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一.
——其實我們都是放棄不了那么久的堅持
對于一些東西,像夢想,愛情等一切需要長期經(jīng)營的事物,我們能堅持多久?堅持一直是一個漫長也不知道結(jié)果的旅程,很多時候我們會被拍死在半路,也有很多時候,明明只需要抬一下頭就可以看到曙光,偏偏這個時候,我們睡著了。
在夢想上,像我身邊的很多人,提及夢想都是了了一說,甚至一些人都不知道自己是為了什么而過著每一天,誰還記得最初的夢想,又有誰為了夢想不停地努力。
很多人選擇了安逸和順其自然,“談什么夢想,指不定哪天就死在了半路上”,有人因為努力到了自己的預(yù)想值才選擇了安逸,這是用來歇息;有人因為過于勞累選擇安逸,是為了更快地恢復(fù)狀態(tài);而我們還沒那么努力就選擇了安逸。別人的順其自然是嘗試過卻失敗后的無奈,是想過一些辦法不去順其自然才選擇了順其自然,而我們什么都沒做,什么都沒想就選擇了順其自然。
我也是這樣,妥協(xié)了,放棄了,害怕了,害怕什么呢?害怕堅持了那么久,到頭來都是徒勞無功,可就在選擇妥協(xié),放棄的時候,又不甘于此,歇息片刻滿腦子都是后悔。
周董的《稻香》里說:追不到的夢換個夢不就得了??蓜e人說的是追不到的夢啊,還未知曉結(jié)果的夢,怎么去判斷可不可以追到。
早在以前,我就有一個極端思想:會放棄掉的堅持一定是堅持的不夠,如果你堅持到了一個程度,你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舍不得放棄那么久的堅持,明明已經(jīng)堅持了那么久,怎舍得在結(jié)果未曉前放棄?哪怕結(jié)果有了定數(shù)的暗示,仍會有人掙扎,因為那么久的堅持與執(zhí)著,怎么可能輕易放下。
在愛情上,你見愛情放過誰,遇一人傾心,從此便淪陷于江海。
老曹曾給我們說:“如果你的一生缺少愛情,那么你的一生便是不完整的?!敝v真,我總覺得我們這些人把愛情變得太兒戲了。隔三差五的有著不同的人挽著你的手,一見鐘情開始淪為了“見色起意”,“我愛你”成為了輕而易舉就可以說出的三個字......
我見過不少因為戀愛不順而選擇了買醉,我也干過這樣的蠢事;見過他們因為愛情變得頹廢;聽過“明明在一起這么久了,怎么說沒就沒了”,“明明兩個人都好,為什么要分開”,“是我對不起你,求求你放過我好不?”
總有人說自己無法脫離與ta在一起的時光,其實,都是放不下那么久的堅持,都“那么久了”怎么說“斷就斷了”,我愛你愛了這么久,一點摩擦就劃出了萬丈懸崖;堅持那么久的愛,抵不過愛情泛濫的世界。在愛你這件事上堅持了幾年,怎舍得停止思念。
我也見過說已經(jīng)放下的人在深夜買醉,見過說已經(jīng)放下的人迷失方向,見過很多,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因為當(dāng)這件事輪到我身上,才知道有多無能為力。
唯有愛你這件事
我堅持了許多年
也唯有對你的堅持
我最不想放棄
——————————————————————
二.
——想走的路不好走,想做的人不好做,都說是身不由己。己不由心,身又豈能由己。
都說我們邁出第一步,走的便是我們自己的路,但走的是不是我們想走的路也只有我們自己知道。在某一個時刻,某一個時間點,我們腳下,口中所說的路不知不覺間被一些因素干擾,開始偏離原本自己規(guī)劃好的軌道,我們給它套個詞叫“身不由己”。
不過總有人可以一直順著自己的意愿去走這條路,因為他們不懼那些因素,他們將那些因素,那些誘惑,那些與自己腳下的路無關(guān)或影響的一切都拒之以外,使自己置身事外,他們這不叫“殘忍”,只是有些許自私。
做某一件事,某一個決定前,捫心自問,問問自己想要怎么做,做了之后會是什么結(jié)果,不做又會是什么結(jié)果。以自己為中心,然后由心。很多時候我們都已經(jīng)做到了這一步,可下一步卻是回頭看看身邊的人,看看身邊的事物,我們就會動搖原本的念頭,最后選擇了另一個,脫離自己的軌道,這個時候我們要學(xué)會接受和包容。
因為我們只是暫時脫離,拐了一個彎,還是可以回到正軌的。
古人追求一種脫俗,隱逸,不問世事的瀟灑,我想他們應(yīng)該都是想要做自己喜歡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對比如今,不被世俗干擾的這種灑脫放到現(xiàn)今,很難被實現(xiàn),礙于約束,礙于感情。
如果過于“由心”而忽略了其他的人,其他的感情,其他的種種感受,就會被人套上“自私”,所以想走自己的路太難。己不由心,身又豈能由己,于是我們得學(xué)會忍耐與適應(yīng),忍耐這種脫軌,適應(yīng)這種情況。的確,我們沒有能力改變已經(jīng)固定的東西,我們只能改變自己,去習(xí)慣“己不由心,身不由己”,當(dāng)然,如果你足夠狠心,足夠強(qiáng)大到不被外界的一切干擾。
任何自己想走的路都不好走,總得付出什么,失去什么。
人們最難追求的還是自由,腳長在自己身上,往哪里走,往哪條路走,走什么樣的路都是自己決定的,別傻了,大家都是聰明人,如果真由自己決定那再好不過了。
每當(dāng)你抱怨這些的時候,總有人說:“腿是自己長的,走的不是自己的路,難道還是別人的?”這種人著實讓人惡心。
想走的路不好走
但我們都應(yīng)該相信
你現(xiàn)在走過的彎路,都是通向正軌的必經(jīng)之路。
——————————————
三.
是“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边€是“三人行,必有一人被遺忘”?
這是我最近才想到的一個問題,問題靈感來源于一個朋友給我反映過這樣的情況,也是這位朋友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才問我,她說:“反正你也找不到題材了,就拿這個寫,順便幫我分析分析?!?p> “不,不要,我還單身,如此盲目張膽地聊女生的事太損我桃花運(yùn)了?!蔽曳瘩g。
“反正你桃花運(yùn)已經(jīng)成負(fù)值了,不在乎這一星半點?!?p> “不,很!在!乎!”
嗯,真香,我還是答應(yīng)了下來,如果有冒犯,還請多多包涵。
和朋友聊了許多后大抵能明白一些,同時,我也有許多疑問。
為什么三個人一起玩會有一方被冷落呢?三個人的關(guān)系都挺好,怎么會有區(qū)別對待呢?
可能是因為我是男生,沒有過這樣的感覺,或者是我壓根就不在乎這些才不知道答案。
但想一想,如果另兩個人并沒有故意冷落第三個人,并且也會和第三個人分享喜怒哀樂,那問題應(yīng)該出現(xiàn)在第三個人身上,為什么會覺得被冷落了?
或許是因為她覺得友誼有了份量,而屬于她的那份低了。
比如其中一個人給了另一個人禮物,比較貴重,而給她的那份比較便宜,但送禮物的人并沒有要區(qū)分她倆的意思,禮物貴重或許是因為不知道送什么好,禮物便宜或許是因為她想著你需要這個,可偏偏她覺得有區(qū)分;比如另兩個人有說有笑,總能走在一起,她會覺得自己有些多余。只能說這個覺得自己多余的人渴望被另一個人多些關(guān)注,對另一個人的期望略高,產(chǎn)生一種被冷落的感覺,冷落使她覺得有區(qū)分,本質(zhì)上沒有區(qū)別,但她的多慮和偏見讓她產(chǎn)生了誤解。
同時作為旁觀者一定要看看自己身邊的朋友,如果你是中間者,一定要送相同的禮物或是她們各自喜歡的禮物,一定不要使自己落入難堪。
三個人的友誼需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那些多多少少的區(qū)別肯定會有的,但因為平等,禮輕情意重嘛,一定不要覺得有偏見而讓中間人難堪,聊天聊不到一塊去那就做個旁聽者,偶爾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同時,作為中間人也一定不要忽視這些看法和這個人。
不過于在意這些區(qū)分,不過于在意兩個人中的任何一個,不過于在意付出和回報,完全可以三人行,必有樂啊。
友誼也好,什么也好,一旦開始有了“偏見”就會變了質(zhì),為難了三個人中的任何一個人,那么這份友誼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破裂,你覺得你應(yīng)該得到更多,你覺得你應(yīng)該比另一個人更好,你覺得你好像少了什么,一系列的“低人一等”,“缺人一點”都會讓你產(chǎn)生冷落感。
如果我感覺我被冷落了,那么我一定會先反思自己,好好想想,是不是自己出了問題,這份友誼是不是出問題了。
如果事實是我確實被冷落,被多余,那么一定不要去糾結(jié)這份友誼,坦然放棄,離開。
當(dāng)你捉摸不定時,一定要告訴中間人,最好的處理方法莫過于相互理解,共同反思,共同尋找原因。
珍惜身邊的每一份友誼,來之不易,友誼向來平等,用來互相衡量份量的友誼,那一定不是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