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漢末之鞭笞天下

第三章 太學

漢末之鞭笞天下 九鼎大少 1997 2020-03-20 19:06:02

  長垣吳氏,聚族而居,這太平里內(nèi),大多半都是吳氏族人,這也算是這一時代的特色,家和族之間幾乎是不可分開的。

  因為吳歧的祖父吳祐還在,所以吳歧和他的伯父也沒有分家。吳歧和寡母,還有祖父以及那已經(jīng)是兩千石的樂浪太守的伯父一家生活在一起。

  這年代,并不支持分家,分家就意味著分財,會讓他人以為兄弟間不和睦,以及子女對父母不孝順。漢朝以“孝”治國,講究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陳留郡以前就有一個人叫李充,兄弟六人沒有分家,而家中貧困,全家共食,一件衣服都要輪著穿。后來他的妻子勸他分家,結果李充卻是把鄉(xiāng)民們都叫了過來,當著眾人的面休了妻子,還獲得了眾人的好評。

  還有那有名的大儒蔡邕,他家三代沒有分家,鄉(xiāng)人們都覺得他們的品行好。

  所謂歸心似箭,在重回到這個熟悉的地方時,才是真正的回到家的感覺。

  生于斯,長于斯。

  上一世的吳歧只是個孤兒,從未感受過家的溫暖。這一世,卻讓吳歧真正體驗到家的溫暖,也有了至親。即使是父親早逝,可是吳歧卻也感受到了那深深的父愛。

  “阿駒回來啦?”

  吳歧回來遇到的第一個親人,不是別人,恰好就是那個剛剛舉了孝廉的從兄吳馮,他的父親正是吳歧的那個樂浪太守伯父。

  “大兄!”

  吳歧恭敬地行了一禮。

  吳馮仔細地看著吳歧,“這些時日不見,阿駒你又瘦了些。在郡中為吏很辛苦吧?”

  “辛苦不假,但也有所學。”

  吳歧回道,然后便讓開身子,向吳馮介紹起陳羨、夏龔兩人。

  這陳羨、夏龔兩人皆是白衣負劍相隨在吳歧身后,不知道的人還真以為這兩人就是吳歧的隨從。

  在吳歧說完之后,吳馮才肅然起敬,朝著兩人行了一禮,“未曾想到兩位竟然是阿駒的好友,阿駒這一路安全歸來,還要謝過兩位相送!”

  陳羨、夏龔兩人也連忙還禮,這平日里只聽說長垣吳公之名,現(xiàn)在一看這吳氏子弟,方才明白長垣吳氏名門不假。才及弱冠,便舉孝廉,這是何等才??!

  與此同時,吳馮也在暗自驚嘆于陳羨、夏龔兩人能夠不顧危險,以如此妝容護送吳歧歸來。

  論起經(jīng)義,這個從弟倒是不如自己,可是論起結友,他是萬萬不能和這個族弟相提并論的。

  在和從兄吳馮寒暄數(shù)句后,吳歧這才歸家見母。

  這去年歲末的時候吳歧也回家過,只是工作之后,哪有多少假期呢?而吳歧在郡中為吏,也算是出了遠門,做母親的哪個又不擔憂。

  吳母是沛國龍亢人,桓氏女。吳歧九歲喪父,那時候的吳母也才二七芳齡,有人勸她改嫁,遭到了吳母斷然拒絕。她覺得龍亢桓氏歷來都是有名望的大族,族中男子以忠孝顯名,女子以貞正孝順為鄉(xiāng)人所稱贊。所以她不會背叛夫君,改嫁他人。

  依吳歧看來,她母親的性格是極為勇敢和堅強的。在吳歧的父親吳愷病亡后,吳母將吳歧撫養(yǎng)長大,卻絲毫沒有任何溺愛的心理,反而是敦敦教誨吳歧,承繼他父親的遺愿。

  這說起來,吳歧的父親吳愷那也是俊才。祖父教導出來的孩子,那還有差?年輕的時候在鄉(xiāng)里就以孝順長輩而受到稱贊,及至年長,州郡數(shù)次征辟不去,后來舉孝廉入仕,先為三、四百石的縣長,后來政績優(yōu)秀,一躍而成千石的新息令。若不是英年早逝,以這個資歷以后兩千石的封疆大吏不成問題。

  就好比吳歧的那個伯父吳鳳,現(xiàn)在可不就是兩千石的樂浪太守?

  吳父的早逝使得吳母悲痛不已,但是有吳歧這個獨子在,從而轉(zhuǎn)悲傷為動力。這子承父業(yè),這父親沒有做到的事情,兒子就給他完成。

  母子相見后,吳歧先是問候祖父的身體安好,在知曉祖父的身體尚好后,又和吳母閑談起家中的事情來。

  除了他的從兄吳馮舉了孝廉外,他的另一個族兄吳壹也被太守所看重,征辟他為郡主薄。

  這主薄可不是一般的官職,那可是門下五吏之一,主管文書以及參與眾事,可以說是太守極為親近的人,不然也不會稱之為門下了。

  吳壹的父親也是早亡,這家中還有弟弟妹妹,這長兄如父,吳壹自然而然地就要照顧起這一家子人??赡苁峭瑯佣际窃缒陠矢傅脑?,使得吳歧和吳壹關系極好。

  而且都是族中子弟,吳母對吳壹一家人也多有關照。現(xiàn)在吳壹有出息了,吳母也是多有欣慰。

  “你的族兄現(xiàn)在年有二十五,因為孝敬長輩,愛護幼妹,習讀經(jīng)書為郡府所征辟,你的祖父改其名為懿,這也是勉勵他要更加努力。而你現(xiàn)在年已十六,本不必去太學游歷,但是你祖父便是游歷太學時才學習到很多東西……”

  吳母敦敦教誨,“進了太學,你要遠離那些無德無才之人,多結識那些有名望的才俊。荀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你的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好學,你不能違背了他們的志向?!?p>  “諾!”

  面對吳母的教誨,吳歧自然是記在心里的。

  太學,那是青年才俊們聚集的地方,但是那是在以前。

  熹平元年,竇太后病亡,有人散發(fā)謠言說是曹節(jié)、王甫兩人謀害的,天子下令去抓捕這些造謠的人,于是段颎就抓捕了上千名鬧事的太學生。從那以后,太學就沒落下去了。

  現(xiàn)在的太學,門檻極低,所以里面什么樣的人都有,這結友也一定要將眼睛擦亮,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夠去結交的。

  而且進太學的還有一個好處,那便是混個文憑!太學無論怎么沒落,那也是官方認證的最高學府,這文憑是全國通用的,以后有了這個文憑和資歷,無疑是對以后的發(fā)展具有極大的幫助。

  

九鼎大少

新作求支持!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