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太聰明了
蕭老二干咳了一聲:“哪里,家里沒啥好的,這兩袋糧食是一點(diǎn)心意。”
“心意領(lǐng)了,糧食快拿回去吧,我這還能缺了飯吃不成。我先帶莫哥兒去后院安置,就不送你了?!?p> 這大清早書鋪里還沒人買書,于舅舅索性把店門關(guān)了。
他拎起蕭莫然的行李,邊走邊問道:“莫哥兒,你還沒吃早飯吧,家里早飯快好了,等會一起吃早飯?!?p> 蕭莫然點(diǎn)頭應(yīng)下。
自書鋪后門進(jìn)來,便見一處小院,對面是建在磚石砌成的臺基上的正房,院子的東西兩邊建有廂房,正房和廂房之間建有走廊,在東西房形成的角落中,有兩個耳房。
于舅舅帶著蕭莫然來到東廂房,介紹道:“我與你舅母住在正堂,你表哥與表弟住東廂房,表姐住在西廂房。”
“東廂房有三間,你表哥表弟各住一間,剩下一間一直空著。”
推開門,是一間不很大的房間,一床一桌一椅,兩個紅色楊木箱。
于舅舅道:“莫哥兒,你先將東西歸置好,你舅母應(yīng)是在廚房做飯,我去幫幫她。”
“舅舅你去吧。”
于舅舅和他媳婦感請好,成親十六年從未紅過臉,都說君子遠(yuǎn)庖廚,可沒幾個男人愿下廚房的,都是油瓶倒了都不扶的。
于舅舅不但下廚還有一手好廚藝。
約莫過了一刻鐘,表弟于文博來喚蕭莫然吃飯。
于家西邊耳房是廚房和柴房,飯廳是在東邊耳房。
飯廳素雅簡譜,多寶格上插了支紅色月季。
飯桌上,于舅舅指著盤韭菜炒雞蛋,道:“莫哥兒,嘗嘗味道怎么樣?!?p> “不錯,又香又鮮?!?p> “這是你舅舅炒的,另外幾盤都是我做的,莫哥兒你也嘗嘗。這么瘦,可要多吃點(diǎn)”于舅母笑著道。
“舅母的手藝也好,菜很好吃。”
于文博道:“表哥,你可算來了,我哥在書院念書,白日里見不著人,都沒人陪我玩?!?p> 于家大兒子于文軒年十四,就讀于聽風(fēng)書院。
表姐于文惠道:“就記著玩,爹讓你背的《三字經(jīng)》你可會背了?昨日的十張大字,也只寫了八張。表弟你別理他,他就會胡鬧。”
于文博心虛的不說話了,埋頭吃飯。
吃過飯后,于文博乖乖去房里看書。
于舅母與于文惠拿著針線做一家人的新衣。
于舅舅將書鋪門打開,搬了凳子給蕭莫然,道:“莫哥兒,店里的書你都可以看,要是有哪里看不懂便來問舅舅,上頭的書要是夠不著就喊我?!?p> “好,舅舅你去忙吧,我坐著看書就是?!?p> “對了,那三本書你可看完了?”
于舅舅說的那三本書,便是《三字經(jīng)》《百家姓》和《千字文》。
雖說蕭莫然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可是涉及到從未學(xué)習(xí)過的知識不可能自學(xué)成才“看是看完了,只是不知道怎么讀?!?p> 于舅舅自書架上抽出一本《三字經(jīng)》,道:“那我先教你,我讀一句,你學(xué)一句。”
于家以前是在外行商的大戶人家,后來家道中落,于舅舅又屢試不中,最后才拿所剩無幾的銀兩開了這間書鋪。
于舅舅是正經(jīng)讀過書的,兩個兒子的開蒙都是他教導(dǎo)的,教蕭莫然不過是手到擒來的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xí)相遠(yuǎn)。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p> 于舅舅指著書,一字一句教導(dǎo)蕭莫然。
許久過后,一本三字經(jīng)都教完了“莫哥兒,你讀一遍給我聽聽?!?p> 蕭莫然點(diǎn)頭,字正腔圓的童音帶著些許稚嫩:“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xí)相遠(yuǎn)。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p> 于舅舅越聽眼睛越亮,聽到最后臉上不由得露出笑容。
蕭莫然沒有照著書念,直接將整本《三字經(jīng)》背了下來。
一字不差,一字都未讀錯!
于舅舅問道:“莫哥兒,這本書你會背了?”
蕭莫然點(diǎn)頭說道:“不僅是這本,另外兩本也會背了?!?p> “當(dāng)真?”他前幾天才送的書,若是都會背了,豈不是一天背完一本書?
蕭莫然沒有反駁,直接背起了《百家姓》:“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楮衛(wèi),蔣沈韓楊,朱秦尤許,何呂施張……”
有那不認(rèn)識的字,直接用不會讀略過。
“舅舅,《千字文》還要背嘛?”
“不必了?!?p> 于舅舅又教起了《百家姓》,教完后,蕭莫然又是一字未錯的將《百家姓》背了出來。
于舅舅仿佛興起當(dāng)夫子的樂趣,將《千字文》也教了。
蕭莫然背完后,于舅舅感嘆道:“莫哥兒,真是天資聰穎?。 ?p> 他只教莫哥兒讀了一遍,這孩子就能全都準(zhǔn)確記下讀法,何等可怕的天資!
于舅舅問道:“這些書你是什么時(shí)候會背的?”
蕭莫然神色淡淡的道:“看過之后,就記下來了?!?p> “看過一遍就會背?”于舅舅呆住,有些被嚇到。
“是的?!?p> 于舅舅激動了,目光熱切的看著蕭莫然,過目不忘,這是傳說中過目不忘的天才?。?p> “莫哥兒,你這天生就是讀書的料!”
蕭莫然淡淡的笑道:“舅舅過獎了,《千字文》中侄兒有些不解之處,還望舅舅解惑。”
《三字經(jīng)》和《百家姓》倒是淺顯易懂,《千字文》略有些晦澀。
“何處不解?”
“這龍師火帝,鳥官人皇是何意?”
“相傳伏羲氏用龍給百官命名,因此叫他龍師。神農(nóng)氏用火給百官命名,因此叫他火帝。少昊氏用鳥給百官命名,叫他鳥官。人皇是傳說中的三皇之一。”
“《史記·補(bǔ)三皇本紀(jì)》中說:“人皇有九個頭,乘著云車,駕著六只大鳥,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共傳了一百五十代,合計(jì)四萬五千六百年年?!?p> “因此,龍師、火帝、鳥官、人皇,這都是上古時(shí)代的帝皇官員?!?p> 見蕭莫然聽的認(rèn)真,于舅舅來了興致,索性直接將《千字文》全都翻譯給蕭莫然聽。
于舅舅咽了口唾沫:“可能聽懂?”
蕭莫然端一盞茶給于舅舅道:“多謝舅舅,侄兒都聽懂了?!?p> 于舅舅酸了,天資聰穎又不驕不躁就罷了,還懂事好學(xué),這么好的孩子,怎么就不是他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