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賀明回到軒轅宮,面鮑掌門,匯報一路經(jīng)歷。黃旌侍立旁邊。
說到藍潛溟讓袁賀明代為轉(zhuǎn)告,他先不回軒轅宮了,鮑掌門點點頭,淡淡地道:“知道了?!?p> 袁賀明問:“那公司那邊?”
“我已經(jīng)派人過去了?!滨U慕江道。
黃旌插話:“就是畢立知?!?p> 鮑慕江看了眼黃旌,道:“正是?!?p> 黃旌向鮑慕江拱手,道:“恕弟子無禮!弟子不是懷疑師父的決定,只是畢立知此人……”
“有用的壞人和沒用的好人,你怎么選?”鮑慕江看著黃旌。
黃旌問道:“可是——畢立知只是搞中藥藥理研究的,不是管理型人才,他能勝任嗎?”
鮑慕江道:“黃旌啊,你說,他能考上博士,說明什么?至少智商可以吧?”
“那是自然?!?p> “再者,藍潛溟管理公司,一直秉承‘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平常不作過多干涉,公司運營良好,屬下各司其職。讓畢立知過去,他也不用管理什么改革什么,只是告訴大家,公司依舊有主事的,讓大家工作如常便好?!滨U慕江道。
鮑慕江接著說道:“再者,我已經(jīng)告知你四師弟,運營健康管理公司之余,也去藥材公司多多幫襯。這你就不必擔心了?!?p> 黃旌聞言,心開意解,躬身行禮:“師父您老人家智慧如海?!?p> 袁賀明問道:“掌門,您怎么知道藍大哥……”覺得當著掌門的面這么稱呼不妥,改口道,“藍潛溟不回來了?”
鮑慕江道:“他不是不回來,是暫時不回來。你問我怎么知道,當然是靠這個呀——”指了下玄壇上的圓光鏡和六壬式盤。
“好了,袁師弟,這幾天辛苦你了。讓黃旌給你做飯,吃點東西,早些休息吧?!?p> 吃飯的時候,黃旌對袁賀明說:“小師叔,我還是對這畢立知不放心。咱們修行人,向來是重德不重術(shù)。德行有虧,難成大道;德行圓滿,即使愚鈍,終能成就。不知道師父看中畢立知哪一點,這么信任他,還把咱們師門的修煉法訣教給他?!?p> 袁賀明道:“掌門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哪有人完美無缺的,或多或少都有瑕疵。人嘛,哪有一成不變的。也許是掌門預測到畢立知以后能成大事呢!”
黃旌道:“但愿如此吧?!?p> 袁賀明回到宮中,每天與黃旌一起采藥、炮制修合藥材,偶爾鮑掌門教倆人外丹術(shù),怎么煉制丹藥。
一有時間,袁賀明就修煉歸青云教給他的內(nèi)丹法,進步神速。一個月的時間,就將金光護身法和火象丹法煉制二階,已經(jīng)開始修習的焰離刀和赤蓮心法也有了一定功力。此時觀復眼法也開始發(fā)動,能看見常人看不見的東西。
袁賀明一日看見黃旌在翻曬藥材,遠遠地看到黃旌身上周圍一團金黃色焰火,正在納悶,他都著火了怎么沒反應?然后醒悟過來,原來是觀復眼法發(fā)動。他也沒有告訴旁人自己的修為進境,只是自己默默用功。
此時袁賀明眼功尚不能收放自如,使用觀復眼法時會耗費一定真氣。收功后經(jīng)常神疲乏力,只能靠打坐恢復。
在常人世界里,經(jīng)常會聽到某地某人能見常人不能見之物,聽見很遠處的聲音,周遭人會將此人看做大仙附體、有道行之類,其實并非如此。真實情況是,此人身體有漏,元氣外泄,漏到身體哪個部位,哪個部位功能就得到異常的增強。這種人往往早夭,因為元氣漏泄的厲害。
對付這種情況,可以用某些中藥密固住這種病人的身體,加強體表的衛(wèi)氣功能。就好像一個水袋漏水一樣,堵上就好了。堵上后這種人會泯然眾人,失去所謂的神通。
也可以由修行人來幫忙處理這種情況,原理與用中藥類似。
袁賀明眼功發(fā)動時,所見人周遭一團光,正是所有生物的靈光。不同生物種類、不同修為、不同修行方法、甚至不同心地良惡的人,身上靈光不同。顏色、靈光高低都不一樣。在某些宗教傳承的醫(yī)學里,可以根據(jù)靈光的性狀來診斷疾病。
在雪域高原,高僧虹化圓寂后,門人找到轉(zhuǎn)世靈童,有開天眼的方法。人為在印堂這個地方鑿洞,再放置某些藥物,可以打開天眼。通過這種方法,也能夠看見靈光,還能看見人的臟腑情況,查到病氣的所在。
有些時候病氣在身上,這個人并不會有不舒服的表現(xiàn),而是過段時間甚至幾年后才發(fā)病。扁鵲見蔡桓公即是如此。
上古時代,人神雜居。傳說此時人有三只眼睛,第三只眼睛就在眉心印堂處。只不過隨著人的墮落,第三只眼的功能消失,眼竅也慢慢關(guān)閉。
關(guān)于第三只眼,仍存在于某些故事傳說中,如二郎神楊戩。某些考古遺跡中也若隱若現(xiàn)地指向此事,如在巴蜀之地出土的三星堆青銅頭像,眉心就有第三只眼。
按照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解剖學,第三只眼大約相當于眉心直入松果體的位置,與內(nèi)丹術(shù)中的上丹田泥丸宮位置相近。
袁賀明此時觀復眼法的境界,只能夠見到生物周圍的靈光,對于某些陰靈,還是沒法直接看到,但是可以通過周圍氣場覺察到。
靈光的產(chǎn)生,在于人身體向周圍散射的能量,可以簡單理解熱輻射。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可以通過熱成像紅外線成像的手段探及一二。人進食后產(chǎn)生的能量,大約超過百分之七十通過這種方式散失掉了。
而修行人可以入靜調(diào)息、修煉某些功法減少這種能量的散失,以盡形壽。
倘若將這種能量聚集在一個點,也可以用來擊打敵人,或者治療疾病。
袁賀明慢慢修煉,漸漸能夠控制觀復眼功,收放自如。
一日,袁賀明和黃旌正在切白芍,二人正比賽誰能將白芍切得薄如蟬翼。鮑慕江傳音入密,召喚二人至大殿。
二人進入大殿,鮑慕江神情肅穆,望著圓光鏡中的景象,說道:“國家邊境結(jié)界異動,有外界修行人闖入,需要你們下山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