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說,謝艾這一年,由于年已過二八,加之容貌與才氣,在她的家鄉(xiāng)四周,也是小有名氣,所以來提親的人,自是踏破了謝家的門坎,話說謝艾的父母在四十歲時,才有了這一女,自然視為掌上明珠,謝老爹早年讀過幾年的詩書,家中也有不少的書籍,這就是小謝艾最大的愛好,謝老爹不給謝艾請老師,也不反對謝艾看書,慢慢的,謝艾就有了“滿腹詩書”,她也立志要嫁個讀書人,“紅袖添香”過此生活。
謝艾向父母稟報了巧遇崔公子的事,父母也算開明,于是謝絕了那些提親的人,一家人都在等待著崔護的金榜題名。
世間事,無巧不成書!就在謝艾三百六十天,日日夜夜無死角等待著崔護的時候,謝艾的伯父去世了,伯父的家,離此也不遠,十多里的路,一家三口商量著當天去,當天回。
就在這時,崔護快馬趕到。
此時謝艾的南莊大門緊鎖,大大的鎖頭,拒絕了他這位故人。
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從來就沒有一帆風順的。梁山伯與祝英臺跨越了千年才得以相見;牛郎織女見上一面也得看喜鵲有沒有時間給他們搭上一座橋;白素貞和許仙雖有一段情緣,也得隨時防著法海那個老和尚橫插一杠子;七仙女和董永,你挑水來、我澆園,更怕王母娘娘突然搶走了挑水的扁擔。
此刻,擋在崔護找到佳人的,就是這一把鐵鎖。
都說上帝給你一扇窗的時候,必定會為你關上一道門,這也是準沒錯的。
才氣縱橫的崔護,黯然之下,不去想,找人打聽打聽這是怎么回事?或者你犯點虎勁,和那把鐵鎖死靠。
文人出身的崔護此刻能想到的,只有“賣弄”他的文采,也許在他的心中,題下一首詩詞,是他此刻最該干的事,于是“得瑟”的在門上題下了“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這一首“好詩”。
崔護題完詩后,檢查了一遍,有無錯別字?是否合轍押韻?然后,對著這首詩,豎了一下大拇指,滿意的走了。
剛才說崔護“得瑟”,是有道理的,就在“人面桃花”詩字跡尚未干透之時,謝艾風塵仆仆的趕回來了,一眼就看到了崔護題在門上的詩,知道崔護來過,又走了。要不說,這謝艾和崔護還真是一路人,此刻,她和崔護一個脾氣,不去想怎么去找崔護,而是專門和自己較勁,反復念叨著崔護的見面禮:這四句話,念著、念著,氣血上涌,竟然倒地昏迷不醒。
謝艾父母只是知道女兒所念之人為崔公子,并不知道,他的全名,再說崔護題寫的這首詩,別的都好,但他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可能是門上的空間本就沒有多大,以致于崔護竟然忘了常識,對于讀書人,和吃飯睡覺是一樣日常的事兒,你提完了詩,倒是落個款呀!寫上你崔護的大名,這樣急得團團轉(zhuǎn)的謝艾父母也好派人到京城去找你這個會寫“人面桃花”的崔護呀!哪怕是長安大得嚇人,那也是一份找的希望呀!可是現(xiàn)在就知道是一個崔公子,愛溜達,愛題詩,可這些都是讀書人的“通病”呀!
“崔公子!你這個天殺的!你要害死我女兒了,你快點來吧!”這老倆口看著呼吸越來越弱的女兒,也只有在心里半祈禱半詛咒似的盼著崔護崔公子有點倔脾氣,再次來尋他們的女兒了。
話說這崔護回去之后,也是郁郁寡歡,中舉后的好心情蕩然無存,只是這幾日,他得“謝恩師、拜同年,”著實忙了崔護幾天。
也許是他感覺到了謝艾父母的“祈禱和詛咒”,也或許他想看看人面桃花詩的“點贊量”,不管怎么說,崔護決定再去南莊看看,看看他的人面桃花詩,有沒有被人當做“小廣告”給清理了,要是清理了,就再寫一遍,反正這么好的詩,我崔護還是頭一次寫出來,定會“流芳百世”的。
這一次,崔護沒有騎馬,他要走著去,一是考慮一些事情,二是他怕“失望”來的太快。
“明明和謝姑娘約好的呀!你看我說:我自散心到城南,明朝科考心意滿。年華正少未婚時,來年此地尋羨南。藏頭意思是我明年來;你謝姑娘回的是:羨南二八亦未婚,南城有人在此村。等到金榜題名日,君自策馬報喜訊。多明白的回答呀:羨南等君。我想謝姑娘的心意不會變,那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今天定要搞個清楚?!贝拮o心里想著。
你看靜下心來,不想著做詩的崔護終于想明白了,想是想明白了,你崔護還是快點走吧!那邊謝艾的情況可是越來越糟,你能不能見上這最后一面呢?愿老天保佑你。
崔護遠遠看見門上的詩還在,大門也沒有上鎖,心下欣喜異常,當下,加快腳步,也顧不上敲門了,推門而入。
進得院來,卻聽見屋內(nèi)傳出哭聲:“女兒呀!你不要走呀!看看我們呀!”
崔護不由得一驚,書生的禮數(shù)也不顧了,大喊著:“崔護來了,崔護我來了!”就奔進屋內(nèi)。
謝艾父母一聽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心里就大罵這個天殺的崔護:吃飽了你想起廚子來了、過了河你想修橋、孩子死了你來奶了?說話間,這謝父就想揍崔護:你還我女兒命來!崔母攔住了他:讓他送送女兒吧!那樣在奈何橋上也沒有了牽掛,喝上孟婆湯,早些上路吧!
說完,老倆口相擁而泣。
崔護上得前來,但看這謝艾,雖然面色蒼白、憔悴異常,但也還是一年前人面桃花的模樣,靜靜的躺在那里,一動不動,崔護伸手一探鼻息,立即跌坐于地,口里大呼:“都怪小生,我崔護來晚了,來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