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守正的家鄉(xiāng),個體戶很多,公司很少。
主要大多數(shù)個體工商戶從事的行業(yè)為實體、餐飲行業(yè),經營范圍有限,沒有能力向外擴張,因此沒有成立公司的必要。
最近這幾年,互聯(lián)網全面普及,即便是貧困地區(qū)的人們也開始轉變觀念。
從傳統(tǒng)的自銷到渠道合作,商業(yè)從事者的格局也日益更新。
大家都開始青睞公司高效運營的管理模式,陳舊的個體經營、家族運營模式也逐漸退出商業(yè)大舞臺。
再加上近幾年畢業(yè)大學生如雨后春筍,除了就業(yè)之外,更多的大學生選擇自主創(chuàng)業(yè)。
為了進一步加大對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工作的支持,近年來政府推出諸多優(yōu)惠政策。
像嚴守正這樣的高校畢業(yè)生只要有《畢業(yè)證書》《自主創(chuàng)業(yè)證》,就能享受優(yōu)先辦照、簡化登記手續(xù)的企業(yè)申辦流程。
除此之外,還有相應的試辦期鼓勵。
從事商貿經營的公司,從事生產、科技類型的公司,一年跟兩年之內免收注冊登記費,變更手續(xù)費以及年檢費。
還能享受政策跟相關增值稅、營業(y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及個人所得稅等優(yōu)惠。
國家鼓勵大學生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既能減少趨于飽和的城市就業(yè)壓力,也能填補貧困地區(qū)人才的空白。
最關鍵的是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可以有效的帶動城鄉(xiāng)經濟發(fā)展,帶動偏遠地區(qū)的商業(yè)經營者積極轉型。
商業(yè)模式的創(chuàng)新,需要商業(yè)思路的改變。
改變不是傳統(tǒng)商人意識里面的保守。
其實,擴張并不意味著風險;擴張的真正核心是商品的多元化跟銷售的渠道化。
個體工商跟家族企業(yè)應該把經營重點放在提升產品的品質上,讓銷售變得越來越快捷。
BR縣里一家做面皮的,他家之所以能在上百家面皮小攤中脫穎而出,做成全國連鎖。
就是經營理念跟多元化銷售的領先。
面皮攤注冊公司,接入互聯(lián)網渠道。把傳統(tǒng)的街邊小吃,打造成各種精美包裝的美食禮盒。根據(jù)全國各個地區(qū)的口味,針對性的配置蘸料,極盡細致的滿足多元化顧客的期待。這樣的服務理念,能做不大?
其次,從制作環(huán)節(jié)、加工包裝、佐料搭配、打包發(fā)貨、到售后服務。
一整個鏈條下來,不需要經營者自己動手,卻極大縮短了時間成本、制作成本。
一百多家連鎖店,保守增加三百多個就業(yè)崗位。
這種公司積累到一定的數(shù)量,那便是推進物聯(lián)網發(fā)展的中流砥柱。
嚴守正選擇傳媒,很大程度上也是看到了家鄉(xiāng)銷售渠道的缺失。
他選擇快運,也是為了幫家鄉(xiāng)的小作坊提速。
家鄉(xiāng)致富,在操作上并不難。
只要提高產品品質,縮短時間成本、加大出貨渠道,加速資金回攏,基本上小作坊就能做大。
但是這樣的致富,難就難在理念的轉變。
貧困地區(qū)的商業(yè)從事者,自然有其狹隘的一面。大家最關心的盈利問題得不到保證,沒人配合你。
所以,想要打破這個僵局,就得創(chuàng)造一條穩(wěn)賺不賠的經營鏈。
這就是嚴守正要做的。
然而,扶貧不是請客吃飯。致富也不是一朝一夕。
賺錢這種事,還是需要一步一個腳印來。
這樣能防止泡沫經濟的出現(xiàn)。
只要沒有泡沫,假大空的經濟壁壘也就不會出現(xiàn)。
嚴守正跟袁柏偉用了半天時間,選址、租賃。
傳媒公司的地址就在好妹子燒烤店對面,上下兩層,500平,一年租金10萬,合約三年,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嚴守正一次性付清3年期款。
物流快運就比較難搞,最好是縣城中心,能輻射到周邊鄉(xiāng)鎮(zhèn)的諸多合作社。而且還有一個硬性指標,就是擁有大量停車位的交通坐標。
圍繞縣城兜兜轉轉饒了兩圈下來,只有南山腳下的地標適合辦運輸公司。
運輸公司的資質審核起來非常麻煩。從購買車輛到廠房報備,籌辦下來沒有小半年搞不起來。
因此,嚴守正決定先從租聘土地,投資建倉開始。
占南山村的土地,2000平,一年50萬租金,并為南山村村民2000/每人一年的補貼。
南山村的在籍人口1300。
算下來每年補貼就得260萬,加上50萬租金,310萬。
2000平,310萬。算下來一平米1550元。都快趕上征收土地的價錢了。
南山村的村長獅子大張口。
嚴守正心思,我特么是扶貧,不是冤大頭,還沒到人傻錢多的地步,這件事暫且就只能擱置下去了。
南山村的村長也屌屌的喊道:“走好不送!”
嚴守正給了袁柏偉一支煙:“先辦傳媒吧。你在家鄉(xiāng)待的時間長,關系網也比我強。法人就由你來當。你自己看吧,你想要多少股份?”
“兄弟,你特嗎不是刺激我嗎?你現(xiàn)在是大主播,百八十萬能花出去。我跟你比不了,我沒錢??墒俏矣窒胱觯移吡惆寺浜嫌嬒聛?,能湊個五六萬吧?!?p> “6萬,算你6萬,給你配祖安傳媒21%的原始股?!?p> “兄弟,這樣下來你不是吃虧了?光租金就30萬出去了,還有后續(xù)裝修……”
“大腦袋,傳媒這種公司類型,其實說白了就是流量+廣告。我直播,你當房管算付出,你管理公司也算付出,我這人不愛太辛苦,我就開個播。其他不管!”
“那我就好意思了,這么大的便宜,不能給了別人。再說了那地形位置挺好的,忙的時候也好讓吳麗麗過來幫忙……”
嚴守正白了一眼:“公司禁止談戀愛!”
“不談戀愛,我跟麗麗是奔著結婚去的!”
“行,那你得努力了。公司前期就交給你打理,我只負責在三樓直播,這張卡里還有43萬,你裝修吧?!?p> “尼瑪,真是有錢任性,沒錢認命?!?p> “好好干,抓緊時間,越快越好!我去南山上轉轉,從初中上學到現(xiàn)在,已經十年沒爬過南山了?!?p> ……
十年了,南山的變化很大。山頂上修了一個烽火臺,山路旁修建著極具北方木制風格的涼亭,供人休息納涼。
站在山頂,縱目一眼看去,城中高樓拔地而起,河流如一條游龍,順著縣城狹長的地勢流淌而下。
兩條寬闊平整的馬路沿河兩側順延,一眼望不到盡頭。
嚴守正慨嘆著家鄉(xiāng)的劇變,呼吸著親切、濃厚且夾雜著鄉(xiāng)土氣息的清風,好似自己的靈魂被召喚著,內心深處傳出來的建設家鄉(xiāng)的聲音更加洪亮。
南山的山腰處,有一家裝修簡陋的‘南山跆拳道館’,名字很接地氣。
嚴守正走進大門,發(fā)現(xiàn)館內空無一人,后門倒是敞開著。
嚴守正喊了一嗓子,沒人應答。于是湊到了后門。
道館后面有一個菜園子,跆拳道館的館長李玉海帶著弟弟李二海袒著半身,鋤草鋤的正起勁。
嚴守正內心有些酸楚。
同樣是學武的,這邊馬放南山,歸隱種田,過的是陶淵明的生活。
那邊人家雷派大師吹口氣就是千萬入賬。
這么一對比,真的是滿滿的暴擊!
發(fā)現(xiàn)嚴守正之后,兄弟兩停下農活。
李二海擦拭著汗水,火急火燎的跑了過來把嚴守正請進大廳:“報名嗎?”
大哥李玉海去更衣室穿了一身干凈的跆拳道袍,腰間裹著綠油油的腰帶。
嚴守正看著很郁悶?。?p> “啥玩意啊這是?哥們你膽子很大啊,6級綠帶就特么敢開館?跆拳道教練的門檻啥時候這么低了?”
嚴守正不是習武之人,可是關于跆拳道的常識還是有的。
最低級的白帶,就是小白,沒啥跆拳道的知識,就是初入武道的小白萌。
其次是白帶加一道黃杠,黃帶,黃加綠,綠帶。
這幾個階段就是打醬油的。
從綠帶加藍杠,藍帶,紅帶開始才算逐步進入高手級。
然后是紅帶加一個黑杠,再到黑帶。
黑帶分段,才算是真正的實戰(zhàn)高手。
這哥們,帶著綠條條就開館,幸虧是小縣城,這要到了地級市,同行分分鐘來個踢館。
畢竟,武行之間明爭暗斗,恨不得把對手貶到塵埃,把自己捧到云端。
行業(yè)嘛!競爭的秘訣就一個:全靠同行陪襯!
李玉海憨笑道:“讓你笑話了。我輟學比較早,交不起學費被武校開除了。所以只有個綠帶資質?!?p> 李二海接過話茬:“幾年前家里窮,再加上現(xiàn)在也是和平社會,學武沒出路。我哥為了讓我學點養(yǎng)家的技術,就退學了。不然以他的身體條件,混個黑帶綽綽有余。兄弟你要不相信,可以把你家孩子帶過來,三個月后你家娃基本能橫推幼兒園,上了小學我們再幫他打好小學武術功底,也是校園小霸王?!?p> 嚴守正擺手道:“別,我還沒結婚呢,也養(yǎng)不起小霸王神獸。我就是過來看看,順便雇一位保鏢?!?p> “雇保鏢?”李玉海兄弟二人相視一看,忙道:“老板,您覺得我們行嗎?”
“不行!”嚴守正回答的很干脆,撂了撂胳膊直接往武館外走。
李二海赤膊攔在前面,似乎覺得這樣做有些不妥,急忙點頭哈腰道:“老板,貨比三家很正常,可是您也忒挑了吧?整個縣城就我們一家,您要錯過了,就是您的損失。我們二人當保鏢絕對能保護的你妥妥的?!?p> 嚴守正笑道:“你?你大哥是綠帶,我即便要也是要他。你湊什么熱鬧?再說了,你不是學養(yǎng)家糊口的技術了嗎?怎么還當起坐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