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所謂的歐洲歷史
陳斌把這想法告知了李秀慧后,她喝了一口龍井,然后沉思了一會兒。
凱特琳娜聽得目瞪口呆,因為這還真的不容反駁。再強的伏地魔,也只是在5千人以下的村子里搞事,還不如當年的格林德沃,這貨曾經(jīng)差點掀翻五萬人以上的歐洲魔法界。即使格林德沃再強,他在東方也翻起什么浪花。
“斌仔,你說得對,亞洲不可能把伏地魔和食死徒放在眼內(nèi)?!崩钚慊劭嘈Φ溃骸笆俏覀兿热霝橹鞯卣J為他能掀翻歐洲的話,就一定能威脅全世界。超凡界并不看科技,而是看術(shù)法和修為。我們被麻瓜的思維束縛著了,認為歐美很先進,但這只是在麻瓜的現(xiàn)代科技那方面先進。單單是西方魔法界聯(lián)合起來也不一定能攻下東南亞?!?p> 陳斌啜了口茶,不解道:“但是,為何西方的魔法界會那么弱?獵巫戰(zhàn)爭真的有那么大的破壞嗎?”
“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而且部份也是殘缺的,我是結(jié)合了一些藏書才得到這推論,你要聽嗎?”
陳斌和凱特雙眼一亮,立即拿出果脯和瓜子,聽著活化石說出秘辛的猜想。
話說,歐洲魔法界普遍認為《魔法史》源自東歐。
根據(jù)拿瑪先祖的文獻,在公元前8—1世紀,巫師文明活躍于東歐愛琴海地區(qū),那里最高等的魔法社會名為奧林帕斯。
隨著羅馬共和國東擴和古希臘文明覆滅,奧林帕斯的巫師被邀進羅馬魔法界,成為他們的領(lǐng)袖之一。
李秀慧對于先祖收集下來的歷史充滿了質(zhì)疑,主要是這些史料更像是史詩而非嚴謹?shù)氖窌?,更沒有可考的遺跡和文獻研究,所以也只是當作故事看看而已。
凱特琳娜對這觀點表示不解,陳斌只好打斷李秀慧的故事,解釋了東方與西方對于歷史的爭議。
西方人對東方的歷史有極為嚴苛的要求,堅稱后世朝代的文獻算不得數(shù),直至找到了那時期的遺址和文物才閉嘴。
好了,套用相同標準看古希臘、古馬其頓或是羅馬共和國,西方也找不到遺跡和文獻,反而拿著傳說的口頭文學(xué)當證據(jù)。
所謂的《荷馬史詩》被說成公元前9世紀-前8世紀的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chuàng)作,什么特洛伊戰(zhàn)爭、古希臘文明、風(fēng)貌和歷史,通通源自這口頭故事。
這下子,連保存了三千年的羊皮紙也不用偽造了,更不用擔心學(xué)者看不懂斷代的古希臘文字了!
更扯的是,西方百科類書籍里還寫著:阿基米德因為充分了解杠桿原理,曾夸口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移動地球。(Give me a place to stand on, and I will move the Earth.)”
從上文下理來看, Earth必需不是扁平狀才能讓支點撬動,否則用支點來撬動腳下的土地(Earth)不是更不合邏輯嗎?用支點撬動土地,最后不是土地動了,而是他自己動了!
(請幻想撐竿跳之時加上一個支點。)
要跳出這思維,阿基米德就要先證明土地(Earth)是三維的物體。
然后,他還要有理據(jù)理支持這球體能把物體吸附在地表上,其他星球也要有互相牽引的力量,否則怎架設(shè)支點?
幻想一下,如果他沒發(fā)現(xiàn)地心吸力和萬誘引力,他要撬動的地球就是處于無重狀,就像水里的氣泡。在這認知里,要多腦殘才能想到用杠桿撬氣泡???
17世紀才有人闡述了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但公元前2世紀的人為了解釋更簡單的杠桿原理竟然先去解開地圓說和萬有引力的迷題!
腦子有坑吧?
天??!古希臘那么先進,然后歐洲在之后的千多年里在智力和文明上大開倒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