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京口的晚風

第五十七回 揚威會稽(上) 【沈典勸服胡幡來,劉禹首造攻城械】

京口的晚風 孫長安 3962 2020-06-23 19:59:31

  第五十七回揚威會稽(上)【沈典勸服胡幡來,劉禹首造攻城械】

  詩曰:

  單刀獨騎冒塞雪,鐵甲映月橫刀斜。

  絕域西風陽關在,猶記衛(wèi)青河套捷。

  話說沈典帶著重禮去那天目山北側招降胡幡,一路上并未發(fā)現(xiàn)任何“長生人”賊匪,沈典心里暗暗喜悅,只覺是己方北府軍威名赫赫,那些賊寇都懼怕而四散奔逃了。

  而此時的劉禹雖然戰(zhàn)勝了吳興郡賊匪,又有檀道濟等人的增援,一時間手里有了萬余人。但劉禹卻是憂心忡忡,因為從收編的賊眾口里得知了守衛(wèi)吳興郡的頭目丘尪卻是化妝跟著潰眾一起逃向那錢塘去了。

  思慮之下,劉禹招來眾將官商議道

  “擒賊先擒王,賊匪冒充我北府軍兵士一事怕是有賊酋在后。既然散兵游勇如此猖獗,看來賊酋尚未落網(wǎng)。如今我聽得孫賊所任之吳興太守丘尪已然是逃入錢塘,怕是要卷土重來。眾位將軍,看此事如何是好?”

  檀韶說道

  “既然賊酋登高一呼,而從者甚眾。無非是朝廷在此地已然是失去民心。不如出具告示,安撫百姓。讓其裹挾之人返家,不再追究其責。適宜廢除一些苛政,百姓定會安于農事,而不失身從匪!”

  “話雖如此,怕是你我身份低微,驃騎大將軍如今已然是錄尚書事,不會以我等諫言而遵從?!?p>  劉禹說完,眾將官陷入一片沉默。正愁慮間,耳聽得營外有人拜見劉禹,招來一看,竟然是故舊劉牧之。劉禹與檀道濟都是大喜過望,拉著劉牧之的手是噓寒問暖,好不親熱。

  良久,劉禹才緩過勁來。這是軍事會議,卻因故舊到了,而怠慢了眾將官。便歉意十足地說道

  “諸位手足原諒,這是我自幼的玩伴,后又在洛陽共同對付燕軍慕容氏。分開已七八年有余,一時間忘了身份,還望各位海涵?!?p>  眾將官也都無所謂,見劉禹如此說。也都是提醒劉禹不要忘了如何安撫百姓,一個個都各自散去回營了。

  且說眾人散去后,劉禹拉著劉牧之問長問短。劉牧之嘆息著說出了原因。原來自林場一別之后,劉禹便一直坐鎮(zhèn)彭城。安撫百姓、勸課農桑。一時間彭城竟然也頗有魚米之鄉(xiāng)的氣象。只是朝廷內斗之后,黃河南岸的疆土盡數(shù)被胡人侵蝕,只有彭城周圍勉強可以支撐。如今三吳動亂,朝廷想要調派一批有能力的太守前來恢復,劉牧之因政績,被列入挑選之列。這才接到朝廷詔旨之后,日夜趕路,才來到三吳地區(qū)。正是擔任吳興郡太守一職。

  檀道濟聽罷,打趣說道

  “大哥收復吳興郡不過十余日,先生便來到。怕是先生會風火輪,這千里之路不在話下?!?p>  眾人聽完,皆是一笑。劉牧之說道

  “怕是朝廷早就知道吳興郡可以光復,畢竟北府軍若是不能搞定幾個賊匪。放眼整個晉室,又有誰可以呢?”

  言罷,眾人又是一陣大笑。檀韶見狀,說道

  “既然都是緣分,不如大醉一番如何?”

  檀道濟附和稱是,劉禹也不推辭。當即命廚下準備些酒肉,招待劉牧之。又將幾人都互相介紹了。寒暄不多時,酒肉備好。幾人坐下來吃喝了起來,幾杯酒下肚,便說起了過往,檀韶聽完檀道濟說的,突然心存疑惑,問道

  “道濟兄弟說你是太和元年生的?”

  “當然!”

  “我也是太和元年生的。”

  劉禹聽罷哈哈大笑道

  “緣分于此!真是巧??!”

  劉牧之亦是附和道

  “此言甚是,不如你們做個結拜兄弟如何?”

  檀道濟聽罷,覺得此事可行。端了一碗酒便要拜天地,卻被檀韶攔住,檀韶說道

  “我有一弟,與我乃一母同胞。因父母早亡,我便帶著兄弟單過,后因實在活不下去,一戶農人與我?guī)讐K胡餅,帶走我弟弟。由此失散,后來我去找過,那戶農人也是家破人亡,因戰(zhàn)亂而失散了。村子里的人只說我弟弟吃了好幾年的百家飯,被一四處化緣的和尚帶走。從此杳無音信!”

  言罷,眾人都沉默下來。劉禹卻是突然想起檀道濟言說自己的身世與檀韶今日此言甚為相似。再看檀道濟,臉上早就沒了飲酒的隨意,取而代之的事目瞪口呆。再看檀韶,卻是滿眼愧疚,熱淚盈眶。

  良久,劉牧之才說道

  “莫不是道濟就是令孫的弟弟?”

  劉禹遲疑片刻點點頭,對著檀韶說道

  “檀令孫,道濟會不會真是你弟弟?”

  言罷,劉牧之轉身倒了一碗水,又伸手拔出劉禹腰間的匕首,拉起檀道濟的手劃了一道口子,擠出一滴血在水里,檀韶卻是主動伸出手到劉牧之面前,劉牧之照做,擠出一滴檀韶的血在水里,二人血液片刻間便融為一體。

  眾人驚訝之余,檀韶一把抱住檀道濟痛哭起來。檀道濟亦是大哭一場。劉禹和劉牧之則是在旁邊一陣唏噓,只覺是世事無常,有緣再見,卻是在自己的手下,也是老天爺垂憐。

  再說沈典走了三五日來到天目山南側,卻在山路上遇見好幾個北府軍的傳令兵。攔下一問,才知道傳令兵從天目山西側而來。沈典疑惑,說道

  “西側乃是新安郡,那里哪有兒北府軍???”

  傳令兵說道

  “如何沒有?何無忌將軍帶領的北府軍,不就是奉衛(wèi)將軍之命,向西奪取了宣城郡的宛陵,繼而南下掃除新安郡賊匪嗎?”

  聽到此處,沈典才知自己被衛(wèi)將軍謝琰給騙了??磥碇x琰是想借賊匪之手,在吳興郡消滅北府軍。

  想至此處,沈典便繼續(xù)問道

  “為何你們消息消失如此之久?”

  傳令兵說道

  “新安郡無朝廷主力,只有何無忌將軍一人支撐。這不前幾天才打通于潛,我們是第一批向吳郡送信的人?!?p>  沈典說道

  “如今吳興郡已然被奪下,少帥不日也即將抵達吳興郡,軍報可以不用送那么遠了?!?p>  傳令兵聽罷,一陣狂喜。沈典拿出水和胡餅給傳令兵吃得一飽,又換了匹快馬。放那傳令兵朝吳興郡報信去了。

  沈典也不敢耽擱,加快腳步趕到胡幡的駐地。一陣商議之后,胡幡思來想去,便決定跟隨沈典出山。將家族鄉(xiāng)里一切安排好了之后,便帶著幾十個家鄉(xiāng)青壯,跟隨沈典回到了吳興郡。

  劉禹見胡幡到來,打量之下氣度不凡。便內心喜悅,熱情接待胡幡。一路上胡幡又看見吳興郡正在有條不紊的恢復生產建設,只覺是劉禹的功勞,便說道

  “我一路走來,見吳興郡民生恢復,秩序正在重建。劉將軍果然是英雄豪杰,我胡幡從現(xiàn)在開始,便惟將軍馬首是瞻?!?p>  劉禹大喜,封了胡幡為都伯。升了沈典為校尉,令其加緊操練,準備進攻錢塘,眾人也都遵令而行,不敢懈怠分毫。

  不久,劉敬宣率領大軍趕到,問起何無忌蹤跡,劉禹一一都跟劉敬宣說了。劉敬宣有些氣憤地說道

  “我這就上書給父帥,讓高雅之領軍前去增援。”

  劉禹點頭說道

  “新安郡以北地區(qū),賊寇甚為猖獗。何無忌獨立支撐到現(xiàn)在怕也是強弩之末。務必要高雅之將軍火速增援。萬一新安郡賊寇反攻,則義興郡與宣城郡便是危在旦夕,我軍在東面的所有努力將化為灰燼!”

  劉敬宣點頭稱是,說道

  “我一會兒便寫信給父帥。只是你說賊酋丘尪現(xiàn)在逃脫在錢塘,消息可否準確?”

  劉禹眉頭緊皺說道

  “只是推測,若是此人怕死,便是早就沒有了蹤跡。兵貴神速,我軍已然停留半月有余了,需要馬上南下奪取錢塘。方可光復會稽!”

  劉敬宣說道

  “既然你手上有萬余人,我便可撥出一萬人馬交與高雅之讓其東渡太湖火速趕往宛陵。而你既然是先鋒官,那我也聽你安排便是?!?p>  劉禹點點頭。劉敬宣也不多言,反身回營寫信去了。

  翌日,劉禹升起大帳,招來眾將官商議,說道

  “我軍要即刻奪取錢塘,以求早日光復會稽?!?p>  “大哥只管速速吩咐下來,我等照辦便是!”

  檀道濟說道。劉禹起身來到一副地圖面前說道

  “會稽北面臨海,賊寇從海上而來。若是我等南下圍攻錢塘,怕是賊寇會渡海襲擊我軍后方,因此我決定水陸并進,一舉摧毀賊寇在三吳之地的中心。命沈典率先鋒兩千人沿陸路突襲錢塘周圍,負責肅清賊寇散勇?!?p>  “諾!”

  沈典答道。

  “命檀道濟率領本部軍馬南下繞過錢塘,奪取西陵。阻斷會稽與錢塘賊寇的聯(lián)系。”

  “諾!”

  檀道濟答道。

  “檀韶留下來與少帥一起趕制戰(zhàn)船和收集民船三百艘,務必五日之內要將一萬人馬從海鹽運抵句章。并一路向東奪下貿縣。阻斷孫賊潰逃之路?!?p>  劉敬宣則是點點頭,說道

  “放心交給我!”

  “我自率本部軍馬,南下奪取錢塘。牧之就留守吳興郡,等待援軍抵達,防止賊寇細作擾亂后方!”

  “諾!”

  劉牧之答道。

  分配完畢,各自都回營準備去了。

  待一切準備妥帖,沈典率領兩千人馬在拂曉時出發(fā),急行軍兩天一夜抵達錢塘北郊。見賊匪果真嚴陣以待,便悄悄率軍繞過錢塘,來到西側郊外駐扎,并派出散騎阻截新安郡通往錢塘的賊匪。又聯(lián)系于潛的何無忌部曲,聯(lián)合阻斷錢塘西面援軍。

  再說檀道濟按事先布置,曉行夜宿,只用五日便來到西陵城外。此地囤積著大量賊寇掠奪來的糧食和珍寶,防守又很松懈。檀道濟令部眾伏于附近山野之間,只能喝涼水和吃干糧。

  待眾將士吃飽喝足,等到午夜。檀道濟命部眾人銜枚、馬摘鈴,又準備了許多火把,直到凌晨時分,突襲西陵守軍。賊寇猝不及防,四散奔逃。檀道濟不費吹灰之力便奪下西陵。

  劉禹則帶著胡幡與本部軍馬南下,大張旗鼓地來到錢塘北郊。賊酋丘尪得知西陵丟失,便令山陰賊寇背上會稽山,奪回西陵。

  見劉禹來時洶洶,丘尪便收縮戰(zhàn)線,堅壁清野,困守不出。劉禹一時間難以攻取錢塘,便圍困下來。等待劉敬宣與檀韶渡海成功,分散賊匪兵力。

  誰知丘尪知曉自己左右皆被切斷,便通知在諸暨的另一賊酋陳實安,請求帶人北上增援。陳實安不敢怠慢,帶領數(shù)萬賊匪北上增援。

  沈典的散騎探知此事即刻報于劉禹。劉禹得知正在思慮間,卻得到檀道濟求援的信息,而劉敬宣卻也在這時告知自己遇見孫恩海上賊盜,一時間與其糾纏不得脫身。

  原來身在東海之濱的孫恩得知西陵丟失,便預計官軍定會奪取句章,便派出部眾渡海想要襲擾吳郡,誰知正遇見海鹽渡海的劉敬宣,便糾纏起來。

  劉禹見狀,親自來到前線觀察錢塘城,只見此城墻高河深,一時間還真不知道如何是好。正當時,胡幡卻是嘆息道

  “若是有與墻高同高危樓,我便帶領死士殺將上去,定與賊寇決一死戰(zhàn)!”

  言罷,劉禹突然眼睛放光,隨即策馬回去,翻出在彭城林場擔任督林官之時,老督林官給與的一張圖。劉禹拿了出來,即刻招來一些樹枝搭建起來,胡幡不解,看著劉禹在空地上搭建的東西,說道

  “將軍莫不是要搭建與城墻一樣高的危樓?”

  “正是,我想搭建兩層危樓,最上一層與那城墻一樣高,下面做成車板,可以推動到城墻之下,甲士則藏于二層樓板之上,待危樓靠近城墻,二樓甲士只需一塊踏板,便可越上城墻,與賊寇廝殺?!?p>  胡幡聽罷,思慮片刻說道

  “好是好,但就怕賊寇弓箭手。怕是我等還未到城樓之下,便已成為箭下之鬼了。”

  劉禹聽完,只覺甚是有理。一時間又陷入了沉思。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