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例子來說:你要不斷進步,識字,生產(chǎn)............
讀到了這里,三嶼不禁產(chǎn)生了一個疑問:“謂語是什么?補語又是什么,并列謂語又是什么?這些名詞我看不懂啊!”
百零猛地轉過口,難以置信的看了三嶼一眼:“這些東西就連小學生都會的好嗎?”
三嶼瞪了他一眼說道:“你又不是小學生,你怎么知道小學生知道并列謂語是什么?并列補語又是什么?”
百零迷茫地撓撓頭,問道:“這些東西,你的小學老師沒有好好教給你嗎?”
三嶼擺手說道:“沒有,我的記憶清晰的告訴我:我的老師絕對沒有教給我這種知識。如果我說謊,我的小學老師月工資永遠不會超過五千!”
“不對啊,這些東西小學老師就應該教了啊?!卑倭銤M臉問號的問道。
“你問我我怎么知道我的小學老師沒有教給我。”三嶼也是頗為無奈。
百零的臉頓時變白了,雖然它的臉本來就是白的:“我敢肯定你的小學老師一定有教過你‘主謂賓定狀補,謂前為狀謂后補,定語必居主賓前’。只不過因為你一個人睡著了不知道而已?!?p> 三嶼點點頭說道:“這倒是有可能的說?!?p> “那么,為了將來在語文上不吃虧,我們先來學一下,語法常識有哪些。”
“寫報告嘛?”三嶼問道。
百零點點頭:“是的,寫報告,而且還有積分可以拿?!?p> “那開始吧?!?p> 于是,百零大手一揮,變出了另外一本薄薄的‘白皮書’遞給了三嶼。
這本書依舊是十幾頁,字體很大,間隔也很大。
三嶼翻開白色的封面,標題寫著:語法常識與正確使用詞語。
第一,語法的單位:語法單位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分為語素、詞、短語、橘子、句群。
語素也叫詞素,所謂“語素”,就是詞中最小的音義結合體,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就是指單個字。兩個近義詞往往含有相同的語素,而這些相近詞語的意義差別,往往落在兩詞相異的語素上。通過比較相異的語素來加以研究,就能把握住兩詞的差別。所以,只要提取出相異的語素來加以研究,就可以相對容易的找到兩個近義詞的區(qū)別。
例如,“疏離”與“疏遠”,兩詞明顯的相異語素是“離”和“遠”,這兩個語素在原詞中均表示“疏”的結果,只是結果不同:“離”··················
?。ㄎ赐甏m(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