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子肯定是通過別人知道了考題是什么。
上網(wǎng)查一下答案,記住幾個名字而已。
真以為這樣就行了?
那位吳總不屑地撇撇嘴道:“把這十位古代名廚的平生事跡說一下?!?p> 記住名字很簡單。
要想記住那些古代名廚的事跡,那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食神大賽第一個參賽者開始到現(xiàn)在,也只不過是一個小時的時間。
就算是記憶力再好的,能背過三四位古代名廚的平生事跡那就很厲害了。
吳曼一開口就是讓李重把十個人的都說出來。
這明擺著就是刁難人的。
其他評委也根本不在意吳曼的舉動。
之前那么多名校畢業(yè)、有星級酒店出事經(jīng)驗的大廚等著他們挑選呢,誰會在意一個學歷是試學三個月,履歷中一丁點廚師經(jīng)驗都沒有的新人。
更可氣的是,站在門口的直播記者也跟著起哄。
“電視機前的各位觀眾。
看樣子,我們眼前這位第100號參賽者。
這一次不僅僅是要把‘候選人’三個字去掉。
連帶著‘食神’兩個字也要一起去掉。
最后,什么都不是了。”
這話一出,不知道有多少人哄堂大笑。
那些評委倒是鄭重得很,強忍住沒笑,但也紛紛看向李重。
都想看看李重此刻的表情。
但是根本沒有想象當中的那種呆滯。
李重很平靜。
甚至目光中都帶著一種反過來嘲笑這些評委的意思。
吳曼愣了一下。
其他評委也很驚訝,懷疑這家伙的大腦反應不夠迅速。
都這么刁難他了,他都看不出來的嗎?
就在眾人胡思亂想的時候,李重突然開口了。
“伊尹,姒姓,伊氏,名摯,生于莘國。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為氏。夏末商初思想家,商朝功勛、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之一、中華廚祖……”
李重張口就來,根本沒有絲毫卡頓。
對于中華廚祖的生平事跡如數(shù)家珍。
第一個說完,換口氣的功夫。
就能看到那個吳曼已經(jīng)驚訝地合不攏嘴了。
隨后……
“易牙,春秋時代名廚,齊桓公寵幸近臣,用為雍人,第一個運用調(diào)和之事操作烹飪的庖廚,擅長于調(diào)味……”
許總等人紛紛抬頭。
誰也不去篩選那些報名表了。
都是瞪大了眼睛看李重的表演。
“太和公……”
“梵正……”
“劉娘子……”
“膳祖……”
……
整個考核間鴉雀無聲。
整個比賽現(xiàn)場所在的廣場同樣雅雀無聲。
好像天地間就只剩下了李重一個人的聲音。
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
李重的聲音忽然停頓了。
緊接著就是輕咳一聲:“大致的生平我說完了。
你們要是想知道更具體的。
我還可以繼續(xù)。”
這句話一出口,換來的是對面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
嘭的一聲。
直播記者手中的麥克風掉在地上,發(fā)出刺耳的聲響。
這也算是直播事故了,可負責總控的人竟然因為呆滯,忘記了切換電視畫面。
最后還是那些評委齊刷刷扭頭,集體看向了最中間的韓光。
“韓教授,他回答的對不對?”
眾人不是專業(yè)的,手里都沒有現(xiàn)成答案。
只聽李重說了那么多,到底是對是錯,那只有韓教授這位專業(yè)人士才能判斷。
而此時的韓教授,臉上表情都扭曲了。
他再怎么專業(yè),也不可能將那么多信息背誦的出來。
只能憑感覺,艱難點點頭。
“對……吧,不對。
不是,我不是說不對。
我是說,你怎么會背出來這么多的?”
韓光已經(jīng)語無倫次。
李重笑了笑。
“我不是背的。
這些事情,我本來就知道。
那些人,我都熟?!?p> 這話一出,全場崩潰。
你以為你是誰啊,敢說自己和古代名廚……很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