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戰(zhàn)國新路

28

戰(zhàn)國新路 若學 3025 2020-08-24 22:44:06

  “盟魏?”其實這對于魏國來說,既不可算太大的利處,也不算太大的弊端。畢竟魏國與秦國幾十年來結盟的次數(shù)恐怕用手指都數(shù)不過來,但是為什么卻屢屢失敗了,這是為什么呢?那還不是因為秦國并不值得信賴。

  “是矣?!蔽喝揭渤姓J了自己的計劃,讓魏國與秦國結盟。對于秦國來說,其實利并不多,只是為了讓魏國多了一個保護的屏障。而秦國卻基本上無利可圖,秦國為何要這么做呢?

  如今的天下是秦齊并立之天下,如果秦國率先與魏國結盟,那么秦國在與齊國的斗爭中更加地有利。

  “冉將軍,多日未面之?!绷柙峦耧@然是對于多年沒有見到魏冉也是頗為想念的。

  “月婉小姐,多日未面?!闭f實話,魏冉以前與凌月婉之間的關系還是算很好的。

  而這次,秦國與魏國的結盟,就是魏冉提出來的。除了一部分是因為與凌月婉的私心之外,更多的是想要使詐。

  魏國與寒國一直都是秦國東出必定先滅的兩個國家,如今齊秦兩國的爭霸現(xiàn)實擺在眼前。

  秦國,只有率先滅亡了這兩個國家,那么它與齊國便可以正面交鋒。屆時,這個天下的歸屬也更有機會完成了。

  “與秦盟,魏利安在?”魏王是一個很犀利的人,曾經張子跟他說過,秦國不過是勢利之國。無利,秦國絕對不會跟任何一個國家結盟。

  “多秦之強大后盾,豈非利乎?”其實這一次秦國根本就不是打算與魏國,而是挑起與魏國的戰(zhàn)爭。魏冉非常清楚,秦魏必不可少。

  這一次秦國或許不一定要滅掉魏國,但是卻一定要將魏國大損,永遠也無法與秦國抗衡,只能夠向秦國稱臣,以保安定。

  “張儀,勢利之徒也。秦國,勢利之國也。吾與秦國實為義趣相投之流。世子若欲興魏,必當絕秦?!边@是當初張子赴魏的時候告訴他的一句話,直到如今他卻依然記得這句話,時刻不敢忘記。

  所以說,他非常明白一個道理,秦國是無利不圖的,如果一點利益都沒有,秦國是不會去做的。這一點,不可否認。

  “莊子曾言王劍,冉將軍以為如何?”凌月婉頓時一頓犀利的語言說道,直擊要害。

  “昔趙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擊于前,死傷者歲百余人,好之不厭。如是三年,國衰。諸侯謀之。太子惺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說王之意止劍士者,賜之千金。”左右曰:“莊子能?!?p>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莊子。莊子弗受,與使者俱,往見太子,曰:“太子何以教周,賜周千金?”太子曰:“聞夫子明圣,謹奉千金以市從者夫子弗受,俚尚何敢言?!鼻f子曰:“聞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絕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說大王而逆王意,下不當太子,則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說大王,下當太子,趙國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見,唯劍士也?!鼻f子曰:“諾。周善為劍。”太子曰:“然吾王所見劍士,皆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短后之衣,瞋目而語難,王乃說之。今夫子必儒服而見王,事必大逆?!鼻f子曰:“請治劍服。”治劍服三日,乃見太子。太子乃與見王,王脫白刃持之。

  莊子入殿門不趨,見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使太子先?”曰:“臣聞大王喜劍,故以劍見王?!蓖踉唬骸白又畡文芙??”曰:“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悅之,曰:“天下無敵矣?!?p>  莊子曰:“夫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后之以發(fā),先之以至。愿得試之?!蓖踉唬骸胺蜃有荩蜕岽?,令設戲請夫子?!蓖跄诵κ科呷?,死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劍于殿下,乃召莊子。王曰:“今日試使士敦劍?!鼻f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長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劍,唯王所用,請先言而后試?!?p>  王曰:“愿聞三劍。”曰:“有天子劍,有諸侯劍,有庶人劍?!蓖踉唬骸疤熳又畡稳纾俊痹唬骸疤熳又畡?,以燕溪石城為鋒。齊岱為愕,晉衛(wèi)為脊,周宋為譚,韓魏為夾,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渤海,帶以常山,制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之無旁。上決浮云,下絕地紀。此劍一用,匡諸侯,天下服矣。此天子之劍也?!蔽耐趺⑷蛔允?,曰:“諸侯之劍向如?”曰:“諸侯之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愕,以賢良士為脊,以忠圣士為譚,以豪桀士為夾。此劍直之亦無前,舉之以無上,案之亦無下,運之亦無旁。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xiāng)。此劍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內,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者矣。此諸侯之劍也。”王曰:“庶人之劍何如?”曰:“庶人之劍,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短后之衣,瞑目而語難。相擊于前,上斬頸領,下決肝肺。此庶人之劍,無異于斗雞,一旦命已絕矣,無所用于國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劍,臣竊為大王薄之。”

  王乃牽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環(huán)之。莊子曰:“大王安坐定氣,劍事已畢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宮三月,劍士皆服斃其處也?!?p>  魏冉作為秦國的上將軍,自然是聽說過這莊子說劍,莊子認為王者之劍當有王者之氣。

  凌月婉或許是想說秦國四處爭伐,弄得天怒人怨,天下之民根本就沒有一個不埋怨秦國的。

  如果再這樣下去,秦國的滅亡指日可待。而且用不了太久,也只是數(shù)年的功夫而已。

  “冉將軍,一統(tǒng)天下者何國也?”雖然凌月婉的歷史不好,但是對于秦朝這個一個大一統(tǒng)王朝,凌月婉自然是知道。但是她卻刻意假意讓魏冉去答這道題,其中暗含深意。

  “必秦矣?!弊鳛榍貒纳蠈④?,魏冉的眼光自然比其他人要遠得多了。

  雖然目前看起來,天下的形勢是秦國和齊國兩國并立于世。如果齊宣王尚在之際,這結果或許真不好說。

  但是如今齊國的新君可謂是昏聵無比的,朝廷大事都被孟嘗君田文所把控著,整日只知道做自己統(tǒng)一天下的美夢。實際上,他正在一步一步把齊國這個龐大的王國推入不測深淵。

  而秦國呢?雖然說如今依然是自己與姐姐羋王妃二人把持著朝政,但是魏冉卻非常明白一個道理,這個嬴稷不簡單。將來等到他真正掌權的時候可能會帶領秦國從來沒有到過的繁華,甚至秦國極有可能在他的手里成為整個天下最強大的國家,沒有之一。是真正凌駕于山東六國之上的超強王國,所有人都只能俯首稱臣。

  “非也。”雖然凌月婉早已經知道了歷史的走向,一定是秦國統(tǒng)一這天下。雖然歷史的走向的確是如此,但是凌月婉卻堅信她一定可以將這個魏國崛起起來。甚至于,在不久的將來可以打敗秦國,讓魏國統(tǒng)一天下也是有可能的。

  “何以非也?”如今秦國的實力早已經是諸侯之中數(shù)一數(shù)二的了,能夠與秦國抗衡的只剩下了齊國。但是齊國如今的國君,卻沒有先王齊宣王那般的英明的。所以說,如今的齊國說不定有一天會大大地衰弱,到了那個時候秦國便是整個最強的國家。

  雖然說那個正在崛起的趙國將來有可能成為秦國最大的敵人。但是,卻依然無法撼動屆時秦國的霸主之權。這一點,魏冉是很有先見之明的。

  “魏,今雖一弱小之邦。然來日,亦為天下之強國也?!绷柙峦穹浅W孕诺卣f出了這句話,她十分相信自己的能力?;蛘哒f,是相信張子的建議。

  張子是何許人也?可是師出鬼谷子的高徒,可是天下間有名的縱橫家,也是輔助秦惠文王使他成為一代明君之人,也是使秦國變得更加強大之人。

  記得以前靈蕓姐姐跟自己說過,張子有遠慮。靈蕓姐姐的眼光可是很高的,如果不是真正厲害的人,靈蕓姐姐是一定不會去推崇他的。

  連靈蕓姐姐都覺得張子是一個極其厲害的人物的話,那么張子就絕對是十分厲害。只要接下來魏國按照張子當日對自己說的那個布局走,那么魏國一定會成為僅次秦,齊,趙三國的第四大國。

  而且,如果發(fā)展好的話,魏國甚至于有機會超過前幾個國家,成為第一大國也不是不可能。

  “妄作癡言?!蔽喝讲挪幌嘈帕柙峦襁@番話呢,魏國曾經或許真的有那個本事一統(tǒng)天下。但是,全被梁惠王給覆滅了。如今的魏國,根本就不可能可以一統(tǒng)天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