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秦有銳士

第0044章 虎符

秦有銳士 迷惘的小羊羔 3259 2020-04-27 09:45:36

  咸陽宮有著兩座廣場,一名前廣場,一名后廣場,其作用都差不多。

  不過一般對外戰(zhàn)爭的話,秦軍的誓師大會都將在前廣場舉行,而這個時候,秦王會將虎符賜給統(tǒng)兵的大將,故而在這座廣場之上,還有一座拜將臺!

  咸陽宮的前廣場主要是秦王用于祭祀天地,祈求五谷豐登,國泰民安。既是屯兵設(shè)防的第一道關(guān)口,同時也是閱兵、演禮的重要場地,從秦孝公這一代開始,每遇發(fā)布通天指令,歷代秦君也都要在前廣場公示于眾。

  此時咸陽宮的前廣場通道兩側(cè),綠化帶內(nèi)通過石龜?shù)淖彀蛧姵龅乃纬梢坏赖阑⌒?,在陽光的照射下,形成一道道晶瑩閃亮的彩虹。

  這種清涼的水灑在草地上,將暢快淋漓之情發(fā)揮盡致,讓人走在無一棵樹木的廣場上都不會感到燥熱難耐。

  “嗚——嗚——嗚~”沉悶而又充滿肅殺之氣的號角聲在這片廣場上響起。

  隨著這種號角聲的響起,又三通戰(zhàn)鼓過后,自廣場一側(cè)的各八道宮門口,頓時魚貫而出許許多多披堅執(zhí)銳的秦軍士卒,數(shù)以萬計。

  此時此刻,秦王蕩就站在廣場的拜將臺之上,目視前方,最先出現(xiàn)在他的眼簾當中的,是千乘萬騎,是縱橫馳騁在前廣場的綠化帶上的秦國騎兵、戰(zhàn)車兵。

  “轟隆??!……”一片煙塵滾滾而起,戰(zhàn)騎亂踏,草屑紛飛。

  而在戰(zhàn)車兵和騎兵的背后,是更多的步卒,包括盾牌手、弓弩手、長矛手、戟手等多個兵種在內(nèi),這些士卒踏著整齊劃一的步伐,斜舉著手中的武器,亦步亦趨地向前逼近,給人以一種排山倒海的強勢。

  “吼吼吼!”

  秦軍的結(jié)陣速度很快,這一回是針對義渠人的戰(zhàn)爭,故而秦國多出騎兵、戰(zhàn)車兵,但負責攻城略地的步兵也不在少數(shù)。畢竟義渠人效仿中原諸國建造城池,僅僅依靠騎兵作戰(zhàn),很難戰(zhàn)而勝之。

  在這個時代,步兵和戰(zhàn)車兵還是最主要的戰(zhàn)力,因為在沒有馬鐙和馬蹄鐵的情況下,騎兵無法釋放自己的雙手,哪怕是騎術(shù)精湛的勇士,也很難做到手持兵器,在馬背上肆無忌憚地揮砍殺敵!

  而且,就算秦國是養(yǎng)馬起家的,馬匹比山東諸國更多,但在騎兵的數(shù)量上,還是要遜色于義渠人不少的。

  看著聲勢浩大,布局嚴謹?shù)那剀姺疥?,秦王蕩一時之間,不禁心潮澎湃起來。

  這就是寡人的軍隊!秦國的不敗軍團!

  秦王蕩朗聲道:“將士們!大秦的好兒郎們!今日,汝等又將為秦國浴血奮戰(zhàn),為你們的子子孫孫浴血奮戰(zhàn)了!”

  秦王蕩站在拜將臺上,居高臨下地俯瞰著浩浩蕩蕩的方陣,雙手拄著秦王劍,又道:“秦與義渠,世代相鄰,然義渠人狼子野心,屢屢南下犯我疆界!殺我秦人!辱我秦婦!罪莫大焉!義渠,為秦之屬國,然其時降時叛,是為不忠,是為不信,是為不義,是為不臣!”

  “人人得而誅之!”

  嬴蕩揮起手中的秦王劍,遙指西面的蒼穹,高聲道:“將士們!看到了嗎?那是你們即將征戰(zhàn)的方向,那是你們的仇敵所在的地方!秦與義渠之間,廝殺四百余年!你們當中,可能有不少人的父親、兄長,甚至是祖父、曾祖父,祖祖輩輩都有人死在了義渠人的手下!他們是你們的仇寇!是大秦的仇寇!”

  “那里!是我大秦祖祖輩輩欲為之奪下之疆土!現(xiàn)在,寡人命令你們,奪下它!”

  聞言,在場的秦軍銳士都跟打了雞血一樣,亢奮地高呼道:“殺!殺!殺!”

  “大王萬年!秦國萬年!大王萬年!秦國萬年!……”

  等到秦王蕩做了一番演講,提高了這些即將西征的將士的戰(zhàn)意之后,便讓作為大將的嬴華登上拜將臺!

  秦王蕩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那半塊虎符交給嬴華。

  虎符是國君授予臣屬兵權(quán)和調(diào)發(fā)軍隊的信物。其銅制、虎形、分左右兩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在將領(lǐng)之手。

  并且從來都是專符專用,一地一符,絕不可能用一個兵符同時調(diào)動兩個地方的軍隊,調(diào)兵譴將時需要兩半勘合驗真,才能生效!

  國君若派人前往調(diào)動軍隊,就需帶上右符,持符驗合,軍將才能聽命而動,軍隊不執(zhí)行執(zhí)國君金符節(jié)者行兵令,除非國君親臨現(xiàn)場調(diào)兵。

  這虎符的作用可是很大的。

  就秦王蕩所知道的,歷史上的那一則有名的“竊符救趙”的故事,就是關(guān)于虎符的。

  話說公元前257年,秦國發(fā)兵圍困趙國國都邯鄲,趙平原君因夫人為魏信陵君之姊,乃求援于魏王及信陵君,魏王使老將晉鄙率十萬軍隊救援趙國,但晉鄙畏懼秦國的強大,又命令駐軍觀望。

  魏國公子信陵君無忌為了馳援邯鄲,遂與魏王夫人如姬密謀,使如姬在魏王臥室內(nèi)竊得虎符,并以此虎符奪取了晉鄙的軍隊,大破秦兵,救了趙國。

  “大王!”

  登上拜將臺,已經(jīng)激動得臉色漲紅的嬴華按照規(guī)矩,單膝下跪,隨之就雙手并攏,作虛捧狀,跪請秦王蕩賜虎符。

  秦王蕩亦是一點都不拖泥帶水的,只道:“嬴華,此一戰(zhàn)你一定只許勝,不許?。 ?p>  “臣,遵命!”

  其實嬴華自己都很清楚,這場仗對于秦王蕩來說意味著什么。

  秦王蕩繼位不過一年,還沒來得及在臣民當中樹立自己的多少威望,便迫不及待地出兵征辟義渠,一旦戰(zhàn)敗,秦王蕩就將威信掃地,很難再樹立起來了。

  到時候嬴華真的是百死莫贖!

  這就跟一場豪賭,勝了,秦王蕩的威望就能水漲船高,敗了,就將是顏面掃地。

  老實說,縱觀古今,縱觀列國,很少有像秦王蕩這般,繼位之初,便開始對外戰(zhàn)爭的。

  楚莊王三年不鳴,一鳴驚人;先王嬴駟,亦是蟄伏三年,待加冠親政之后,這才慢慢收攏人心,一飛沖天的。

  秦王蕩表現(xiàn)出來的侵略性太強,很容易招致禍亂!

  秦王蕩隨后就從一側(cè)的內(nèi)侍黑伯端著的盤子里面,拿出只有一半的虎符,遞到嬴華的手中。

  嬴華接到一半虎符之后,又拿出自己的另一半虎符,對接好,旋即起身,面向拜將臺下面的千軍萬馬,大聲喊道:“出征!”

  “吼吼吼!……”

  拜將臺兩側(cè)的玄色旌旗在迎風飄揚,時卷時舒。嬴華就這樣舉著虎符,一步一步地順著臺階,走下拜將臺。

  看著嬴華無限風光的模樣,秦王蕩的心中若是說沒有羨慕嫉妒恨的情緒,那是不可能的。

  這世上凡是有點血性,有點追求的男兒,莫不以登堂入室,出將入相為最高榮譽。

  但秦王蕩不能這么做,他是王,他是秦國的王,他絕不能跟歷史上的秦王蕩一般,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為了自己的痛快而枉顧大事于不顧!

  王有王應(yīng)做的事情,臣子有臣子應(yīng)做的事情,如此各司其職,國家才能興旺發(fā)達!

  等到嬴華率軍出征,秦王蕩便將樗里疾找過來議事。

  “疾叔,對于攻伐義渠之事,寡人可能有些考慮不周了?!?p>  “什么?!”

  樗里疾還以為是自己的耳朵出毛病了。

  大軍剛剛出征,嬴蕩這個一國之君便說這場戰(zhàn)事有失妥當,這是在唱衰秦軍,還是確有其事?

  “這……大王,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考慮不周?”

  秦王蕩笑著道:“疾叔,你應(yīng)該知道,義渠人與韓、魏二國一直都有所聯(lián)系的吧?”

  聞言,樗里疾微微頷首道:“不錯。這些年義渠人沒少向中原販賣戰(zhàn)馬,其中借道我秦國,被繳獲不少,而中原的一些商旅,尤其是韓魏之商賈更是多次前往義渠,販賣鹽、鐵、銅、布匹等物品,也進購了不少的義渠人的馬匹。這些倒是其次的,最關(guān)鍵的還是,每次當我秦軍東出的時候,義渠人總是在背后捅上一刀,屢屢出兵侵擾我秦國疆界,讓我秦國不勝其擾?!?p>  “是啊?!鼻赝跏幧钣型械氐溃骸肮讶艘老∮浀?,八年前魏相公孫衍發(fā)動魏、趙、韓、燕、楚五國合縱攻秦,公孫衍還說服義渠攻秦側(cè)背。楚、燕暫時受秦威脅不大,態(tài)度消極,心存觀望,故而那一次的合縱攻秦之戰(zhàn)宣告失??!但我秦軍對義渠人,也有李帛之敗,寡人深以為恥?!?p>  “大王是在擔心此番我秦軍西征義渠,韓、魏可能出兵犯我疆界,迫使秦軍不得不東顧?”

  秦王蕩瞇著眼睛道:“韓魏會不會出兵還很難說。而且,就算他們出兵了,寡人也無懼,大不了把函谷關(guān)以東的城池土地扔出去,然后閉關(guān)自守。照寡人的推測,韓魏二國最多是插手其間,給義渠人一些軍事上的援助而已,不過事情還是有些麻煩的?!?p>  “大王打算怎么做?”

  “疾叔,寡人想派你出使一趟新鄭,穩(wěn)住韓王,使其不敢輕舉妄動。至于魏國方面,呵呵?!?p>  秦王蕩淡淡的笑了笑,說道:“寡人的母后是魏國的宗室女,寡人的王后更是魏王的女兒。說起來,寡人還是魏王的女婿,這岳父與女婿按照常理應(yīng)該見一面,然后敘敘舊不是?寡人欲在臨晉與魏王嗣會盟,連橫魏秦!”

  “當今天下,有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大戰(zhàn)國。秦齊楚三強鼎立,趙國、燕國閉門造車,唯有韓、魏,坐困中原,一直都在左右逢源,而互為盟友,親密無間。有魏國這么一個堅定的盟友幫著寡人逐鹿中原,寡人就能完成我大秦歷代先君的夢想。屆時寡人將駕車馬,通三川,成就挾天子以令諸侯,稱霸天下的偉業(yè)了!”

  “大王圣明!”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