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重來第四十八章新的靈氣
玉京沒有老師指導,寄生在曾凡的三魂七魄,沒有讓他變成曾凡,反而是曾凡整個人都仿佛是他的一部分。
不同于他和李天樺之間輪回轉世的關系,曾凡更像是他的一個分身,說的殘酷一點,曾凡只是他的寄生體,這個世界上已經(jīng)沒有曾凡此人。
我究竟是誰?玉京迷茫了,他知道自己擁有與眾不同的能力,然而上一世的李天樺能夠吸收任何能量,按照科技文明的語言來表達就是——兼容宇宙萬物。
如果他真的是李天樺,那么他為什么失去了李天樺的能力?
再看一眼曾凡,一個大膽到令他窒息的想法油然而生,難道?難道他不過是李天樺的一個分身?甚至僅僅是一個被他靈魂寄生的傀儡...
……………………
浮空山旁四人身體的變化也沒有受到什么影響。
花茵荏的腦海里元神越發(fā)強大,她的內(nèi)心卻越發(fā)恐慌,這不是她的功法修煉途徑,扶搖功修煉的元神注重自身內(nèi)丹的凝結,而十二個字功法卻把她吸取凝聚的玄靈力引導向腦海中。
她卻無力阻止,無法掌控。
修煉的本質就是提升生命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蛻變身體細胞強度,使之適應更加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修煉的高度決定了能否承受更大強度的能量變化。
文明程度的等級決定了修煉的難易程度。簡單來說,文明程度越高,修煉的功法越先進,修煉的過程也越迅速,修煉的效果也更明顯。
但是,這些都是在修煉者本人能夠理解并且掌握的前提下進行的,要不然何必區(qū)分每個人的資質。
鑄魂屏帶給她的感覺就像能量轉化的工具,唯一不確定因素就是不能隨心所欲的掌握分寸。
既然不能反抗,還不如好好感受一下十二字的意境,或許這也是一個超脫世俗的機會……
時間如過眼云煙一般流逝,玉京的思緒在李天樺和曾凡之間兜兜轉轉。
扶搖門接到曾凡突破瓶頸的消息已經(jīng)一年有余,離、恨兩位長老也分別來槐江山勸說他回歸宗門。
玉京也一直關注著曾凡身體的變化,畢竟自己的寄生魂是否能夠健康的成長起來還是未知數(shù)。
又過了一年,曾凡的修煉在玉京反復試驗中穩(wěn)定下來。期間,玉京也終于可以同時操縱兩個靈魂。
在他的精神海中一個小小的元神正盤膝而坐,它的背后是一個微不可察的芥子宇宙,里面是玉京從陰間帶來的魂魄。
陰森的氣息滋養(yǎng)著元神,扶搖功的靈氣運轉方式在一個個大周天的循環(huán)。
在自身成長的過程中,玉京的精神海也經(jīng)歷了反哺,開始緩緩的蛻變。
雖然相隔數(shù)百里,玉京依然清晰的感覺到曾凡本體的提升。
他相信,終有一天他會找到李天樺和他之間的聯(lián)系,那也是他找回自己記憶的辦法。
昆侖派連續(xù)三年的外門弟子選拔他都沒有參加,雜役大師兄的稱號也繼續(xù)延續(xù)下來。
玉京人品不錯,干活麻利又與世無爭的性子,除了沒有修煉天賦,也沒有什么大毛病。
打掃昆侖宮的任務一直是內(nèi)門弟子在負責。
不過在三年前,昆侖宮后堂的一面無字石屏風莫名消失不見,原本沒人在意的屏風卻引發(fā)一系列的異變。
首先是昆侖地脈中洶涌而來的奇怪能量。
沒落的昆侖派沒有自己的靈脈,維持弟子修煉的能量全部來自于昆侖仙路的地脈。
至于昆侖仙路,那是傳說中的地方,只存在于昆侖典籍。
根據(jù)記載,最強盛時期的昆侖山曾經(jīng)是上古時代天帝的地都,有瑤池、閬苑、增城、縣圃等仙境,繁花似錦。
昆侖仙路就是登上昆侖仙境的道路,也有人說是對修行者的考驗,能夠沿著昆侖仙路登上昆侖山的修士,就能脫離凡俗之體,成仙得道。
昆侖地脈就是傳說中昆侖仙路的根基,不論仙路是不是真的存在,地脈產(chǎn)生的靈氣雖然不如靈脈,但是它也是關系到數(shù)千昆侖弟子修煉的命脈。
地脈中產(chǎn)生新能量,并且能量強度也適合修煉,這原本是件好事,可惜吸收新能量修煉不但無法提升實力,反而會吞噬修士的靈力。
昆侖地脈無形中變成了修煉禁地,幾名不信邪的昆侖長老又與新能量斗爭了一年,結果實力全部下降,甚至有人還跌落一個小境界。
昆侖宮坐落在昆侖地脈的核心處,也成為新能量肆虐的重災區(qū)。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
玉京愜意的哼唱著幼時聽來的童謠,新能量也是靈氣十足,他不用研究也沒有分析,因為在李天樺的記憶中稱之為——玄氣,是更高等文明所擁有的更高級的修煉能量。
玄氣原本是煉虛高手轉化靈氣之后孕養(yǎng)元神的產(chǎn)物,而天然形成的玄氣極其罕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對于還沒有元神化虛的修煉者而言,吸收玄氣用來煉神就是慢性自殺,沒有穩(wěn)固的元神,被玄氣虛化最終的結果就是元神破滅,身死道消。
玉京的魂體雖然也無法吸收轉化玄氣用于修煉,不過他有辦法儲存玄氣,芥子宇宙就是一個萬能的能量收集器。
他的歌聲吸引到幾名內(nèi)門弟子怨毒的目光,即使遠遠的躲在百丈之外,無孔不入的玄氣能量還是縈繞在他們身旁。
他們內(nèi)心深處居然有些羨慕這個無法修煉的廢柴,雜役大師兄腦子有坑,看著他慢條斯理的打掃著昆侖宮,真特么想沖過去揍丫的一頓。
玉京走向后殿外面的碑林,數(shù)百塊滄桑感十足的石碑印入眼簾。
再過幾個月不打掃,估計更加滄桑!他內(nèi)心腹誹一下。眼神卻被一塊石碑上的文字牢牢吸引住……
昆侖虛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萬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上有木禾,其修五尋,珠樹、玉樹、旋樹、不死樹在其西,沙棠、瑯環(huán)在其東,絳樹在其南,碧樹、瑤樹在其北。有四百四十門,門間四里,里間九純,純丈五尺。蕩有九井玉橫,維其西北之隅,北門開以不周之風。傾宮、旋室、縣圃、涼風、樊桐,在昆侖閶闔之中,是其疏圃。疏圃之池,浸之黃水,黃水三周復其原,是謂丹水,飲之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