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軟飯前臺,鄭芳芳冷不丁的打了個噴嚏。
她很疑惑,自己并沒有感冒啊。
“誰在罵我?”
如果說劉大軍是兄弟五人的貴人,那么這王徐坤就是金牌軟飯的貴人。
非要比喻的話,劉大軍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王徐坤就是大慈大悲觀世音。
為了不辜負劉大軍當初的幫助和現(xiàn)在的期待,他們一定會拍攝出好的作品,并且獲得高票房,讓他為當初的決定而感到高興。
對于王徐坤的伸以援手,兄弟五人會用成績說話,能不虧欠就賺錢,能賺錢就多賺錢,讓他的付出和收獲成正比。
不同的貴人,不同的幫助方式,兄弟五人會用真心報答,至于被報答的人心態(tài)怎么樣,那他們就不知道了。
會議繼續(xù)。
現(xiàn)在經(jīng)紀公司的資金問題已經(jīng)解決,就要開始討論選拔和培養(yǎng)的相關問題了。
單華堂的方案只是個大概,具體的還要大家一起商量,盡管拿主意的還是他。
怎么選拔孩子?
分為兩種,一種是主動尋找合適的孩子,另一種就是孩子主動投稿。
尋找的話,可以從電視、網(wǎng)絡上尋找年齡在十四五歲的孩子,男女不限。
也可以雇傭星探,讓他們幫忙找尋好苗子。
投稿的話比較簡單,就是舉辦比賽,吸引那些有明星夢的孩子,從中選擇。
為了方便,先讓這些孩子將展現(xiàn)各自風采的視頻投稿到公司,經(jīng)過篩選再邀請他們參加比賽。
主動尋找省時,主動投稿費力,相較之下,后者效果要后,即能找到合適的孩子,還能借助比賽的形勢讓孩子獲得一定的名氣,為日后的成名打下基礎。
單華堂傳喚人資部經(jīng)理牛子健。
牛子健收到消息后火速達到會議室。
“單董有什么吩咐?”
單華堂便將任務告訴他。
“我們要成立兩家經(jīng)紀公司,需要星探,這個就交給你了?!?p> 意思就是讓他去雇傭星探。
“另外還要組織比賽,這個也有你負責?!?p> 牛子健雙腳并攏,敬了個禮。
“領導放心,保證完成任務?!?p> 說完,轉(zhuǎn)身,大踏步向前走,出門右拐,帶上門。
至于怎么去培養(yǎng),那就是之后的問題。
接著要將主打成年未成名藝人的經(jīng)紀公司定義。
單華堂發(fā)言。
“這家經(jīng)紀公司的定位是培養(yǎng)、包裝那些有才華和顏值的年輕人,男女不限,可以是新人,也可以是十八線小明星,只要能力突出,有潛力的,都可以。”
方正明補充說明。
“怎么樣才能吸引這些人?最好的辦法就是選秀?!?p> 單華堂點頭,“沒錯,就是舉辦選秀比賽,既能賣給電視臺或者網(wǎng)絡平臺,賺取播放版權費,又能給種子選手打知名度,一舉兩得。”
再次呼叫牛子健。
一分鐘內(nèi),牛子健再次出現(xiàn)在會議室。
“領導又有什么吩咐,策劃一個選秀比賽活動,大型的那種。”
牛子健雖然沒有策劃過,但還是答應了下來。
“好的,單董?!?p> 工作都是人做出來的,不會可以請教別人嘛,主動學習總沒錯的。
關鍵是,做好了工作,就有可能加工資??!
由于單華堂一開始沒有確定要創(chuàng)辦這家經(jīng)紀公司,所以公司名字還沒取。
張輝明哈哈大笑,“我來,咱們公司的名字就是我取的,這經(jīng)紀公司的名字也由我來吧?!?p> 方正明截胡,“不行,當初你取的,現(xiàn)在還你取,不公平了,該讓我來了?!?p> 鄭方圓也跳了出來,“我也沒取過,老方你現(xiàn)在都是名導了,讓讓我唄?!?p> 這時,王健康冷不丁的來了句,“我覺得要么叫金牌天娛?!?p> 方正明等人正要反駁,這名字太土了,沒點文化水平的。
結(jié)果只聽單華堂一拍桌子,“就這么定了,金牌天娛!”
方正明無語,怎么跟當初一樣的隨意、草率。
金牌軟飯集團旗下直系子公司,金牌星藝、金牌天娛就此問世。
經(jīng)紀公司的項目確定之后,立馬投入建設。
選址、招聘、宣傳,全部都得提上日程。
這些大事之后,就是剩下的一些小事了。
比如當初為了給電影《西紅市首富》造勢搞的辯論會‘如何在1個月內(nèi)花光100億’的活動現(xiàn)在已經(jīng)篩選了大半的投稿,再過個一個月左右就能選出最終的100名種子選手。
等電影上映了,就會同步舉辦一場線下終極比賽,看看高達100萬的獎金會被哪個愛做夢的孩子拿走。
會議結(jié)束,兄弟五人回到各自的崗位上。
方正明要準備一下,明天就和劇組出發(fā),跟沈藤他們匯合,去往片場完成最后的拍攝。
張輝明作為后期制作部負責人,也是小單子的主要制作負責人,年前累積的單子需要盡快做完。
鄭方圓負責的是劇組的攝像工作,他要好好教導一下坐鎮(zhèn)本部的攝像師。
王健康作為財務部負責人,他要開始規(guī)劃今年的資金分配,從這個月開始。
而單華堂看似應該是最忙的那個,其實是最閑的那個。
工作都已經(jīng)分配下去,他只需要偶爾盯梢,拿拿主意啥的就可以了。
閑來無事,他走到前臺去倒了杯水。
本來鄭芳芳說要么在辦公室里給單董安一個茶幾和一套茶具,但單華堂拒絕了。
還是保溫杯喝水最好。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對,保溫杯里泡枸杞,滋補。
來到前臺,單華堂看了看鄭芳芳,后者正在忙著看文件。
雖然崗位是前臺,但鄭芳芳需要做的工作很多。
不過這不是單華堂安排她的,他這人還是蠻憐香惜玉的。
所以,這是鄭芳芳自己要求的。
當初單華堂說過,讓她把這里當成家一樣去打理,而不是把自己當做一個小小的文員。
加上單華堂把她的工資給提的很高,她自然不好意思‘碌碌無為’。
她也想幫公司多做點事情,給公司多創(chuàng)造點業(yè)績的同時,將公司建設的更好。
那么唯一的辦法就是多做、多學,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單華堂突發(fā)奇想,對鄭芳芳說道:“咱們公司的第三條企業(yè)文化你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