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中老杜”——周邦彥詞賞析系列
前言
在我十五、六歲開始自主的、系統(tǒng)的讀、背、抄古詩詞,而不是單純的由父親教授時,我不喜歡周邦彥的詞,覺得太平淡,沒有“味道”。并且有些詞牌名詰屈聱牙沒有美感,比如《六丑》《花犯》。
那時最愛的三首詞,第一首是唐代溫庭筠的《更漏子·玉爐香》:“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庇绕渥類邸耙蝗~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這三句。
第二首是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p> 第三首是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十幾歲的少女情懷,總覺得凄風苦雨的天氣才是好天氣,哀哀怨怨的詩詞才能入眼入心。真真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喜歡并愛上周邦彥的詞是三十歲后,那時的我在讀納蘭詞。偶然讀到周邦彥的《蘇幕遮·燎沉香》:“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弊x來唯覺余香滿口,整首詞端莊大氣,音韻婉轉有致,沒有一點市井氣。正如王國維在《清真先生遺事》中說,“讀其詞者,猶覺拗怒之中,自饒和婉,曼聲促節(jié),繁會相宣,清濁抑揚,轆轤交往,兩宋之間,一人而已。”
周邦彥(1057~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詞人。
周邦彥精通音律,曾創(chuàng)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詞派詞人所宗。作品在婉約詞人中長期被尊為“正宗”。被稱為“詞家之冠”或“詞中老杜”。
周邦彥在宋代以“樂府獨步,學士、貴人、市儈、伎女皆知其詞為可愛?!碑敃r歌女以能唱周詞而自增身價。張炎在南宋末年(距周邦彥去世一百多年)遇見名妓沈梅嬌、車秀卿猶能唱周詞,可見其社會影響。
所謂格律詞派起源于唐末、五代的花間派,盛行于宋代詞壇,是詞家的主要流派之一。格律詞派的創(chuàng)始人和代表是周邦彥。
南宋茍安,一些詞家逃避現(xiàn)實,學習周邦彥,專在詞的藝術技巧上下功夫,刻意求工,重視聲律,講究詞藻,形成了詞史上的格律詞派。
該詞派的藝術特色,以典雅工麗為基本的藝術特色,并且把詩人的筆法融入詞中。這種詩人的筆法,從根本上來說,以偏重于抒發(fā)自我感情為主要特點。
格律詞派的詞人大多精通音樂,認為此應有“中正平和”的音律和“典雅純正”的語辭,這樣才能不失“雅正之聲”。
在詞史上早有定論,周邦彥被視為北宋詞之集大成的作者。
陳庭焯《白雨齋詞話》卷一云:“詞至美成,乃有大宗,前收蘇、秦之終,后開姜、史之始,,自有詞人以來,不得不推為巨擘?!币幌蛲谱鹬茉~的周濟曾稱其為“集大成者也”。
周詞之所以被稱為“集大成”,大多是因為其寫作功力方面的成就而言。
且讓我們從周詞技巧功力之所長和周詞承前(北宋)啟后(南宋)的影響兩個方面,開啟賞析周邦彥詞的文化之旅。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0-04-14/5e95dbb9e9f14.jpeg)
云箋小字
我手寫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