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怪的光?
陳小暮納悶不已。
這光,從何而來,要到何處去?
它的作用是什么?
為什么就照著我?
陳小暮向前走了兩步,那光就跟了兩步。
一道粗壯的光柱就這么照著他,還好除了王小三這個天生靈體以外,哪怕是劍心體的王文也看不見這個光柱。
不然的話,他怕是黑夜里最靚的崽。哪怕是幾百公里外,人們只需要遠眺,就能看到。
唯一讓陳小暮欣慰的是,這光好歹是個光柱,不是光環(huán)。
如果自己頭上頂個光環(huán),他都得懷疑自己上上輩子是不是某種帶著翅膀的奇怪鳥人了。
“小暮哥,你怎么了?”
王武看到他在發(fā)愣,推了一下,不解問道。
陳小暮沉吟道:“小三沒有說謊,我也看到我頭頂有一道奇怪的光柱。”
“你也能看到?”
王武又看向他的頭頂,依舊什么都看不見。
王文沉聲道:“我雖然看不見,但靠近小暮哥的時候,隱隱有一種特別舒服的感覺,像是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p> 連王文都察覺到了,這下王武和李大嬸徹底相信,看向陳小暮的眼神變得驚疑不定,如看天人。
這光是哪里來的呢?
現在陳小暮很疑惑。
回憶起自己此前種種,在與易風山主交談之時,根本沒有光照下來。
貌似是在和周老與宋老交談之后,才出現的東西。
難道是自己在和他們說話的時候,說了些了不得的東西,比如祈禱,我的頭上沒有光,我的頭上沒有光,我的頭上沒有光?
可他的記憶力如今非常好,回憶雙方對話,明明都是正常交談而已,根本沒有這樣的祈禱。
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今天不弄清楚的話,恐怕睡覺都不會安穩(wěn)。
更何況腦袋上頂著這么大的光柱,如同黑夜中的螢火蟲一樣亮眼,一直這樣也不像個事兒啊。
陳小暮思來想去,忽然說道:“算了,為而不爭,該是我的,不爭也能善勝。不該是我的,強求也不得,以后,走一步再看吧。”
轟隆?。?p> 天空風云色變,皎潔的月眨眼間便給烏云籠罩,陰云密布,似乎要下起雨來。
而自己頭頂那道光束,變得更加明亮耀眼,又粗大了好幾分。
這是,《道德經》?
陳小暮睜大了眼睛,他想起來了,之前自己脫口而出的話中,居然隱藏了兩句《道德經》里的名句。
一個是為而不爭,一個是不爭而善勝。
莫非是《道德經》引起的變化?
思索一二,他試探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p> 咔嚓!
一道粗大的閃電,驟然劃破虛空,向著他劈來。
眼睜睜地看著這天雷轟下,陳小暮忍不住喊了:“草!”
來不及反應,那天雷就已經打在了他頭頂。
頭頂上的光柱頓時大放光彩,所有的雷電全被擋在了外面。
在李大嬸他們這些凡人眼中,只看到天雷驟然轟下,卻不知道劈中了什么,眨眼又消失無蹤。
這一切只在那么一瞬間發(fā)生,一直到天雷消失之后,他們才后知后覺被嚇一跳。
“哇,打雷嘍,下雨收衣服嘍!”
王小三高喊。
陳小暮哭笑不得,一邊抱頭鼠竄,一邊喊道:“你們快回家?!?p> “可是......”
王武還在遲疑,眼前發(fā)生的一切,對于他來說還是過于玄幻了一點。
陳小暮已經跑出二十米外,大喊:“不用管我,你們走。”
李大嬸已經嚇癱,因為陳小暮頭頂依舊陰云密布,上方天空似有一個古怪的眼睛,里面雷電交錯,不知下一道霹靂何時降臨。
這種危急時刻,護崽的母性爆發(fā),李大嬸拉著王文和王小三拼命地跑,同時尖叫道:“王武,回來!”
王武左右為難,既擔心陳小暮安危,又怕母親弟妹出現意外,咬牙道:“小暮哥,我們先走了,你小心一點,別讓雷劈中?!?p> 轟!
第二道雷落下來,又轟在光幕上。
頭頂的光柱搖搖欲墜,本來光明大亮的顏色已經暗淡許多,不知道還能支撐多久。
“繼續(xù)誦讀!”
就在這個時候,陳小暮的心里,陡然出現一個古怪的聲音。
陳小暮已經看到第三道天雷即將落下,并且也注意到了光幕似乎支撐不住,咬牙只能按照心里的聲音繼續(xù)念誦:“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何方道友在此渡劫?”
方圓數百公里,所有的修士都注意到了這天地異變,抬起頭,他們雖然看不到那奇異光柱,卻能看到滿天霹靂的雷電。
幾乎同時,大乾王朝,西北某群山之中,藏匿于洞天內的道宗圣地,有一老人忽然睜開眼眸。
當當當當當當當當當!
懸掛于道宗擎天峰頂的元始鐘之乾坤州分鐘,居然毫無征兆地開始響。
元始鐘動,圣人將出!
老人凝視南方,目光深邃,瞳孔之中,隱隱泛著狂喜之色。
人族四萬年,自最后一個圣人乾坤圣人之后,終于又要出一個圣人了嗎?
轟?。?p> 銀蛇狂舞,這次的雷電數量比前幾次多了數倍,轟隆隆劈下來,再次砸到了光幕之上。
但這一次的光幕,并沒有將雷電阻擋。而是化為虛無,將雷電吸收進去。
陳小暮感覺到身體當作充滿酥麻之意,似有電流在體內涌動。
難道這次是把電流化入身體當中?
感受到身體當中的古怪變化,陳小暮不由懷疑。
曾經在讀《道德經》的時候,也是對照譯文在讀。無名,天地之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天地混沌未開,從無到有的變化。
這個“無”,就是混沌未開的情景。
雖然圣人大道,并非普通人可以揣測,但后世解讀,應該大抵就是這個含義。那么說出這句話,是不是就表示自己頭頂的光柱,被自己說出的話所加持,變成了一個混沌未開的情況。
這樣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它能夠吸收雷電,而不是阻擋雷電了。因為它本身代表了“無”,如果從無變成有,那么就需要雷電,畢竟,雷澤,同樣是萬物始祖。
思索間,第四道雷電,再次轟鳴而下。
同樣被光柱吸收,涌入陳小暮的身體當中,陳小暮甚至能直觀地感受到體內變化,一股莫名的力量,在他身體當作涌現,在這剎那,他甚至覺得自己一拳可以打死一頭牛!
砰砰砰!
第五道雷,第六道雷,第七道雷,連續(xù)三道雷繼續(xù)狂轟濫炸,陳小暮身邊的地面土石迸濺,粗壯的雷電化作柱狀,僅僅只是濺射出來的一縷分叉,就把周圍的地面砸出無數大坑,最小的地方,直徑也有五米寬,三米深!
但讓陳小暮感覺到驚恐的是,第七道雷過后,天上的雷電眼依舊沒有消散,繼續(xù)在醞釀著恐怖,而自己頭頂的光幕再次暗淡了許多,顏色接近透明,顯然已經支撐不了太久。
這次都不用心里的那個聲音提醒,他立馬大聲道:“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道德經》全文5000余字,第一章,第五章和第八章,是他唯一記得的完整篇章。
如果念完這三章,雷電還沒有消失,那他就徹底GG了。
所以陳小暮只能省著點念,只有頭頂的光柱實在快撐不下去,他才敢念下一句。
轟??!
在念完這一句后,陳小暮的腦殼之中,仿佛驟然炸開。
再凝神一看,他看到了一個令人震撼的場景。
天地再非天地!
自己整個人,輕飄飄地飛了起來。
低頭看向地面,嚇得陳小暮差點魂飛魄散!
他看到了自己的身體!
一個20來歲的青年,穿著古裝,頭發(fā)扎起來,呆呆站在地面。
自己的視角,仿佛變成了第三人稱,魂魄正離開自己的身體,飛向高空之中!
難道自己死了?
現在是靈魂的視角?
陳小暮驚恐萬分,死命掙扎,如溺水之中的人,死命游泳,想要游回自己的體內。
但天空上好像有某種古怪的力量,正在抓取自己,將自己拖入虛無。
短短幾秒鐘,他就來到了半空當中,順著頭上的光柱,慢慢落進了云層,站到了云端。
陳小暮掙脫不得,不由萬念俱灰,看來自己莫名其妙地就死了,明明有著光明未來的前途,卻不斷因為自己作死而斷送掉。
你說自己好好的非念叨圣人大道做什么,《道德經》在沒有靈氣,沒有天道的世界念一念就算了。
可這個世界有大道,有靈氣,有修行。
一念之下,居然引得天地雷劫,自己非作這個死干嘛?
正自怨自艾間,陳小暮發(fā)現自己不再繼續(xù)往上飛升,而是停留在了云端,如仙人一樣,騰云駕霧。
這是怎么回事?
還未等他明白過來,他就看到不遠處雷電交加,銀蛇紛舞,那電流深處,竟似有一個古怪的眼睛,它的瞳孔是血紅色,正一動不動地凝視著那光柱。
明明地面有一個人站著,但這眼睛像是看不到,眼里唯有陳小暮頭頂的光柱,隨著瞳孔顏色加深,雷電交錯的頻率也更快。
這......
難道就是傳聞中的天道之眼?
陳小暮仔細觀察,他發(fā)現在那眼睛之中,竟有無數古怪紋路,看那紋路,他竟隱隱看到了無數光怪陸離,匪夷所思的神通。
比如其中一個紋路,當他腦中構思出來的時候,他的手中,緩緩點亮了一團火。
這火雖然微弱,在風中搖曳似隨時被吹滅。
卻依舊堅韌挺立,火苗跳動間,陳小暮在里面看到的不只是毀滅,而是生機!
仿佛,這團火,就是天地間的第一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