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夏德言答應(yīng)帶上自己,楊毅趁熱打鐵又繼續(xù)接著說道:“前輩,那黑云山上怕是不止鬼見愁一個土匪吧?您就這樣孤身一人前去未免有些不妥。
我看不如這樣,由在下出面跟坤王爺借上一只兵馬,咱們直接將那黑云山上的土匪剿滅了也就是了。
這樣也算是為民除害,做了一件好事,想那王爺也不會拒絕,您看這樣可好?”
聞聽此言,夏德言尚未說話,一旁的龐貴則連忙拍手稱贊道:“如此甚好!”
他可不想夏德言此去出現(xiàn)什么危險,若真能如楊毅所說的那樣,請官府出兵剿滅土匪,則是再好不過了。
可誰知,面對楊毅的一番好意,夏德言竟然搖頭拒絕道:“不必,此乃夏某與鬼見愁之間的私人恩怨,不勞他人插手。
而且那黑云山易守難攻,老夫此去孤身一人也便于隱藏潛入,若是大隊人馬一同前往則難免不會引起山上土匪的警覺,若是將那鬼見愁給驚跑了,再想找到他可就千難萬難了!”
還有一點夏德言沒有說,那就是南宮正坤雖然欠了楊毅一個天大的人情,可是卻未必會借給楊毅一只兵馬去千里之外的黑云山剿匪。
因為那樣做太耀眼了,不利于此刻的南宮正坤韜光養(yǎng)晦。
其實夏德言也早就看出來了,自從南宮正坤獲得了鍛體靈液的藥方后,又從安如山那里求購了大量的藥材,這是存了什么心思昭然若揭。
他可不想自己和夏青兒等人卷入到這種事情之中,所以這些日子里他對南宮正坤的態(tài)度若即若離,只希望在殺了鬼見愁后就帶著夏青兒趕緊離開,遠離長豐城這個是非之地。
所以哪怕南宮正坤真會派兵幫他,他也是不會輕易接受這份好意的。
楊毅見此,也沒再勸,而是直接拍板道:“那就這樣說定了,不用旁人幫忙,就我們二人一同前往黑云山好了。在下雖然幫不上前輩什么大忙,一路之上幫前輩端茶倒水打探一下消息還是可以做到的!不知咱們何時出發(fā)?”
夏德言見此,頓感無奈。
其實他是不想帶楊毅一同前去的,可是楊毅最后的幾句話卻打動了他,此去黑云山誅殺鬼見愁,他還的確缺一個打探消息的幫手。
畢竟黑云山上的土匪可都是認(rèn)識他的,不摸清鬼見愁在黑云山上的一些虛實,此去怕是還真不一定能達成所愿。
于是略一思量后夏德言便對楊毅說道:“既然如此,三日后我們便就出發(fā)!”
楊毅聞言心中大喜,而那夏青兒則忍不住嘟起了嘴,對著夏德言道:“爺爺偏心,為何帶他去卻不帶青兒去?”
這一次夏德言沒有開口,而是楊毅笑著說道:“所謂‘愿賭服輸’,你剛才在比試中輸了,自然是不能去的,而我贏了當(dāng)然就可以去了,怎么?難道你想做那種出爾反爾的小人不成?”
此話一出,頓將夏青兒氣得臉色通紅,怒指楊毅道:“你那是耍賴,我不服氣,若是使用你那種詭計,青兒也能讓爺爺移動腳步?!?p> “哦?”
楊毅聞言頓時來了興致,直接對著夏青兒伸手示意道:“那在下可就拭目以待了,看看青兒姑娘是怎么令夏前輩移動腳步的!你若是真能做到,我們就帶你一同前去好了!”
“此話當(dāng)真?”
夏青兒語帶興奮,轉(zhuǎn)頭看向夏德言時卻頓時明白了過來,繼而罵了楊毅一句‘壞人’后,就甩袖而去了。
毫無疑問,楊毅這是篤定了她無法做到。
因為這種辦法楊毅已經(jīng)使用過了,而她若是生搬硬套再去使用,夏德言又如何還會上當(dāng)?
……
就這樣,三天后。
楊毅和夏德言騎著兩匹快馬直接出了長豐城的西門,沿著官道一路疾馳而去。
……
據(jù)夏德言所言,此行而去的黑云山,位于齊國東州與北州的兩州交匯之處,乃是一個兩不管的地界。
而齊國的疆域共有九州之地,長豐城屬于東洲的勢力范圍,又因長豐城的北面有一條大河擋住去路,所以他們要想前往黑云山必須得先向西走,繞道東洲府城外的金水橋才行。
至于為何不渡河而行,據(jù)夏德言所言,那條大河之中水流頗急,傳聞之中還有水妖一族在河中作怪,所以不是萬不得已這里的人是不會輕易駕船渡河的。
這番講述又令楊毅大開眼見,沒想到這個世界不止有修仙者的存在,竟然還有‘水妖’這種東西。
若非夏德言急著趕路,他還真想去那河邊見識一下,看看那所謂的‘水妖’究竟是什么東西變化而成的呢!
就這樣,二人沿著官道一路疾馳,三天后便來到了東洲府城的所在地,東陽城!
先前的長豐城給楊毅的感覺就已經(jīng)十分宏大了,可是與這座東陽城相比,則就有些小巫見大巫了。
別的不說,單是東陽城的城墻就比長豐城的高了十余米,一眼望不到邊的城墻上兵甲林立,戒備森嚴(yán)。
看守城門的兵士對過往行人的盤查也是分外嚴(yán)格,顯然不是長豐城的守備所能比的。
幸好在來之前,楊毅讓莫大同幫他開好了一份可以證明身份的通關(guān)文牒,否則還真不一定能進得了這座東陽城中,一個不慎進不去城是小,被這些守門兵士們給抓起來拷問來歷則就麻煩大了。
而為了照顧楊毅的感受,夏德言特意在東陽城中多留了一日,以讓楊毅盡情地領(lǐng)略城中的一些景物。
隨后二人才穿城而過,來到了東陽城北二十里外的金水橋邊。
只見出現(xiàn)在楊毅面前的,是一座白玉鋪成的巨大拱橋。
橋面十分寬敞,足可并排跑過三輛馬車,橋的跨度也是很大,目測至少也得有個三十米長。
如此一座大型拱橋,也不知當(dāng)初是怎么建成的。
還有那橋下奔流不息的一條大河,波濤翻滾之中不乏漩渦暗流,給人一種十分兇險般的感覺。
也不知這橋的落址為何會選在這種地方?為何不找一處水流平緩的淺灘之地建橋呢?

燈得亮
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