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
“東有大海,螭龍并流,霧雨霏霏,白皓膠只?!?p> 海上行船不比游山玩水,先不說汪洋大海中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神秘水族,單是憑一葉孤舟在大海中斬波搏浪,也是需要十足的膽色。舊時也不比如今,沒有天氣預(yù)報臺風預(yù)警,全憑肉眼打量天色,再結(jié)合輩輩流傳下來的經(jīng)驗來預(yù)測天氣的好壞,倘若稍有差池,在海上遇到極端惡劣的天候,難免舟傾人溺,葬身魚腹之中。
所以,航海之人最為迷信,自古便有北拜龍王、南拜媽祖之說,皆奉為海神。
傳說龍王統(tǒng)領(lǐng)水族掌管行云布雨,深海中鯨鯢水族,碩大無朋。
清代《海洲志》中記載,嘉靖年間,九河下梢天津衛(wèi)有一戶姓馬的漁民帶著兒子出海打漁,在海中遇到狂風迷失了航向,連著好幾天陰雨密布難以定位,放眼望去,四周一片汪洋,哪里還分的清東南西北?只得聽天由命,認準一個方向往前開,連著漂泊幾日,父子二人缺水少糧,餓得是面有菜色。突然,老遠瞧見遠處有一個黑黝黝的小島,二人大喜,總算見著親人了,急忙忙調(diào)整航向準備靠岸,駛到近前一看,島上光禿禿一片一棵樹也沒有,如同一座煤山浮于海上,父子二人還沒弄明白,突然被那小島張開大嘴連人帶船一并吞下。
原來那島竟是一頭藍鳁鯨露在外面的脊背。直到后來這頭鯨在岸邊擱淺,人們才在它的肚子里發(fā)現(xiàn)了這艘漁船。所以自古每逢二月初二,漁民紛紛用豬牛羊三牲來祭祀龍王,一是祈求風調(diào)雨順,二來也祈禱出海平安歸來。
張家祖上世世代代都是膠東海岸的漁民,一直到了我曾祖父張瀛山這一輩,張瀛山早年間為救老母,夜探雞鳴島“鬼市”尋藥,偶得上古相書——《連山》。
遠古有三易,《周禮》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易》,二曰《歸藏易》,三曰《周易》。
據(jù)傳,《連山易》為盤古開天地后第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創(chuàng)。三部相書在歷史的長河中三足鼎立,但由于戰(zhàn)火紛亂、偽作亂真,《連山易》與《歸藏易》都湮沒在歷史的刀冰水火中不復(fù)傳世,如今只剩下《周易》一脈相傳。
幾十年后,日月穿梭斗轉(zhuǎn)星移,我退伍后意外習得《連山易》,遠處觀星而識龍穴,近出斷紋以辯水色,掌握了瀛海之中的風水密碼。后與戰(zhàn)友黃花魚機緣巧合之中加入了羅靈組織的海上探險隊,遠赴太平洋深處,試圖尋找徐福東渡時攜帶的金銀財寶,執(zhí)行“最后的馬克”秘密任務(wù),卻意外發(fā)現(xiàn)自己遭人利用,而埋藏在大洋深處的,竟然是控制整個世界命脈與人類命運的關(guān)鍵所在…
為了揭開秘密背后的真相,探險隊足跡踏遍四海,徐福東渡的秘密,昆侖冰川下的千年不凍海,貝加爾湖中的史前巨獸,南海水下珊瑚森林美麗而致命的“時空斷層”,一場擎天攪海、改天換月的探險之旅拉開了帷幕。
是與非,善與惡,生死只在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