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卿說:拜毛折啊,我還沒看呢?但是轉(zhuǎn)過頭來,張亮卿很快就平靜了,就對仆人說:那行,到高師爺那,把底稿拿來,讓我看看!
也就是說啥,根本張亮卿就沒法管了,他也知道高季害不了他,反正高季干的事,最終的成績也會落在我身上,我不如落得個清凈,那行,讓他去折騰吧!他批閱的東西拿過來給我瞅一眼就行了,別回頭人問我,我還不知道咋回事!
這里邊不管張亮卿是如何的大度也好,信得過下屬也好,但是得說高季這事干的很大氣,有點不拘小節(jié),畢竟你批閱的東西簽署的是人張亮卿的名字,按理說你是如何批閱是不是得請示請示?人張亮卿都還不知道這事,你就以他的名義給辦了。
所以現(xiàn)在武州官場都有一個傳言,說是張巡撫只不過是一個虛職,所有的事都是高季辦的,所以大家都管高季叫高巡撫了。
范籬一聽這個,樂蒙了,怪不得他不要知府這個官了,他現(xiàn)在太厲害了,他比一般的巡撫都猛,因為張亮卿這個巡撫不是一般巡撫,管著好幾個州,比湖州巡撫牛叉多了。
說到這,范籬的這個幕僚就跟范籬說了:大人,說到這,我想起了一個事,說是前兩天,咱們營里的一個營官叫王振的,他的兩個弟弟公開在家里邊招募勇兵,那意思就是王振命令他那兩個弟弟組建兩個營的人馬到大營來效力他。
范籬一聽:我不知道這事啊,誰派他回去招募勇兵的?
幕僚把聲音壓低了說:大人,我看王振這人有野心,不然他能瞞著你干這事,我估計他不能消停,甘于當(dāng)你的一個營官。
這話說完,范籬心里邊有點不痛快,不過還沒說什么,可是巧不巧呢?王振就到這來了,說:老師?。ㄒ驗樗欠痘h好朋友的學(xué)生)前兩天你弄寶刀這事,太厲害了,大伙都特別想要,拿著這刀的人都萬死不辭的,都覺得要一輩子跟著老師干,沒得到他們就跟我說,能不能跟老師申請再打一點刀,他們未來要憑戰(zhàn)功來獲取!
范籬一聽很得意,我這還有五十把呢!行吧,但是我得買你個面子,說:好,看在你的面上我再打造五十把!
王振很得意,非常開心,因為這玩意他回頭好說呀,就跟手下吹牛說:你看,本來大人是不打算再打這刀的,你們也知道,結(jié)果我跟大人一說,他就同意了,這是我為兄弟們爭取來的福利?。?p> 緊接著順著這個高興勁,王振繼續(xù)跟范籬講:老師,我這兩天琢磨出了一個計謀你聽聽,說是我們不是打算東進(jìn)出征嘛,我們要去打哪里,起義軍已經(jīng)知道了,所以他們肯定會嚴(yán)加防范,他們一定會派重兵把守,那你說我們要是去硬碰硬的話,我們勝負(fù)難料。
不過,我聽說石起所在的久江,他把這的兵力抽走了,現(xiàn)在久江城里肯定沒有多少人,要不然咱們的隊部是不是可以先不去打原來的目標(biāo),咱們先奔久江去吧,咱們要是把久江干了,那幫人肯定回援,這個時候咱們的水陸大軍齊上,抄他一個后路,估計咱們能成事,老師你覺得咋樣,你要是覺得行,我愿意率三千人馬星夜奔馳,我把石起拿下!
范籬聽了王振的話,其實心里邊也有很多的想法,王振說得其實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和范籬的特點和路數(shù)不合,怎么不合呢?因為王振出的是計謀,但是范籬打仗,一直以來就秉承著一個特點,就是穩(wěn)扎穩(wěn)打,先求穩(wěn),再某進(jìn)取。我如果穩(wěn)的話,我任你什么招法,我就巋然不動,打城我就圍,打普通的戰(zhàn)役我就用人數(shù)取勝,我就想推土機(jī)一樣推過去,反正我就穩(wěn)扎穩(wěn)打。
所以范籬略微思索后就說了:剛才你說得圍魏救趙,這是兵書上的計策,我認(rèn)為兵書不靠譜,古人打過啥仗?他們打的那個仗,用的那個武器,和我們現(xiàn)在一樣嗎?不一樣,這玩意兒不能太靈活取巧,因為成本是人命啊,所以我認(rèn)為不能這么干!還是穩(wěn)步謀取的好,不要改變我們的戰(zhàn)斗方略。
王振聽完這話后,其實心里不是很舒服,就辯論了下說:老師,這個過去打仗,有不少這樣的先例,都能夠以這樣的奇計、奇策取勝,你看誰誰誰就是用這樣的計策取勝的。
范籬一聽覺得王振平時讀書還不錯,但是并沒有表達(dá)出來,可是范籬要想反駁對方的話,也很簡單,因為他讀書也讀得相當(dāng)?shù)暮?,就舉出了一些相反的案例:這是你說成的,使這種計策還有不成的呢!你怎么解釋不成的呢?
王振耐著性子解釋說:老師啊,你說那不成的,是因為那帶兵的人不行,你看這回咱們不是可以嘛,咱們的將士也很強(qiáng)大,咱們的戰(zhàn)馬也很強(qiáng)壯,我們的戰(zhàn)船也很厲害,我們?yōu)槭裁床恍心兀?p> 范籬就講了:好,這些我都不跟你辯論,我就問你一件事,你說久江空虛,這個信息哪里來的?到底靠不靠譜?另外石起是誰啊,石起是賊中梟雄,他是一個何等厲害的人物,很能打,你說你就帶三千兵就能把久江拿下?你有沒有想過萬一你拿不下怎么辦?萬一你中了人家的調(diào)虎離山之計怎么辦?就算你打,到那去了,你跟那塊膠著上了,如果他們的兵不回援,那你就是分散了我軍的兵力啊,那你說,這事應(yīng)不應(yīng)該這么干?
王振一沉思后說道:這事好像不應(yīng)該這么干,那咱們怎么打???
范籬就講:三路大軍,北路多聞,南路季布,中路是我們的水軍,由彭玉龍統(tǒng)領(lǐng),剩下的呢誰誰誰帶領(lǐng)什么隊伍都一一列了出來,但是偏偏就沒有王振在里邊。
王振仔細(xì)仔細(xì)的聽范籬念的名字,這沒有我??!老師,你啥意思啊,你為什么打仗不帶我?
其實范籬是想帶著王振的,但是剛才和幕僚一聊,說是王振可能打算另立山頭,這是范籬絕對不能容忍的,怎么能有人在我的大軍里邊培植自己的勢力,怎么能夠立山頭呢?我不收拾你都好了,所以干脆我不帶你打仗,我晾你一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