

  白石鎮(zhèn),地處兩個皇朝的交界處,只是天下承平久已,兩個皇朝之間通商交流,和平共處,白石鎮(zhèn)的生活也是欣欣向榮,百姓的日子過得也算舒坦。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jié)發(fā)受長生。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九十六圣君,浮云掛空名。天地賭一擲,未能忘戰(zhàn)爭。試涉霸王略,將期軒冕榮……”

  此時的楊青,已經(jīng)使用幻術(shù),將面貌幻化成了自己行走人間慣用的形象,身著一身道袍,手執(zhí)著一個白玉酒壺,一邊飲酒,一邊吟詩。

  漫步在街頭巷尾,頗有一副不羈之相。

  幾個淘氣的小鬼看見楊青,淘氣的追趕,可是怎么也追不上,幾個晃身,就不見了楊青的蹤影。

  上古距離此時,時間實在是太久了,加上以前記錄事情不便,很多事情都已經(jīng)無人知曉了。

  楊青查遍典籍,這才確定了一個可能是溢洪河殘址的地方,就在這白石鎮(zhèn)附近。

  剛一踏入白石鎮(zhèn),楊青就感受到了冥冥之中的聯(lián)系,一股股隱隱的熟悉之感,直沖楊青的腦門。

  興奮,極其興奮。

  熟悉,非常熟悉。

  楊青甚至可以感受到那股熟悉的力量就在周圍,唾手可得,一旦得到,對于楊青的實力,將是一個極大的精進。

  真到了這一步,楊青反而不著急了,漫步于白石鎮(zhèn)之內(nèi),欣賞著與大楚略有不同的風(fēng)土人情。

  與此同時,白石鎮(zhèn)外有一大湖,長百丈、寬百丈,漁產(chǎn)豐富,生機盎然,整個白石鎮(zhèn)的水源,都是從這大湖中取得。

  只是這大湖中,不知何時,誕生了一只魚精,自稱龍鯰大王,將大湖霸占,不允許其他漁民船只下湖。

  龍鯰大王也不傷人性命,只是凡私自下湖的船只,一定逃不出側(cè)翻的命運。

  好在,若是只在湖邊取水,這龍鯰大王卻不會阻止,除了那些靠這條大湖生活的漁民,對其他人并沒有什么影響。

  這一日,白石湖外來了一老一少兩個道士,來自兩百里外的方子山。

  年長者,須發(fā)皆白,仙風(fēng)道骨,仿佛隨時能夠白日飛升,早登極樂。

  年幼者,只有八九歲的樣子,看起來一本正經(jīng),如同一個一直持戒的道士,實際上,眼睛自從到來之后,一直滴溜溜亂轉(zhuǎn),還未脫離小孩子的心性。

  在白石湖旁邊,不止有這師徒兩人,還有一大群正在漿洗衣服的婦女,對著師徒兩人好奇地打量著。

  主要是這兩人的外形實在是太惹人注目了,讓人不由會多看一眼。

  “清樂,你若是投身在西邊,外出化緣,一定會賺個盆滿缽滿。”老道士瞅了瞅一直偷瞄自己這邊的婦女們,一本正經(jīng)地拍了拍自家徒兒的肩膀說道。

  “化緣是什么?”小道士清樂一本正經(jīng)地問道。

  自從清樂認字之后,老道士就不再親自教授什么,而是一直躲在供養(yǎng)三清雕像的大殿中睡覺。

  平時在道觀里,清樂不僅要自己在研讀道家經(jīng)典,還要劈柴做飯,供養(yǎng)這個懶散的師傅。

  遇到難解的問題,唯有在給師傅送飯的時候,才能得到解決。

  要不是天降雷霆,將那間破道觀給炸成了碎片,恐怕這樣的日子還會持續(xù)很久,一直到清樂長大,或者受不了跑掉為止。

  也可能是覺得太過虧欠小徒弟了,老道士不再睡覺以后,對清樂的耐心很大。

  老道士拍了拍清樂的肩膀說道:“化緣就是另外一種討飯,只不過普通的討飯,要的是人的憐憫之心,所以乞丐都是打扮得越凄慘,討到的東西也就越多。

  化緣也是同理,只不過用了另外一種東西粉飾,就不需要扮丑了,反而長得越粉嫩,越有人買賬?!?p>  說完,老道士一把就揪住了清樂小道士的腮:“我家清樂長成這樣,不去化緣喂飽你師傅,真是浪費了?!?p>  清樂沒好氣地打掉自家?guī)煾档淖ψ樱骸扒鍢凡挪灰壞兀易约河惺?,種出來的稻米足夠吃的了,要不是道觀塌了,我們也不用出來了。

  要不,師傅,我們回去吧,道觀只是塌了,修修補補還是能住人的?!?p>  老道士捂著手齜牙咧嘴了一陣:“你這敗家玩意,那地方有什么好的,不過是一介俗地,半點靈氣也無,眼見你也要開始修煉了,師傅還不得給你找個好位置。

  看看眼前這片大湖,靈氣盎然,山清水秀,以后我們的道觀就建在這里了?!?p>  “在這里建道觀,難道不是因為師傅你喜歡吃魚嗎?”清樂白了自家?guī)熥鹨谎壅f道。

  “哈哈哈……”

  老道士尷尬地笑了兩聲說道:“嘿嘿,兼而有之,兼而有之……”

  老道士道號什么,無人知曉,只是原本方子山附近的村民,都叫他睡道人。

  方子山上面有道田,是道觀里的產(chǎn)業(yè),老道人繼承方子山以后,這片道田就屬于老道士的了。

  如果老道士勤于耕作,足以養(yǎng)活自己。

  誰知道老道士平日里都躲在大殿里睡懶覺,有時候一睡甚至能睡到半個月,若不是上山請愿的村民,偶爾會帶些酒菜上來,恐怕這老道士早就餓死了。

  這種情況在有了清樂之后,才好了一些,但也沒有持續(xù)很長時間,等到清樂五歲的時候,老道士就再次陷入了那種詭異的狀態(tài)。

  現(xiàn)在,道觀沒了,老道士就帶著清樂出來,另尋一地,作為道觀所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