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從家里坐汽車硬座到縣城要1個小時,然后從縣城到南寧市區(qū)要7.5小時,也是坐汽車硬座,到南寧汽車站時已經(jīng)四點多,又累又餓。
我們都是農(nóng)村孩子,忍耐性非常好,叔子雖在家是老幺,也不下地干活,但教養(yǎng)在那里,又是個男孩又比我大,他帥氣的臉上沒看出半點累,讓我看行李休息下,他去排隊買六點半去廣東中山的票。
這個英俊瀟灑的少年,挺拔的身材站在排隊人群中非常搶眼,引得旁邊排隊的女孩投了不少秋波給他,他卻專心排著隊。
我像個傻姑一樣在售票大廳看著人來人往,激動想著:我終于走入人群中,成為他們中的一員,我想象著我成了高爾基,走入“我的大學”——社會大學的“校門”,多好!我要去看“人間”,可以看到聽到很多別人動人的故事,這為以后寫作積累素材。我當時的的確確是這樣想的。
叔子買到票,走近時看我在發(fā)呆,以為我餓傻了。他說還有一個半小時才開車,帶我一起去粉店一人點了一碗老友粉。
老友粉是我們廣西南寧的特色米粉,粉可以按重量點餐,比如你可以點四兩或六兩,粉里放了瘦肉,酸辣筍絲,西紅柿等,滿滿的材料,就像老朋友對你的好那么多,吃得你酸爽快樂滿足,所以得名“老友粉”。
我們像兩個朋友一樣,吃完東西到候車室去等待上車。其實說真的,我和叔子關(guān)系也不像朋友,在候車室,大家會覺得這是才子佳人的一雙璧人,可在我心里已經(jīng)認定叔子這個稱呼,也認定這種親戚的身份,覺得他就是比我大四歲的小叔叔。
再有當時我十六歲,實在很小了。當然我也不是那種木納沒見識的女孩,因為小學升初中我是以鎮(zhèn)里最高分考入縣第一中學,初中開始我就有領(lǐng)取學校發(fā)放的每月15元的獎學金。連帶高中兩年,我也是從小鎮(zhèn)到縣城里混了五年的縣城里讀書出來的女孩。
當時一邊自我感覺良好,一邊因為家里的貧窮,我骨子里的自卑又是低到極限了。我是這樣矛盾的女孩。
而叔子,他除了家庭條件比我好,他不愛學習,讀了高中但連高考都不想?yún)⒓?,初中高中都是在?zhèn)上讀的,覺得他沒有上進心,加上“雞鬼”的傳說,壓根真的對他不感冒。
不是覺得他不好,只是對他沒有那樣的感覺。所以媽媽他們的擔心是沒必要的。
而叔子對我?我不知道。
在開往中山的汽車上,叔子對我倒是很照顧,夜里冷,他體貼的提醒我,把帶來的厚衣服翻出來蓋在身上。
他話不多,也不輕浮。這對一個長得帥,又在農(nóng)村長大的男孩來說還蠻難的??赡芗依锕艿脟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