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見是那幼小孩童在說話,心中微微驚訝:“以后你自會知道,快些進去吧。”
張二少爺愈發(fā)肯定老人的不凡。隨即跟上兄長的步伐。
學院路途中都有路牌,到也不怕迷了路。
不過學府十分大,三人走了半個時辰才到達黃級男院。只見幾排房屋陳列在前。
房屋外正有四位青年在燒烤。三人打量了一會兒,認為應(yīng)該是前幾屆的學員。也不怕生,淡然向燒烤處去。
那四個青年中有一個在擺弄火堆,兩個在加調(diào)味料和控制燒烤時的角度。只有一個靜坐等吃的。
那應(yīng)該是四人中的老大了吧。張氏兄弟對望一眼,皆是看出對方的意思。
至于張鼎,張鼎不會在意這種小細節(jié)的,照張二公子的話來說,張鼎就是有點鐵憨憨。
三人走到四青年前,張大公子正在行禮準備問好。那靜坐青年見此馬上打斷:“你應(yīng)該是新生吧,這兩個是你伴讀?”雖然話語疑問,但眼神卻是肯定。
對于伴讀是張子駿這種幾歲孩童,那些青年沒一個感到奇怪的。他們在學院待了四年了,對于這些靠關(guān)系或者什么進來的伴讀二十歲的都有。
張大公子應(yīng)聲是,就靜默等待了。
那青年這才站起來開始為三人介紹,應(yīng)該說只是為張大公子一人。
其余三位青年也沒在乎他們的意思,繼續(xù)完成那燒烤大業(yè)。
張氏兄弟都有點疑惑,這學府的人這么不講禮儀?
不過聽著那為首青年也就是李青的講解,倒也明白了。
皇都學府講究的是達者為先,只要是學員,就必須遵守低級學員保持對高級學員的尊敬。
高級學員也不必與低級學員平輩相交。
所謂低級學員便是剛?cè)雽W的學員,只有在一年后的大考中過關(guān)才能成為二年制學員。
如果沒有過關(guān)的話,只能等下一年的大考。
大考過關(guān)的標準的文,武科都要達到一定的分數(shù)。不過這分數(shù)是可以積累的。譬如新入學的學員第一年文科達到了十分,卻沒有達到基礎(chǔ)的二十分。
這十分可以留到下一年一起,不過只要是學員在第一年得到的分,在第二年不能夠得到第二次分。
這四位青年都是二年制學員,沒錯,都是學員,沒有伴讀。
伴讀是不能跨區(qū)行走的。張二公子和張鼎倒也沒多少遺憾,能進來皇都學府旁聽學習已經(jīng)是很大的幸運了。
至于進入學府學習什么,是完全看學員自己的選擇。每一小項都有特定的分數(shù),只要完成了文,武科的分數(shù)就行。
據(jù)李青說,難度越高的項目分數(shù)越高,但一年時間很難學完,只有等下一年。所以大多數(shù)學員都是選擇那些分少但簡單的項目。
當然,在張二公子看來這些人只是混學歷的罷了。
所以那些花兩年時間去學習高難度的東西才是真正的厲害人物。
當然,也有那種確實想一年完成大考卻沒有的人。這種人分兩種,第一種就是懶惰,但能進入皇都學院,這種人自然是少數(shù)。一般都是沒有野心的皇子,皇女。
第二種就是才學真正不足的人,想盡一切辦法都很難一年渡過大考。李青四人就是這種。
李青說著這個的時候顯得十分自嘲。畢竟曾經(jīng)也是天才,到了皇都學府倒有一種常人的感覺。
其實李青不差的,放在其他學府,也會是排名在前的人物。
至于為什么李青四人為什么來為新學員介紹,也是因為這算是二年制學員的一個福利。
文科可以加一分。一分看似很多,其實很少,要從七月一直等到九月初一。
但這些對于他們來說仍是很重要的。
還有,衛(wèi)國的學者特色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其他學府是每年一個季度游歷衛(wèi)國,但皇都學府不同?;识紝W府其實算起來最高只有三年制學生。
因為皇都學府前三年時間沒有游歷時間,只有過了第三年制的大考才能去游歷一年。
當然,這一年是有武道高手保護的,除了主學兵法或自愿上戰(zhàn)場的人。
這類學生希望上戰(zhàn)場獲得軍功,學院方面不會阻止,還會大加鼓勵。
但戰(zhàn)場本就是刀劍無眼,生死有命,所以不會有學院高手保護。
說到這里,李青接過烤好的燒烤,問了張氏三人一句:“挺香的,你們來點不?”
三人正聽得入神,哪想吃什么東西,連忙拒絕。
可惜,李青沒了講下去的意思了,新生該知道的事情都差不多告訴他們了。
“好了,新學員需要知道的事情都告訴你們了。走,我?guī)銈內(nèi)ツ銈冏〉牡胤健!背酝暌粋€鳥腿的李青才慢悠悠的邊往房屋群里面走邊說道。
張氏三人立馬跟上。
走進三人才發(fā)現(xiàn),里面都是獨門獨戶,每個屋子還帶有一個小院。
李青帶三人到一個門上方刻有七八的屋子前才停下:“你們?nèi)吮阕≡谶@黃字號七十八房。在九月初一前可以出學院去逛逛天府城,以后至少三年是很難離開學院的。”
三人皆點頭應(yīng)是,只是張二公子心里略微有些后悔:這辣雞學府連假期都沒有?
不過張二公子很快就調(diào)整了過來,內(nèi)心不斷安慰自己:“既然來了這個世界,就要做到聞達天下,那白頭鎮(zhèn)好是好,可終究是太小了。”
李青從身上拿出三枚鑰匙交給三人,叮囑一句記得早日購買起居用品和各季衣物就離去了。
張鼎向前去開鎖。
張二公子先是看了看周圍房屋,才對他兄長問道:“兄長,這里只是新學員住的房屋就這么多?”
張大公子倒沒多大疑惑:“衛(wèi)國有二十四個郡,每個郡都有幾十人,魏郡這種大郡至少也有百人,更別說還有那些依附衛(wèi)國的小國了?!?p> 張二公子聽此才釋然,算起來都有幾千人,這些房屋倒也不多。
張氏兄弟進了正房才發(fā)現(xiàn)十分整潔,并且該有的東西都不少。
“大少爺,小少爺。有三間住房,還有一間茅房。廚房也有,不過沒有廚具?!惫淞嗽鹤右蝗Φ膹埗︸R上進主房向兩位少爺匯報。
張氏兄弟也沒覺得廚房沒廚具有什么問題,剛剛李青師兄是說過的,學院有六大食堂。每日都有足夠的食物。
不過食物雖然足夠,不過味道不是特別好。所以知道情況的貴族子弟都會帶一個會廚藝的伴讀。
張氏兄弟來之前自然不知道這些,不過他們運氣還行。張鼎是會廚藝的,并且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