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祖師代表著天地間道的至高境界。
而法相頂天立地,妖族真身則是媲美天地一般堅固,甚至不受光陰長河侵蝕的正陽山卡卡羅特,則是以力證道的巔峰。
而兩破止境,一次練氣士止境,一次武夫武神境,雙境合一,術(shù)術(shù)結(jié)合而成的史無前例的十六境,則算是術(shù)之巔峰。
這場仗,便是三教祖師合力,以道問境。
三個十五聯(lián)手對戰(zhàn)一位十六!
托月山大祖十四境便可以牽制當(dāng)時真身不自由的至圣先師。
因此三個十五境對決一個十六境,此戰(zhàn)依然有的打。
哪怕正陽山卡卡羅特是普天之下唯一一位十六境。
三教祖師以三教根本奧義在天空之中描繪。
佛祖以身后七寶妙樹困住了正陽山卡卡羅特的法相。
須彌納戒子。
七寶妙樹之下,任你是天地一般大小,依然要被拘禁于其中。
而至圣先師腦后那輪以《天問》篇所化的明道烈陽則是直指老猿神魂。
將已經(jīng)合道蠻荒的老猿元神拒押起來。
而道祖則是操縱那座名為誅仙的劍陣,一邊消減老猿的元神力量,一邊幫著佛祖鎮(zhèn)壓那頂天立地的老猿法相。
這誅仙劍陣,誅戮絕陷四把寶劍,本就是道祖仿造天下四把仙劍而鑄成。
只不過在鑄造之時既借鑒了仙劍的劍意,同時也變相的成為了四把仙劍的壓勝之物。
因此就連真無敵的道老二余斗都未曾見過自家?guī)煾傅倪@座劍陣。
道祖雖然眼中望著無邊的大道,但是對于劍氣長城劍修的提防卻從來未曾比別人少了半分。
被三教祖師以三教根本奧義,分而破之的蠻荒老猿正陽山卡卡羅特則是毫不在意。
渾身拳架立起,比之巨龍翻身更要聲勢浩大。
正陽山卡卡羅特那被佛祖的七寶妙樹所鎮(zhèn)壓的法相也是他的妖族真身朗聲笑道:
“任你世間神通多變化,唯我獨有一拳破萬法?!?p> 那具算是真正意義上法天象地的妖族真身揮動拳頭,砸向七寶妙樹。
第一拳,七寶妙樹之上棲息的龍族盡皆消逝。
第二拳,七寶妙樹之上飼養(yǎng)著的鳳凰盡皆涅槃,化作火焰。
第三拳,麒麟與那萬千種族的走獸化成血水。
第四拳下去,整個七寶妙樹的根基便開始搖搖欲墜,佛祖以大神通加持,掌中佛光普照,才勉強加固了七寶妙樹,讓之不至于就此根基崩壞,大道消散。
而被至圣先師所困住的老猿元神,也是以元神秘法放手施為。
一個只有掌心大小的精致老猿,雙手成搬山狀,以一己之山扛起《天問》篇所化的那一輪烈陽。
真身為搬山猿的正陽山卡卡羅特,搬山一道是他的本名神通。
而至圣先師以《天問》所化的烈陽,對于世間修道者所謂的元神來講,重若天地!
正陽山卡卡羅特此時竟是想以己身搬山硬扛天地之重。
元神狀態(tài)只有掌心大小的迷你老猿,唄那團烈陽的光芒所籠罩,體形上的差距,讓搬山老猿卡卡羅特的身影都看不清。
可是老猿硬是靠著自己的本命搬山神通與那十六境修為打磨而出的神魂硬生生的扛下了那輪巨日。
元神狀態(tài)下的老猿面臨這如同天地合力兩極一擊的重?fù)?dān)不僅應(yīng)付的游刃有余,甚至還有多余的力氣開口嘲諷至圣先師。
“天問問人間,問天問地問人心,以這般道理問天下人,人間哪有真自由,要我說天下文字三萬個,唯有那問心無愧四字最得做人之精髓,但是你儒家對于問心無愧這四個字的注解最是讓人所不齒,試問有小夫子的規(guī)矩又有你至圣先師老夫子的道理,如同一座座囚籠關(guān)鎖人心,問心無愧又哪有真自由?”
至圣先師眉頭緊皺,一邊竭盡心力的維持著《天問》所化的烈陽與老猿角力,不至于被老猿以搬山神通徹底搬到天外天,使得老猿元神脫困。
另一邊還要分心與老猿斗嘴。
“道理到?jīng)]錯,有些情況下還能算是好道理,但是,一頭老猿也配教我人間如何做人?”
此時還在齊瀆之上的老秀才,聽到至圣先師的話語,得意洋洋的伸出大拇哥。
“霸氣霸氣,老頭子就是霸氣,看到?jīng)]?我吵架的本事只是得了老頭子一成的真?zhèn)?,就已?jīng)吵遍五座天下無敵手,老頭子的真本事那不得高出天際了?”
好一個妖族安敢教我人間如何做人?
至圣先師言語之間的大氣,一如當(dāng)年河畔議事,替劍修們仗義執(zhí)言,承受了劍氣長城這個天上人間最大的因果。
儒家浩然正氣最為大氣。
道祖頭頂太極圖,操控誅仙劍陣攻殺卡卡羅特那具并非是妖族真身的真身。
卡卡羅特合道兩次,而且是破而后立走了兩種不同的道。
第一世雖然身為妖族,卻不以體魄成道,而是以本命搬山神通如道,類似于人族練氣士入的十五境。
第二世則是打磨自己的先天體魄、以武夫證道以力破敵。
兩世證道,術(shù)術(shù)相疊才得的十六境。
而此時道祖以誅仙劍陣廝殺的便是卡卡羅特第一世的真身。
搬山道術(shù),精妙絕倫。
道祖親手打造的誅仙劍陣,經(jīng)過道祖本人的推算,需要四位十五境練氣士,或是十四境劍修,抑或是武神境的武夫,余四門同時進入方可破陣。
嚴(yán)格意義上來說,道祖坐鎮(zhèn)誅仙劍陣,可以以敵四。
老猿自是不甘示弱。
以搬山神通將誅仙劍陣握在雙手之中,好似手握一柄巨錘;對著這方天地錘了又錘。
四把仙劍隨著老猿的動作飄搖不定,劍身震顫,發(fā)出刺耳的劍鳴。
而老猿第一世的真身也好不到哪里去,每一次老猿以劍陣錘開云海,他的身上都會瞬間多出數(shù)以萬計的細(xì)微傷口,便是誅仙劍陣散發(fā)而出的劍氣所造成的。
不過好在老猿體魄強勁,傷口轉(zhuǎn)瞬即逝,只不過老猿此時渾身上下卻是被染成了血紅。
雙方都在等,看看到底是誅仙劍陣和四把仙劍先行崩碎還是老猿的道身先行消散。
老猿以一人三種方式,與三教祖師斗了一個勢均力敵。
讓浩然天下眾人瞠目結(jié)舌。
搬山老祖殺力果然令人驚服。
尤其是與搬山老祖曾經(jīng)有幸交過手的齊靜春,如今回想起來,陸沉道法不過爾爾,看來當(dāng)年驪珠洞天那小鎮(zhèn)的必殺局,不是落在那位道家的三掌教陸沉,而是落在這位當(dāng)時還隱藏著真實身份的正陽山搬山老祖的身上了。
遠(yuǎn)處的老龍城藩王府上,宋長鏡從座位上起身。
“三教祖師就這點能耐?十六境的搬山老猿也莫過如此,如此看來,大不了本王出雙拳便是!”
就在宋長鏡打算御風(fēng)遠(yuǎn)游之時。
原本坐鎮(zhèn)天外天的禮圣,渾身鮮血從天外天墜落人間。
緊接著天外響起一道極為陰柔的男子聲音。
“天不生我陳政華,人間哪得長生路?”
宋琦玉
這一章,我們的最大反派之一,陳公子總算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