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滄海這個不負責任的大哥,在將自家的先天八卦之道的修行之法,全都傳入九只巨鰲腦中之后。便叮囑他們在水眼世界之中,耐心修行。
一日不能化身道體,一日不得出此處世界。
這本來也是先天水靈,為上古巨鰲一系準備此處巢穴的本意。
先天水靈留下的后手,若是上古巨鰲可以遵循血脈的指引,來到此處。那么這處水眼世界,足以供養(yǎng)上古巨鰲修行至化形。
如此一來,巨鰲碩大無比的真身,便不再會引來諸多麻煩。李滄?,F(xiàn)在不過是將九只巨鰲的發(fā)展,引入早已準備多年的正軌之中。
先天水靈的一片苦心,終究沒有空付!
離開大河之后,李滄海半途之中,再沒有絲毫耽擱,徑直往不庭島方向遁去。即便白鷺原萬寶城近在咫尺,他也沒有踏足一步。
上次武夷山之變后,商道的發(fā)展,已然超出了李滄海的預計。如今商道根基已定,不再如往日一般依賴萬寶城。
甚至因為那一次的氣運勃發(fā),導致如今李滄海不得不低調(diào)行事。本來李滄海為商道還準備了諸般后手,如今一概用不上不說。原本還想在洪荒之中搞些事情,現(xiàn)在也不得不推后一陣。
在巫妖大劫之中,風頭太過,可不是什么好事,老老實實閉關修道才是正經(jīng)。
對于李滄海時不時的消失一陣嗎,三霄與趙公明已然習慣。畢竟如今他們也不再如幼年一般,修為淺薄,不敢離不庭島一步。
自碧霄成仙之后,三霄與趙公明一行,便常常結伴在附近海域游歷。期間也曾歷經(jīng)兇險,依靠著先天八卦之神妙,多次死里逃生。
對此無論是李滄海,還是幾個弟子自身,都是不以為意。這里是洪荒,沒有誰能一直在師長的庇佑之下,可以成就大道。
他們幾個已然比一般修士,多了極大的機緣與助力。若是如此還無法適應洪荒之世,那也是天意,不如早早轉(zhuǎn)劫,以待來世!
不過隨著三十六道水府總管立下,不庭島之外億萬里海域,對三霄與趙公明而言,再沒有一點游歷意義。
雖然并不是每一處水府總管,都可以力壓不服,鎮(zhèn)守一方水域。但是三十六道水域,大半皆已誠服。
少數(shù)水域,諸位水府總管,也憑著李滄海賜予的諸般資源,站穩(wěn)腳跟,形成僵持拉鋸之勢。
待其他水府總管抽出空來,各自支援一二,便如雷霆掃穴一般,將三十六道水域一一平復。
這還是在李滄海這位大羅金仙,沒有出手的情況下。若是其親自壓陣,甚至不用百年,必定蕩平四方水域。
如今周邊生靈,已然皆稱此處為:不庭海。
當李滄海回到不庭島后,見到這般結果,亦是笑逐顏開,這又是一筆氣運入賬。
考慮到諸位水府總管立下大功,不可不賞。李滄海便招四方水府總管回島,答疑解惑,親自講道百載。
連三光神水都賜下十數(shù)滴,令本來便以喜出望外的諸位長老,更加欣喜若狂。
不過當諸位長老建言,繼續(xù)向周邊擴張時,李滄海卻是擺擺手制止了。
雖然與洪荒浩瀚無邊的海域相比,不庭海的億萬里海域,不過是小小一隅。但是對于李滄海而言,已然足夠他的謀劃了。
不過在東海的另一側(cè),卻是截然相反。正有李滄海的另一群老相識,此輩正在謀劃著怎么向周邊擴張。
在蓬萊島中的大殿之中,黃石公、安期生與羨門子,攜三仙島之中真仙修士。
向端坐在上首云床之上,一位紫衣華服面相尊貴、器宇不凡的中年道人,躬身行禮道:“黃石公、安期生、羨門子,攜島內(nèi)眾修,見過府主!”
云床之上的中年道人聞言,微捋長須,淡淡笑道:“諸位不必多禮,如今各位既然已入我紫府州,日后便無需拘禮,吾輩修士求得便是一個逍遙自在,紫府所存亦是為此!”
本來三仙島修士,各自暗自對這位大羅前輩,還心中有些疑慮。聽得這道人這般說,頓覺遇到了志同道合之輩。
若不是堅持于海外逍遙自在,島內(nèi)眾仙何苦放著妖族帝俊不去投靠,反而拜入這位由安期生請來的東王公麾下呢!
據(jù)安期生所言,其辛辛苦苦的前往紫霄宮,未料內(nèi)混沌之中這般兇險,只好連忙退出,在萬界徘徊。
終于在講道之后,恰巧遇到亦是回東海的東王公。安期生想著一直威脅這三仙島的歸墟之患,心中一橫,大著膽子冒昧的上前拜訪。
恰恰此時東王公因為紫霄宮一行,獲益匪淺。正是心情舒暢之時,便索性聽聽安期生所為何事!
便是這般,東王公對三仙島產(chǎn)生了些許興趣。隨著安期生來到了三仙島,在見過蓬萊、方壺與瀛洲之后,東王公亦是不得不承認,這三島確實是一方修行圣地。雖不如他自家道場紫府州,也不遠矣。
更添三島之上的諸位海外散仙,讓東王公頗為心動。自他進入大羅之后,為了參悟天道,尋找大羅之后的未來道途。一直在紫府州之中閉關不出,僅有幾個隨手點化的童子服侍。
如此一朝出關,在鴻鈞道祖身上看到前路尚在。不由靜極思動,起了建立一方勢力的心思。
他本就是先天陽和之氣所化,天生一股帝皇之氣。只是往日一心參悟天道,未曾多想。如今一朝念起,便一發(fā)不可收拾。
在有了這般心思之后,東王公便細細查看了三仙島現(xiàn)狀,倒是讓他想出了一個一箭雙雕的辦法。
三仙島雖是無根之島,浮于海浪之間。但是其暗自皆與海底靈脈相連,故此靈氣濃郁,生機勃勃。
以東王公的大羅中期道行,勉強可以催動三仙島沿著靈脈,一路移動至紫府州附近。
而后將三仙島靈脈與紫府州連成一體,不但三仙島日后可以再無歸墟之患,同時亦使紫府州靈氣日后可以更深一籌。
如此算來,卻是一石三鳥。果然凡是有帝王之氣的大能,都是算計無雙之輩。帝俊與東王公的區(qū)別,大概就在于:東王公比他運氣好!
于是三仙島諸仙在聽了東王公的謀劃之后,甚至只是略作考慮,便拜入東王公門下。
與東王公想比,帝俊縱然修為更勝一籌。但是其在東海毫無根基,即便是出手相助。最終的辦法恐怕也就是,為眾仙于洪荒東部尋一處洞天福地。
但是離開了東海的眾仙,還能稱作海外散仙么?這便是雖然帝俊與三仙島早有施恩,可是眾仙還是一直猶豫不決的原因。
如今,一直于東海隱修的東王公出世,那么對于眾仙來說便是再好不過。反正總是要加入一方,能留在東海,保留三仙島不沉,自然便是最好的選擇。
于是便在短短時日之內(nèi),帝俊苦心經(jīng)營多年,諸般算計,卻被突然橫空出世的東王公給截胡了!
此番因果一起,又不知要引出多少后事……
袁謀人
感謝書友無道天剎、流霜生的打賞,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