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仲謀霸道

第102章:勸學

仲謀霸道 怵惕 3056 2020-07-21 23:58:50

  詩賦文章是文人用來,表達情感的最直接方式。

  而往往一篇能夠讓人感同身受的文章,會獲得閱覽者很大的認可。

  就好像現(xiàn)在的孫權,此刻將軍府內(nèi)的眾文士對他的認識都發(fā)生了改變。

  原以為江東孫氏善戰(zhàn),武力強悍,如今再看,那勇武是孫氏的遺傳,但顯然孫權還有他自己的特點文化積淀足夠。

  這與孫策或者孫堅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孫堅當初即便多年縣丞出身,但還是被人認為是武將。孫策更是在壽春的時候,就被中原人譏諷江東無飽學之士。

  如今被中原人都認可的王仲宣的才學,與孫權的文章一對比,高下立判。

  這讓一眾江東屬臣就不得不對孫權的認知重新拔到新的高度了。

  孫權不僅是如今的江東之主,更是當下江南面向中原的一方名片,作為江南的頂級才俊,若能以文韜武略懾服中原。

  必然也會讓一眾從屬心中多增添一份驕傲。

  隨著張昭與蔣琬的出口稱贊,堂內(nèi)陸陸續(xù)續(xù)又多了些褒獎,其中顧徽和陸遜看向?qū)O權的目光則明顯發(fā)生了變化。

  作為江東世家的他們,向來都是輕視豪族出身的孫氏的,即便孫權前番通過謀略手段,強勢打壓了江東世家,但仍然改變不了他們的心態(tài)。

  始終認為孫氏只是掌握了軍事,他們在積蓄力量,等待機會,等到江北諸將衰亡,孫氏開始后繼乏力的時候,他們會再掀起一波大風浪,重新把控江東軍政。

  雖然面上沒有表達出來,但在心里在潛意識中,對待孫氏政權他們選擇的是隱忍。

  畢竟眼下張允身死及眾多江東豪族覆滅,他們是元氣大傷的。

  然而,隨著孫權收山越、入荊州等一系列動作的展開,現(xiàn)實帶給眾江東世家的不安越來越多。

  山越人力的大量涌入,沖淡了江東豪族把持的人口資源優(yōu)勢。荊州地域的擴張,更是將江東由吳郡世家為主導,徹底向江南士族大融合推進。

  士族不再是以江東世家為尊,也導致知識、官僚體系開始出現(xiàn)交錯,江東與荊南的交錯,而面對這樣的交錯,此時的江東諸世家根本無力反抗。

  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孫權進行人事更迭,江南一體化,將政權由東南一隅推向整個大江以南。

  而隨著孫權數(shù)次戰(zhàn)爭的勝利,已然奠定了他在軍中無人可以撼動的堅實地位。

  甚至可以說,荊南與孫策舊部已經(jīng)盡數(shù)被他降服,江東世家根本無力回天,只能作為參與者,成為孫氏政權的一份子。

  至于孫權變更政治中心,新辦州學,這些長久的規(guī)劃,無一不是在預防將來某一方勢力一家獨大而做準備。

  而就在剛才,孫權流露出其驚人的才情后,終于成為壓垮江東世家心理執(zhí)念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們輸了,徹徹底底的輸給了孫權。從今以后,若再想將家族壯大,只能迅速團結在孫權的麾下,成為主干力量,這樣才能在今后孫氏這駕馬車奔馳的時候,不被甩下來。

  同樣,劉巴、蔣琬等人也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

  金陵距離荊州不遠也不近,他們屬于異地作戰(zhàn),更要打造好強勢的政治能力,盡可能的拉攏來更多的本土盟友。

  這樣才能確保他們今后在孫氏政治集團中的地位。

  幽幽瞄了眼蔣琬,劉巴嘴角微微露出笑容,雖然他不知道蔣琬有意還是無意的,但他可以肯定,在孫權那里,蔣琬必將成為將來荊州系的領軍人物。

  如果沒有其余荊州士子加入的話。

  這是很難確認的,雖說荊南與荊北有隔閡,但若是對抗江東系,荊州系最后肯定還是會抱成一團的。

  而且劉表年事已高,說不得還有幾年就沒了。那時候為了擴大孫權勢力中荊州系的力量,劉巴及眾荊州系武將必然會鼓動孫權拿下荊北。

  而拿下荊北的同時也就意味著江東政權中,荊州系將會擴大,并且可以爭取到更多的利益。

  當下,劉巴環(huán)顧眾人,面上微笑,拱手向?qū)O權建議道:“將軍既以功勛震世人,又將以才學耀中原。如此良機下,何不勸軍中諸位將校也多學習些呢?”

  神情一愣,孫權看向劉巴,沒有想太多,當下倒是覺得他的建議不錯。單手摩挲著桌案上的石硯,孫權低頭默默沉思起來。

  而此時,堂內(nèi)眾人也各有神色。

  張昭輕捋胡須,默默頷首,似在思量劉巴建議的益處。顧徽微微凝眸默默想著,似乎也覺得此言合理。

  而其身旁的陸遜,此時則面色冷靜,看不出情緒,只有一雙眸瞳不斷在劉巴等荊州文士身上橫掃。時不時瞄向泰然自若的劉巴,陸遜眼角微縮,隱隱中他覺得劉巴建議并不純粹。

  雖然劉巴建議的讓軍中將校都修習學問是一件利于江東的好事,但對于如今的軍中而言,真正有利的恐怕并非江東武將。

  如今參與到孫權軍事的將領中,能算作是吳會的將領,屈指可數(shù),董襲、朱桓、凌操、朱治、朱然。

  而朱治、朱然是明顯站在孫氏旗下的,朱桓則出身世家,自幼熟悉兵法韜略,于是吳會出身,需要向?qū)W的自然就是只剩下董襲、凌操。

  而這二人是孫策舊部,如今一個在壽春、一個是孫權忠心從屬,所以江東本土的軍中勢力則根本沒有在這一方針中獲得益處。

  反觀荊州出身的諸位武將,黃忠、甘寧、魏延,這三人皆有勇武,若此番再借著向?qū)W的機會提升自身的潛力,荊州系就真的能站穩(wěn)腳跟了。

  雖然說眼下孫氏政權主要核心還是以江北集團為主,包括張昭、張竑、魯肅、周瑜、太史慈、周泰、蔣欽等

  但隨著孫權勢力不斷擴張,他們遲早要被融合的。若是地盤只是穩(wěn)固在江東,他們也只能選擇融入江東本土。可如今孫權的未來必然不只江東,那樣的話,這些江北勢力該如何選擇,卻是未知。

  眸光微動,陸遜微不可查的瞄了眼張昭,不知張昭是否意識到,荊州系的進入,沖擊最大的就是他們江北文武集團。

  但陸遜沒有察覺到的是,在孫權勢力不斷拓展的同時,江北文武集團也開始出現(xiàn)分化,如今已經(jīng)隱隱初現(xiàn)端倪。

  江北文武集團分化成江淮系和青徐系,像張昭、張竑、陳登、陳應、徐盛、太史慈就屬于青徐系,周瑜、魯肅、周泰、蔣欽則屬于江淮系。

  從目前的職務來看,江淮系主要偏向軍事,而青徐系則隨著徐盛守廣陵、太史慈回歸,開始軍政都有涉及。

  所以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荊州系的注入受影響最大的必然是青徐系!

  可陸遜已經(jīng)多次瞄向張昭,只見他輕捋胡須,別的就沒有其他動作了。這讓陸遜十分不解,閱歷豐富經(jīng)驗老道的張昭不可能看不出劉巴的深意。

  而就在陸遜疑惑重重無法理解的時候,一直輕撫胡須的張昭,終于開口說話了。

  “若說道才學,如今主公麾下諸公,當以子綱、元嘆為首,而今子綱在江夏履職,輕易不能離開,但元嘆卻近在會稽,且昔年師從大儒蔡公,不如調(diào)其回來為官也可?!?p>  張昭話落,陸遜瞳孔瞬間驟縮,果不其然,張昭在建議完,輕撫胡須的過程中,輕微的瞄了他一眼。

  心下暗自震驚,張子布難道是想聯(lián)合江東系,一同抵制荊州系。強制令面色冷靜,陸遜微微低下頭,努力不暴露自己的情緒。

  目光在張昭面上掃過,這一次,孫權終究還是察覺到不一樣的味道。江東士族一直是他謹慎任用的人選。

  畢竟眼下的孫氏政權還是以江東人口、人才為基礎的,他不想讓江東系過早的登上舞臺,所以他很謹慎的任命顧雍、陸遜、朱桓。

  而此刻,張昭忽然提及顧雍,孫權就不得不多了些注意。

  漸漸的他開始重新審視起現(xiàn)下自己麾下的這些文武,或許是他太關注江東世家的緣故,導致下面派系都已經(jīng)開始抱團了,他居然還沒有意識到。

  周瑜、魯肅的江淮系,主打軍中事務,如今孫權在軍中威望頗高自然不會擔心。

  然而張昭主導的內(nèi)政事務,隨著廣陵的納入,似乎也開始形成青徐派系,而這一派系的人物卻是不少。

  眼眸微微瞇起,孫權輕吸一口氣,面色淡定道:“元嘆才學確實過人,但如今會稽方定,若招其回來,恐怕會對會稽造成不安。

  正好孤今冬閑來無事,軍中諸將的講學,不如就讓孤來也行,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碧眸橫掃眾人,張昭冷靜,劉巴、陸遜面色盡皆微凜。

  面上總是堆積笑容的孫權,此時雖然依舊笑著,但卻讓他們心中驚駭不已。陸遜此刻也豁然醒悟,不是張昭看不出,而是他一直都是以孫權為主。

  如今,孫權才是真真正正的江東君主!

  這些小心思,若讓他產(chǎn)生反感,恐怕會引來殺身之禍!

  當下堂內(nèi)看透沒看透的眾文士,盡皆不再多言,只聽從孫權意見。

  而此時,孫權卻又微笑道:“當然,詩經(jīng)古籍方面還是要請諸位多傳授的,子布、元嘆、子初都要抽暇,給他們講一講的!”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