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我在大明當(dāng)小吏

第九十一章 親戚上門

我在大明當(dāng)小吏 沐清淺 2062 2020-08-16 20:51:49

    當(dāng)朱瞻基知道,今天一直和他說話的少年,竟然就是肅王府的小堂叔之后,不知道該說什么了。

  按照當(dāng)朝的規(guī)矩,王不見王,雖然他與小堂叔現(xiàn)在都不算王,但這樣見面也是有忌諱的。

  不過,在蘭縣這地方,山高皇帝遠(yuǎn)的,倒是也無所謂了,只要將自己手邊這幾個人管住不外泄消息,也就無所謂了。

  何況,他這一次出來,祖父也是知道目的地的,并沒有鄭重說明不能見肅王府的人,或許也是有睜一眼閉一眼的意思。

  想開了這些的朱瞻基安心了。

  可朱贍焰不安心啊,他今天跑到城外去,可是被抓了現(xiàn)行的。

  好在,兩天過去了,朱瞻基一直都沒有提起這話,就好像從來不知道他曾經(jīng)偷跑去外面一樣,也就安心了許多。

  朱瞻基確實沒打算追究這事,當(dāng)初,肅王府無嗣,為了求一個子嗣,肅王可是花了不少的心思,甚至都收下一個螟蛉子,就為了求得一個親生孩兒,所以,對于這位得來不易的肅王府繼承人,朱瞻基還是挺包容的。

  何況,按照祖父的意思,這位最終到底能不能襲爵成為真正的肅王都還兩說。

  因為朱瞻基在蘭縣,朱贍焰這些日子很少從王府里跑出來,心心念念只想著朱瞻基這位皇太孫還是早些離開吧,他也能自由了。

  這幾天不光不能自由的去祝家吃飯,還見到英娘,真是夠折磨人的。

  但祝況卻是誠心誠意邀請朱瞻焰再留幾日的。

  土豆已經(jīng)收獲了,但玉米還沒有收獲,不管什么時候,引起高層關(guān)注都是打廣告的最佳方式。

  而且,祝況一直都還有個打算,就是在短期內(nèi),土豆只在蘭縣種植。

  畢竟,產(chǎn)量有限,要是被朝廷弄走了,那他將來的宏圖偉業(yè)就很難實現(xiàn)了。

  這兩日,祝況也會在衙門里忙,但也沒忘了他釀制的果酒和葡萄酒,因此上每天忙的和什么一樣。

  這天晚上,他才到家里,卻發(fā)現(xiàn)家里竟然多了一些生面孔。

  確實是不速之客,雖然是親戚,但也是幾十年沒有走動的老親戚了。

  卻原來,是祝況親祖母的弟弟的兩個兒子拖家?guī)Э谏祥T來了。

  祝況的親祖母譚氏是金縣人,成親三年生了祝況的親爹,再兩年,又懷了一胎,卻是一尸兩命,母子兩個都沒保住。

  而譚氏只有一個親弟弟,也是個名短的,在姐姐去了不到兩年,竟也失足落入水中沒了。

  自此,祝家和譚家的親戚也就斷了走動,這次,譚家人忽然上門,莫說是祝況,就是米氏都大吃一驚。

  她嫁過來之后,倒是知道有這樣一門老親的,但因為老姐弟都已經(jīng)沒了,也就沒想過去走動。

  問過之后,才知道,原來前些日子,金縣那邊下了一場大暴雨,有好幾個村子被大雨摧毀了,其中就包括譚家住的譚家村。

  這幾個村子,也真是可憐的緊,不光是田地里還沒來得及收的莊稼被沖走了,就連屋子都沒保住。

  一時之間,災(zāi)民流離失所,只能涌向縣城。

  原本想著,縣里能給救濟救濟,日子還能勉強過下去,誰知,縣里不光不管他們,還將他們從縣城里驅(qū)逐出去了。

  譚家人無奈之下,只能一路乞討,一路走,不知道怎么就走到了蘭縣境內(nèi),譚家兄弟這才想起來,他們在蘭縣還有一門親戚。

  打聽了一番之后,知道這表兄家里條件還算不錯,就來投奔了。

  對這樣忽然冒出來的親戚,祝況還是很有防備心的,但米氏心軟,已經(jīng)做主將人留下了。

  祝況也只能不說話,總不能為了這點雞毛蒜皮的事情傷了親娘的面子不是?

  不過,卻也只打算觀察觀察,要是這兩兄弟及家人都是好的,回頭幫一把也無不可,但如果這兄弟兩個不是好的,及早推出去也就是了。

  雖然是老親,但真正有血緣關(guān)系的人都不在了,幫是人情不幫是本分。

  他就連祝家的人都不幫了,何況是血緣上更遠(yuǎn)一些的譚家?

  很快,祝家兩家人被分開安頓了,譚老大一家子被安排在了祝家現(xiàn)在住的這個院子里。譚老二一家子被安排在了面館后面的小院子里。

  兩家子人對祝家是感恩戴德,他們當(dāng)初來投奔的時候,其實也沒報太大的希望,畢竟是幾十年不走動的老親了,人家客氣一點,能給口水喝,給一個饅頭吃就不錯了。

  要是不好一點,直接攆出門也不是沒有可能。

  可是,祝家人將他們留下來了,還說,現(xiàn)在天冷了,馬上就要到冬天了,讓他們先將就將就,等到了明年春天再回去翻修房屋耕種田地。

  譚家的人也不是不知道恩情兩個字怎么寫的,人家仁義,他們也不能只坐著吃白食,每天里,主動的找活兒幫忙。

  祝家面館和菜館的生意都很不錯,平日里肅王府的人沒少過來幫忙,才能支撐,這幾天因為朱瞻基的關(guān)系,朱贍焰低調(diào)的很,幾乎不敢出門,面館和菜館里幫忙的人也就少了。

  譚家的人住下來之后,米氏和英娘手里的好多活兒都被他們給搶過去主動做了,不管是打水、推面、洗菜之類的活兒,他們都主動攬下來。

  譚老大兩口子,有兩個兒子兩個女兒,最小的女兒只有十歲,但都懂得主動干活。談老二家一個兒子兩個女兒,最小的兒子只有五歲,確實幫不了什么忙,但也知道站在門口幫忙招呼客人的。

  如此,看的米氏和英娘倒是又多了幾分憐惜。

  祝況冷眼看著,這兩家人還不錯,便也不說什么,只由著他們留在家里。

  朱瞻基卻從譚家兩兄弟的身上,感覺到了金縣那邊似乎有些不好,遂決定,在祝況收玉米之前,要先去一趟金縣。

  臨走的時候,還再三的要求祝況,一定要等他回來之后再收玉米。

  當(dāng)日,他可是親眼見證了土豆的奇跡,既然祝況將玉米與土豆放在同等地位,那他肯定更也要見證玉米這個奇跡,然后回到京城,才好如實稟報。

  祝況本來就存了讓他看的心思,但他主動提出來了,祝況卻又提了要求!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