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問題解決
王妙真翻來覆去都沒找到那位繡娘的名字,只用林氏代替。
她微微發(fā)愣,不明白葉七把這事告訴她有何用。
“林桑露,巴蜀地區(qū)人,寧德三年入京,寧德九年逝世……你要找的應該是這個人。”
韓慕城走過來,將一本書放在她面前,看見她的動作聲音沉下去:“書房有椅子你為何不坐?嫌棄本王王府骯臟?”
王妙真連忙站起來,因為蹲了太久,導致腦袋有些缺氧,一下子站起來,她晃了晃才穩(wěn)住身體,訕訕解釋道:“不是,王爺沒有坐我豈能……”
“我說過,在王府不用拘束。”韓慕城蹙眉,語氣不耐。
他不希望王妙真把他看做洪水猛獸,之前在客棧相處的就很好,韓慕城跟他們同桌進食,也不見王妙真表現(xiàn)的拘謹。
甚至韓慕城看見王妙真姐弟兩毫無顧忌地吃著食物,自己也食欲大增。
回到王府后,韓慕城是一個人吃飯,卻始終沒有饑餓感,他有些懷念在路途中姐弟兩人與他同桌而食的片刻。
王妙真點點頭。韓慕城繼續(xù)剛才的話題。
“你找的人叫林桑露,這書中記載了她生平記事,你可以看看?!?p> 王妙真翻開,韓慕城見她沉入進去也不打擾,徑自拿了一本書細細看起來。
這本書里記載的都是林氏生前的事,從林氏與太后交好后的事都沒有記載,也不知是不是被人故意抹去。
王妙真嘆了口氣,百思不得其解。
韓慕城道:“你認識她?”
“誰?林氏?”她搖頭,“不,我只是想看看她是怎么死的?!?p> “林氏沒死?!?p> “什么?”王妙真轉(zhuǎn)頭驚愕地看向他,林桑露沒死?!
韓慕城默然片刻道:“當年林氏一族被山匪殺光,林氏也遭遇了一些事情,面目全非,不過沒死,被太后救了下來,如今在宮中,太后身邊那個年紀最大的宮女就是林氏?!?p> 王妙真一臉訝然。
原來太后招繡娘,不是為了紀念林氏,而是希望林氏安心,恐怕也希望林氏看見這些繡品能從過去走出來。
皇帝知道她憐惜林氏過去,便做主搜尋繡娘,希望兩位老人都能晚年安好。
王妙真輕舒一口氣,原來是這樣。
她腦海里已經(jīng)有大致方向,困擾幾天的問題迎刃而解,頓時輕松起來。
輕快道:“多謝王爺告知,若是沒有王爺,恐怕我現(xiàn)在還在苦惱繡什么好?!?p> 韓慕城看著她,嘴角勾起細小的弧度,笑容稍縱即逝:“想好了?”
她點了點頭,眸底疑惑不再,眼神變得清亮:“是,還要多虧王爺指點。”
離開書房,王妙真打算立即回屋,半路看見管家在呦喝下人,臉上布滿焦急之色。
王妙真本想繞過去免得打擾,誰知管家看見她,眼前一亮,像是抓住救命稻草般喊住她:“王姑娘,有件事想請你幫忙。”
王妙真停下腳步,管家說:“昨日王爺從外面回來,半路遇上一隊歹徒,跟他們發(fā)生了爭斗,王爺?shù)呐圩颖淮虊牧?,府里繡娘正好回家……王姑娘,您能不能幫王爺補補衣服?”
歹徒?王妙真詫異,韓慕城在京城還能遇到歹徒?
管家說:“咱們王爺專門幫皇上查案子,有些時候犯人背景深厚,難免遇到些難纏的……”
他沒說下去,王妙真卻懂了,自古以來司法人員總是會被一些作惡的人曲解憎恨,遇到危險也很常見。
王妙真說:“當然可以,只不過我怕繡不好?!?p> 管家見她答應,頓時松了口氣,喜笑顏開:“不打緊,王爺不那么看重,王姑娘只要繡的別人看不出來就行。”
管家把袍子遞給她,是一件黑色的衣服,衣擺破了兩個指甲蓋大小的洞,料子摸著柔滑,應當不便宜。
王妙真抱著衣服回了院子,見王子琦站在門口等候,故意放緩腳步走過去,打算從背后嚇他。
誰知她剛走過去,王子琦便猛地轉(zhuǎn)過頭沖她做鬼臉:“姐姐!”
王妙真捂著砰砰跳的胸口,翻了個白眼:“你小子,學壞了!敢嚇唬你姐!”
小豆丁摸了摸腦袋嘿嘿嘿,笑得見牙不見眼。
王妙真沒好氣道:“在這兒干嘛?”
“等你,咱們好久沒在一起吃飯了,今天葉七哥哥還買了糕點,姐姐,我們一起吃吧?!?p> 王妙真好奇道:“你什么時候跟葉七這么熟了?”又是買糕點又是哥哥,小豆丁別是被收買了吧。
王子琦不好意思地搓搓手:“我、我讓他當我?guī)煾浮?p> 王妙真一愣,師父?子琦跟著葉七學什么?這幾日苦思冥想,她還沒給子琦找好學堂,難怪小豆丁覺得寂寞,要拜葉七為師。
王妙真愧疚地說:“子琦,我已經(jīng)在幫你找學堂了,很快就能找到,你別擔心。”
小豆丁搖搖頭,神色很認真:“姐姐,我不是要念書,我想跟著葉七哥哥學武。”
“葉七哥哥說我身體太弱了,讓我好好鍛煉,教了我好多打拳,我想認真學,將來保護姐姐。”
小豆丁滿臉堅毅,十幾歲的少年男孩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王妙真發(fā)現(xiàn),才來京城幾日,王子琦竟然已經(jīng)差不多跟她高了。
小樹苗在漸漸長大,變得枝繁葉茂,懂得去保護她,王妙真覺得眼睛有點酸澀,彎唇笑了笑。
“那你好好練,我等著你的好消息?!?p> 王子琦用力點頭。
姐弟兩這是來到王府第一次坐在一起吃飯,之前不是王妙真有事,就是王子琦睡過頭。
其樂融融吃到一半,突然有個婢女過來,說有東西要給王妙真。
是孫繡娘寫給她的信。
孫繡娘說她已經(jīng)知道王妙真在王家村發(fā)生的事,遺憾自己沒能幫上忙,還有沒能早些收她為徒,不過京城機會更大,以王妙真的手藝,一定能在京城開辟出自己的一條道路,還叮囑她要多多注意,日后有什么困難,可以去她原來的老東家,那里有些她的熟人,也許能幫到她。
孫繡娘在信封里面放了一條帕子,上面繡了個藍色鳥的圖案,估計是孫繡娘老東家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