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虎臣

第177章 哥是來打醬油的

大明虎臣 曾經淡然 2530 2013-11-19 19:30:58

    兵力絕對不算少,和讬與李率泰的任務是擊退敵人,當然,睿親王在京城內觀望,他們也要表現(xiàn)一下。

  這是誰的隊伍?和讬想象不出,李自成已經已經狼狽而逃,誰敢來和大清作對?據說...是江南一帶來的軍隊,可是想想也不符合邏輯,那些怯懦的明軍跑還來不及呢,怎么敢來京師附近?

  這很不科學?

  可惜,和讬無法理解不科學這三個字。

  ......終于,隨著雙方大軍距離拉近,在降將的口中,和讬與李率泰知道了,這好像是周遇吉的軍隊。

  和讬知道周遇吉,雖然沒有親身和周遇吉作戰(zhàn),但那次楊柳青的亡命追擊和逃跑讓他記住了這個名字。果然是一個有膽量的,竟然敢跑到京師附近來撒野,和讬必須給他一些顏色。

  周遇吉又怎么樣?眼前也就是一萬余人,自己同樣有一萬余士兵,而騎兵和白甲兵很多,就是不算那些身后的三萬新降軍隊,自己兵力并不弱于對方。明軍能夠和大清勇士相比嗎?在野戰(zhàn)中,大清勇士最近幾年失敗過嗎(楊柳青之戰(zhàn)和讬不認為是失敗,是因為那些輔兵無能。)?這等于是必勝之戰(zhàn),周遇吉若是真有傳頌中那么強大,他還會舍棄山西往南逃嗎?

  緩慢的靠近,雙方毫不示弱。和讬開始準備牛頭戰(zhàn)術,這是老野豬皮年代就一直在采用的戰(zhàn)術,當然很有效。面前的明軍除了服飾有些不太熟悉,戰(zhàn)列好像和那些明軍沒有任何不同,兩翼是騎兵保護,中路是很多盾牌手。

  牛頭戰(zhàn)術就是鑿穿戰(zhàn)術,這個戰(zhàn)術就仿佛是一個蠻牛一樣,無論你千變萬化,我就是攻擊一處,直到面前沒有了敵人后才會再次轉向攻擊。在野戰(zhàn)中,建州騎兵用這個戰(zhàn)術屢試不爽,一貫羸弱的明軍從無例外的都失敗了。和讬相信,他只需要一個沖擊,勝利就會向他招手。

  戰(zhàn)馬的速度控制的很好,和讬久經戰(zhàn)陣,他知道距離的重要性,更知道這些明軍有時候會不接戰(zhàn)就崩潰。

  但...眼前的明軍好像絲毫沒有崩潰的樣子,他們竟然傻傻的停了下來。盾牌陣列看著很整齊,難道還要用弓手攢射,或者是使用火銃。和讬不在意那些火銃,二三十步之外,那是廢鐵,至于明軍的弓手,那也是一些廢柴,不用過于擔心。

  周虎臣此刻也平靜的看著眼前的建奴騎兵在靠近,這些騎兵的確看著很有沖擊力,無論戰(zhàn)馬的步頻和速度都掌握的非常好,算得上是一支紀律嚴明的騎兵隊伍,戰(zhàn)力應該很強,建奴能夠在原來歷史上馳騁整個中原看來也不是吹的。可惜——周虎臣盾牌陣后面安排的是迫擊炮。

  盾牌陣后面的迫擊炮不多,僅僅——二百門。

  好吧!牛頭陣周虎臣喜歡!

  這樣的目標太好了,聚在一起往前沖,這種風格太匹配了,和迫擊炮簡直是絕配。

  “一里!”周虎臣咧著嘴報出了距離。

  這是炮火的射擊距離,不是測距,測距不歸周虎臣管。

  遠遠望去,明軍的盾牌陣很整齊,就像一道長長的矮墻立在前方。突然,奔馳中的建州騎兵發(fā)現(xiàn),那道盾牌陣奇怪的整個消失了。

  臥倒的命令是周虎臣發(fā)出的,這些盾牌手自然都知道迫擊炮的厲害,好像按照命令臥倒更安全一些。

  在測距手的不停報數(shù)中,一里的距離就要到了。高高舉著戰(zhàn)刀,身體筆直,這名年輕的炮營百戶是第一次在實戰(zhàn)中作為指揮官指揮炮隊,他很激動,激動地戰(zhàn)刀都在輕輕晃動。

  測距手終于報出了那個數(shù)字,年輕的百戶閉著眼狠狠落下了戰(zhàn)刀。

  轟然的巨響,飛蝗樣的炮彈飛向天空?;【€很優(yōu)美,這種優(yōu)美很集中,都集中在了這個牛頭陣的方位。

  和讬就追隨在自己騎兵隊伍的后路,轟然的巨響讓他明白過來,這些明軍有火炮,好像很多,這個響動有些太大了。不過,這好像無關緊要,和讬相信自己的勇士的勇敢,既然作戰(zhàn)就難以避免傷亡,如此遠的距離估計傷不了多少人。火炮的裝填很慢,他的勇士會讓這些明軍知道什么是勇猛的大清騎兵。

  但和讬還是很奇怪,這火炮的彈丸為什么飛這么高,而且這么多。

  很快,再次的轟然作響,隨著爆炸聲和戰(zhàn)馬開始瘋狂,和讬意識到情況好像不同尋常。隨著再次看到飛向空中的無數(shù)黑影,這讓和讬就想起了“事出反常必有妖這句話?!?p>  兩次的炮擊后,炮手們按照命令開始調整迫擊炮的仰角。

  隨著彈丸第三次升上天空,和讬感到了危險,他掉轉了馬頭......

  每門迫擊炮四次機會,炮手們停止了炮擊,按耐不住的柳七毫不客氣的出動了,炮手們看著遠方自己的戰(zhàn)果,其實看不到什么...到處是瘋狂的戰(zhàn)馬。

  勇敢和能力有關,當你控制力喪失,能力也會消失。

  建州騎兵沒有逃脫這個規(guī)則,步卒同樣不能,柳七的騎兵太輕松了,他們面對的是沒有抵抗的敵人。

  混亂帶來的崩潰不僅僅限于明軍和那些大順軍的農民,也包括這些所謂建州勇士,何況,他們身后有三萬習慣于崩潰的人。

  讓人無法理解,一貫無比兇悍的建奴竟然這樣不堪一擊。

  周虎臣一路狂追,竟然讓他一直跑到了熟悉無比的通州。而在這六十里的路途,留下了遍野的尸體,敵人的尸體。補給船竟然也順著運河跟了上來,河中竟然沒有人阻擊,這讓周虎臣意識到,建奴的統(tǒng)治力并不穩(wěn)固,差的很遠很遠。

  周虎臣當然不會傻傻的去攻擊北京城,但他來到了北京城前。

  夕陽帶起它特有的顏色,周字大旗在北京城幾里之外高高飄揚。周虎臣舉起了千里鏡,火炮,北京城頭有很多火炮,可惜,周虎臣不在它們的射程之內。

  “來吧!我的勇士們,讓這些建奴知道什么是騎兵,什么是真正的大明騎兵!”

  五千騎兵,五十個小隊,戰(zhàn)士們抽刀,一隊隊的騎兵開始在周虎臣眼前飛奔而過,戰(zhàn)士們高高揚起閃著寒光的戰(zhàn)刀,他們驕傲的嚎叫著,向自己的主帥致敬,向建奴炫耀著自己的軍威......

  第二天一大早,大清攝政王多爾袞派出的大軍終于來找回自己的面子了。

  可惜得很,周虎臣認為自己已經獲得了足夠的榮耀,他走了,順運河而下,云彩沒有留下,只留下了一路的尸體。

  在離開前,周虎臣很無恥的留下了一句膾炙人口的明言:“哥是來打醬油的!”

  這句話除了周虎臣當時誰都沒聽懂,但...不影響它廣泛流傳。

  在后來那個淹沒于歷史上的大清史書上,周虎臣的這次京師之行成為了禁忌,它只字未提。而在大明的史書上,這成為了一次耀武揚威的壯舉,無數(shù)正史和野史無不大書特書,市井坊間無不膾炙人口的在傳頌...哥是來打醬油的!

  PS:今天,格外感謝那些點了贊的朋友,由于很多,就不在一一列舉名字了,謝謝你們!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