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海邊悟劍
一劍宗內門弟子任務大廳內,古一劍正在挑選適合他的任務。
“丹殿任務,收集鐵殼海龜的蛋或者剛出生不足七七四十九個時辰的自然孵化幼龜,五個龜蛋一個貢獻點,一只幼龜一個貢獻點?!?p> “煉器樓任務,收集礁空石,一斤一個貢獻點?!?p> “陣殿任務,收集石樹砂,一斤兩個貢獻點?!?p> “丹殿任務,收集指岸草,三株一個貢獻點。”
……
古一劍只能關注這些收集類任務,因為類似像那些降妖除魔的修為太弱小做不了,而且圣地周圍萬里內都算得上一片祥和,想要做大任務還得去很遠。
收集資源類任務也不用刻意去接,只需弟子去登記一下,宗門把控數量就行,且還有潛規(guī)則,因為這種任務都會防止富家子弟用靈石購買刷點。
最后,古一劍準備去找礁空石和指岸草兩個任務,因為這兩樣東西一般能在一起找到。
出了任務大廳后,古一劍也就直接朝著內門弟子門殿而去,宗內只允許不超過丈高的低空飛行,進入重要宮殿前則必須步行,門殿則是唯一允許不下飛劍的地方。
一劍宗山門雖高達三千丈,但是依然有著極為強大的護山陣法,防外也防內,所有一劍宗人員除了掌門,出山都需要去專門的門殿登記備注。
如此做的一方面是為了方便管理上下三十五萬左右的宗門人員,一方面也是因為圣地一劍宗的護山大陣從不未任何修士開啟。
一千八百層以下因為弟子多,門殿也是很多的,古一劍直接就去就近的門殿出山,而所謂登記依然是用身份令牌刷一下就行,在接任務時令牌就記錄出山信息了。
從門殿出去后,古一劍立即升高了他專門用來飛行的二品法器飛劍,掠過團團云霧,腳下依稀可見座座亭臺樓閣宮院,這些房子里面住的小半部分是一劍宗的外門雜役,大半都是一劍宗弟子的親屬們,很多都聚集生活在此。
人多了起來自然就會形成交易坊市往來,規(guī)模越來越大且有一劍宗庇護,連很多生意世家以及散修聯盟等都有入駐。一劍宗也樂得見此,多收些靈石稅。
有時候當山上的弟子缺了靈石的時候,做任務換取宗門貢獻點之外還會去山下坊市交易換靈石。
靈石等級分為下品靈石、上品靈石、極品靈石三種,下品兌上品一百顆,極品靈石不兌換,單獨議價。
其中普通靈石一個指頭大小,且質量很輕如羽毛,吸收完其中靈力就會成為飛灰。極品靈石拳頭大小,質量很重如一坨十倍重的鋼鐵。
看到這繁榮寬廣的修士小城池,李衡很有記憶點,因為這曾經是古一劍和他的已死分身劉鐵柱成長生活的地方。
李衡想到當初如果不是自己太急切,可能也不會讓劉鐵柱身死道滅,可惜劉鐵柱是個孤兒,不然他還想著去照拂一下他的家人。
古一劍踏著飛劍一路向東,路上遇到諸多同門道友,若是剛好對上了也會抱拳示禮,而兩個時辰后古一劍終于到了海邊。
站在空中眺望大海一眼就能看到這個星球是圓的,李衡諸多分身記憶中有這方世界曾有許多修士由東向西飛證明過世界是圓的,直到成為定論后才沒有修士去證明了。
礁空石和指岸草都生長于海邊礁石灘的夾縫里,古一劍的下一步就是尋找礁石灘。
很快就找到了一片礁石灘,古一劍落地尋找后才發(fā)現已被別人收繳一空,看來得去更遠的地方找了,做個收集任務可真不容易,純粹辛苦活,估計得在外面睡兩天了。
如李衡所想,古一劍找了大半天找了幾處礁石灘也啥也沒找到,第一天只能坐在大礁石上望洋興嘆了。
第二天又找了一天,還是早被收刮一空。
在古一劍以前的記憶里也沒發(fā)現收集資源的任務有這么難做啊?
深夜,古一劍坐在大礁石上望著幽深的海洋,是李衡在沉思,月光在海面上照出閃動的白光。
“因為劉鐵柱的身死,讓我對圣地弟子實實在在高看了很多,所以不想讓古一劍引人注意?!?p> “但真的不行啊,按部就班下去,古一劍絕對沒任何崛起的機會,我必須得用點其他手段,不然古一劍這個分身就廢了?!?p> “修士本就逆天而行,欲踏仙途必得充滿荊棘坎坷,奮勇沖上才是硬道理!”
想通之后,李衡立刻讓泓城的散修聯盟元老會成員分身運作起來,這是個合體期分身,頗為費神。
接下來,李衡就讓古一劍不去收集任務物品了,而是在海邊練劍。
古一劍是真的窮且沒任何依托憑仗,和劉鐵柱一樣都是一劍宗山尖修士城池里的孤兒,這里被遺棄的嬰兒特別多。雖然這些修士棄嬰都是有靈根的,但是全都是資質最差的那一種,不然也不會被遺棄。
所以一劍宗對此的態(tài)度不是全都都收以免泛濫,只有宗內外門有空閑位置時才會在城池孤兒中舉行選拔,選中的才編入其中做雜役。
古一劍本是跟劉鐵柱差不多的處境情況和根骨資質,都僥幸活下來,然后被選拔進了一劍宗外門雜役。
但不同的是古一劍從小就不辭辛勞堅韌刻苦的一心修煉,修成筑基期達到了能登山的外門弟子,兩年前又升入了內門。
與同樣出身但是認命不努力的劉鐵柱形成了鮮明對比。
不過對于古一劍來說這也到了盡頭,大概率情況下金丹七竅是他一生能到達的最高境界,雖然對他來說也是莫大的人生改變了,但對于李衡來說是不夠的。
古一劍也沒什么靈石,全身最大的身價就是五柄飛劍,四柄三品法器,一柄二品法器。
配合這五把飛劍,古一劍孜孜不倦地修煉著《萬劍歸宗》,也沒學過其他道法。
《萬劍歸宗》是一劍宗最初的功法之一,起初修煉這門功法的弟子出去外面都能對其他宗派的劍道形成強烈壓制效果,所謂萬劍認主,萬劍歸宗。
不過隨著修仙界功法的發(fā)展,對抗乃至反制《萬劍歸宗》的改良功法也越來越多了,在一劍宗山門內其他任何劍道功法都不會被萬劍歸宗影響,所以此功法漸漸淪為平庸,因為好練所以大眾。
但不能否認此功法的博大精深,所以李衡經過深思熟慮后決定不讓古一劍放棄這門功法,而是有了另一個大膽的猜想。
經過昨天趙長老的講經后,李衡決定嘗試一下。
李衡在這個星球上有二十四個分身,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完美的一心二十四用狀態(tài),但自從劉鐵柱這個分身死后,李衡并沒有感受到對其他分身的融合加強,而是多出來的“心”被空置了。
所以李衡在想能不能把多出來的“心”用在古一劍的劍道上。
若一個祖宗你萬劍不認,兩個認不認?
根本想法就是這樣簡單粗暴。
實際論到功法修煉上肯定得細致很多,要走的路肯定也很長,但總得走出第一步嘗試下。
于是,在周圍布置了個簡單結界后,李衡立即讓古一劍面朝大海盤坐,面前擺著兩把劍。
一把準備讓古一劍運轉,一把看能不能用劉鐵柱分身的控制心神來運轉,再兩相合一,各自交融一同施展《萬劍歸宗》。
這一盤坐悟功,就是三天三夜,沒有絲毫進展。
李衡不服輸的心思起來了,運用起化神期古林寺塵埃分身來重新推導一遍《萬劍歸宗》,把這門功法拆解重新架構。
一天一夜后,當李衡無法再運轉塵埃分身絲毫,古一劍的眼里有了一絲明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