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侗大呼過癮,篤定秦瓊肯定也看豆盧寧不爽。
“挫鳥,今日看你往哪逃!”
楊侗大喝,金色的明光鎧,氣勢磅礴,戰(zhàn)馬疾馳之下,給人無盡壓迫感,冒著寒光的天子劍,好似泰山壓頂,頃刻間會力劈下來。豆盧寧驟然驚醒,亡魂直冒。
“秦將軍救我!”
豆盧寧驚恐大吼,回應他的,卻是一句無情的話。
“本將軍分身乏力?!鼻丨偟?。
砰!
一聲悶響傳來,眾人望去,發(fā)現(xiàn)是楊侗一劍拍在豆盧寧身上,后者立刻掉落下馬。
楊侗沒有直接取豆盧寧性命。
他是個信守承諾的人,說要將豆盧寧千刀萬剮,烹其肉與野狗分食之,就一定會做到。
又一馬蹄踩在豆盧寧身上,將其踏得大吐鮮血,楊侗才對虎賁(bēn)朗將劉長恭吩咐:“劉長恭,將這挫鳥綁了,一會兒隨朕殺回城。朕說過會將這混賬玩意千刀萬剮,就一定會做到!”
“遵命!”
劉長恭一抖套馬繩,將豆盧寧拖了起來。
“放箭!”
遠處,李密見到這一幕,臉立刻黑了,準備讓人放箭。
徐世績吃驚阻攔:“魏公,不可,萬萬不可,兩軍正膠著,此時放箭,恐會傷到自己人?!?p> 李密氣的吐血,怒罵著:“那小王八蛋分明是在打本王的臉,本王在河南道摸爬滾打十多年,兩軍陣前,斬過的豪雄不計其數(shù),何時受過這種氣?真真氣煞我也!”
徐世績安撫道:“魏公,稍安勿躁。”
“稍安勿躁個屁?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小王八蛋,都敢騎到本王腦袋上拉屎撒尿了,本王若不親手砍了他,天下人會怎么看本王?本王今后有何臉面爭天下?”
“把本王的劍拿來!”李密氣道。
徐世績無奈,只得招來單雄信,一遍遍叮囑:“雄信,那小皇帝陰險狡詐,敢冒險出城,恐是有后手,你待會務必保護好魏公,萬萬不可出差池?!?p> 單雄信哈哈大笑:“哈哈,一個小崽子,便是有陰招,又有何懼怕的?徐公且等消息便是,去也!”
卻說另一邊。
楊侗出城迎戰(zhàn),是為了鼓舞士氣,再看看有沒有機會砍死李密,也好狠狠刷一波威望,哪有什么后手?可惜李密像只縮頭烏龜一樣,一直躲在中軍里,頭都不露,只讓秦瓊出戰(zhàn),楊侗惜才,狠不下心對秦瓊下重手。
“秦瓊,莫非你還要執(zhí)迷不悟?”楊侗砍死一名反賊,又回身接了秦瓊一擊?!叭裟憧厦酝局担袢漳阋韵路干现?,朕可既往不咎!”
秦瓊道:“叔寶恕難從命?!?p> “哼,執(zhí)迷不悟,今日朕且將你打醒!”
楊侗森然,已經(jīng)殺出火氣,跨坐在戰(zhàn)馬上,三道皇道龍氣護體,每每有利器擊來,都會被彈開,難傷他分毫。而楊侗本身的武力,也因皇道龍氣得到大幅提升,此時哪怕是在亂軍中,亦神擋殺神。
秦瓊心驚。
他竭力擋下兩擊,低頭一看,虎口竟出現(xiàn)裂痕,有絲絲鮮血溢出。
“怎會如此?越王臂力為何如此驚人?”
秦瓊自語,又接下幾擊,整個手臂都開始發(fā)麻了。
不禁大驚。
幾名反賊沖至,欲幫秦瓊分擔壓力,但下一刻,楊侗自中間橫沖而過,幾人發(fā)出慘叫,皆身首分離。
“秦瓊,你還不肯迷途知返?”楊侗逼問。
這一次,秦瓊回答了。
“越王為何執(zhí)意招降叔寶?叔寶何德何能?”秦瓊反問。
有戲。
楊侗心里一動,攻擊放緩,言道:“朕乃惜才,知曉你秦瓊是一名良將,來護兒亦多次向朕舉薦你?!?p> 你不是愧對來護兒嗎?那朕便以來護兒為突破口。
果然。
再次聽到來護兒的名字,秦瓊臉上出現(xiàn)愧色。
許久。
“若要叔寶回歸朝廷,也并非不可,只是叔寶心中有一事不明,還請越王解惑?!鼻丨偛唏R后退,不再與楊侗為敵。
“說!”楊侗亦住手。
“大業(yè)十二年,末將隨張須陀大將軍征討瓦崗,不幸在大海寺兵敗,大將軍深陷重圍力竭戰(zhàn)死,末將只得率殘部退守虎牢關(guān),又堅守一年有余。這一年里,朝廷為何不派兵救援?越王你坐鎮(zhèn)東都,近在咫尺,為何坐視不管?眼看萬余將士慘死?”秦瓊問,神色異常嚴肅。
“這是你的心結(jié)?”楊侗問。
“正是?!?p> 楊侗吸了一口氣,卻是反問一句,聲音陡然拔高:“你以為朕不想救?”
秦瓊不解道:“此話怎講?若朝廷肯援助一二,哪怕不斷糧草,虎牢關(guān)固若金湯,怎會在短短一年時間內(nèi)被瓦崗所破?”
“裴仁基不也在瓦崗?這么長時間,你就沒問過裴仁基那混賬東西?”楊侗道。
見秦瓊搖頭,楊侗釋然。
許久。
“這事兒,你應該去問裴仁基,那混賬東西當初為虎牢關(guān)守將,卻看不住一個監(jiān)察御史蕭懷靜,最后被蕭懷靜打開關(guān)門,虎牢關(guān)因此被破。朝廷未派兵救援,也是因為蕭懷靜奏言虎牢關(guān)固若金湯,糧草充足,堅守不成問題。最后事情敗露,蕭懷靜雖被大行皇帝賜死,可虎牢關(guān)也已落入賊手?!?p> 秦瓊沉默,和心中的聽聞兩相應證,沒有找到疑點。
又問:
“那越王近在咫尺,為何不派兵斷瓦崗后路?”
楊侗沉默了一會,才道:“秦瓊,你可知最近兩年,王世充緣何能迅速崛起,成為東都權(quán)臣?”
見秦瓊再次搖頭,楊侗呵呵笑了一下。
“你當然不知,朕不妨告訴你,正是因為你們在大海寺兵敗,王世充才能迅速崛起。早前張須陀將軍未死時,東都周邊戰(zhàn)事由其總管,王世充一直找不到出頭之日。后來,你們兵敗,再無人能壓制王世充,王世充也借著收攏殘兵的機會,在衛(wèi)府里站穩(wěn)了跟腳,兩年時間,便發(fā)展到朕也無法控制的地步?!?p> “你問朕當時為何不斷李密后路,你以為朕不想?”
“你秦瓊可曾知曉,征討瓦崗之前,張須陀將軍將洛陽最后的兵力也調(diào)走了?你們兵敗時,洛陽城內(nèi)守軍僅千余人,自保都難,還有何能力斷李密后路?”
聽到這話,秦瓊?cè)缭饫讚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