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獅駝嶺(二)
雖說猴子坑了八戒,使八戒被抓,但暗中保護(hù)著八戒,猴子一路上跟著八戒。
文中曾寫到過猴子的心理:我和妖怪打斗的受苦受累,你卻清閑不說,還咒我死,我也讓你吃點苦頭,讓你方知困難。
說明猴子坑八戒是有分寸的,一路跟著是在保護(hù)他的安危,不急著救他,是讓他體會下自己的辛苦。
在這里還有一點,猴子以成功的打敗過大魔頭,也見過二魔頭和八戒打過,猴子因該以為大魔頭二魔頭不過如此,三個魔頭估計都不是他的對手,他怎么會知道其實魔頭中最難對付的是三魔頭。
猴子最終見八戒被綁在水池里,于是又坑了八戒一把,猴子變做勾魂的騙了八戒的私房錢,最后才救了八戒。
不久又與二魔頭,這次出戰(zhàn)的是猴子,當(dāng)猴子也和八戒一樣被大象鼻子卷住時,猴子在那掙扎,八戒就說:“我被卷時,因為我笨拙,運(yùn)氣也背,連手都被卷住了,沒有辦法,可是這猴子本來就靈敏,運(yùn)氣也好,居然還沒卷住他的手,手沒卷住的話,拿東西往妖怪鼻孔里一捅,這不捅到他疼的鼻涕之流?!?p> 猴子受到了啟發(fā),拿棒子往妖怪鼻孔里捅,果然降服了二魔頭。最后也放了二魔頭一馬,沒有要他性命。這時可以看出作者刻意表明豬八戒其實很聰明。
要知道猴子以往是沒有放妖怪一馬的習(xí)慣,為何這次連放大魔頭,二魔頭?一路看來,猴子逐漸成熟了,早已不是那個在天宮胡鬧的孫悟空了。猴子留妖怪性命,必有原因,留著疑問繼續(xù)看。
現(xiàn)在再次分析八戒在猴子被大魔頭吞時為何逃跑。兩種可能:
1.八戒很蠢,又不講義氣,以為猴子完蛋了,自己也安危難保,所以跑了。
2.八戒很聰明,看出了形式,知道猴子沒事,大魔頭完蛋了,自己留下是累贅,所以他跑了,并不是他不講義氣。
這回作者在后文有意塑造八戒講義氣和聰明的場景,其實也是隱晦解釋他逃跑的原因。
那么接著推出他跑回后是有意說猴子死了的,故意鬧散伙,還說要唐僧準(zhǔn)備后事也是故意嚇唬他的。
因此大致可以看出八戒參與取經(jīng)的真正目,拆散取經(jīng)隊伍。
在孫悟空擊敗二魔頭后,妖怪再次答應(yīng)恭送唐僧,而且承諾要搞的風(fēng)風(fēng)火火。于是唐僧等高高興興,卻不知是妖怪使計。
但文中說過,猴子乃太乙金仙,豈會不知。
注意:猴子先前還只是太乙仙,而現(xiàn)在已是太乙金仙了。猴子知道妖怪使計但猴子沒說。、
猴子為什么不說呢,唐僧先前一聽有妖怪都不敢往前走,此時再一說這是妖怪用計那唐僧肯定又不敢往前走了,八戒和沙僧也不會勸唐僧,只會阻礙猴子。
再說猴子已成功擊敗兩大魔頭,且繞了他們一命,常理下猴子肯定以為妖怪們不是他的對手,沒什么好怕的。
結(jié)果妖怪們把唐僧等送來到三魔頭的地盤獅駝城時,妖怪們才開始動手,大魔頭對八戒,二魔頭對沙僧,三魔頭對戰(zhàn)猴子。
八戒因為打久了,天色以晚,耳朵太大擋住了視線,時間一久就發(fā)暈導(dǎo)致四肢無力,最后被抓,沙僧打不過二魔頭被抓。最后搞的猴子一對三,雙拳難敵六手,猴子就跑結(jié)果被三魔頭追上,猴子也被抓了。
猴子跑的時候是用的筋斗云,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卻被三魔頭抓了,原來三魔頭是大鵬雕,一翅9萬里。雖說猴子一個筋斗比三魔頭一翅要遠(yuǎn),但扇翅膀明顯番筋斗來的快啊,一個筋斗的過程足夠三魔頭扇幾下翅膀了,所以猴子甩不了三魔頭。
結(jié)果就是全被抓了,這結(jié)果肯定是出乎了猴子的預(yù)料之外。
被抓后,妖怪們把他們分為4層一起蒸了,此時猴子變了個假身趁機(jī)跑了,請來龍王壓制蒸籠下的火,自己又用瞌睡蟲,瞌睡了看守的妖怪,救得其他三人。
話說這瞌睡蟲是猴子在南天門和看守南天門的神打賭贏來的,這瞌睡蟲只要丟到人身上就會使人想睡覺,還可以通過增加數(shù)量來加強(qiáng)效果。
救得師徒等準(zhǔn)備逃跑,結(jié)果又被抓了,這次大魔頭抓唐僧去了,二魔頭抓沙僧,三魔頭抓八戒。所以猴子跑了。
幾魔頭這次抓到他們后怕猴子又回頭來偷救。于是就假裝把唐僧生吃了。待猴子回頭得知唐僧死了,心灰意冷離開后,再安安心心的慢慢享用唐僧。
果然,猴子回頭來救,聽聞唐僧已被吃,就找到八戒和沙僧,也是同樣的說,猴子果然心灰意冷,連八戒和沙僧都沒救就直接找如來去了。
猴子得知唐僧死了大哭說了句原文:師父?。『尬移厶炖ЬW(wǎng)羅,師來救我脫沉疴。
潛心篤志同參佛,努力修身共煉魔。豈料今朝遭蜇害,不能保你上婆娑。西方勝境無緣到,氣散魂消怎奈何!”
行者凄凄慘慘的,自思自忖,以心問心道:“這都是我佛如來坐在那極樂之境,沒得事干,弄了那三藏之經(jīng)!若果有心勸善,理當(dāng)送上東土,卻不是個萬古流傳?只是舍不得送去,卻教我等來取。怎知道苦歷千山,今朝到此喪命!罷!罷!罷!老孫且駕個筋斗云,去見如來,備言前事。
若肯把經(jīng)與我送上東土,一則傳揚(yáng)善果,二則了我等心愿;若不肯與我,教他把松箍兒咒念念,退下這個箍子,交還與他,老孫還歸本洞,稱王道寡,耍子兒去罷?!?p> 猴子一哭唐僧的救五行山下之恩,二罵如來有經(jīng)不舍得直接送去,搞的這么麻煩。
猴子去見如來打算是告訴如來,唐僧死了,愿意的話就把經(jīng)書給我送去東土,了我等心愿,不愿意的話就把緊箍兒拿走。
猴子來到靈山鷲峰準(zhǔn)備去見如來,結(jié)果被四大金剛擋住。其中
原文:昆侖山金霞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喝道:“這潑猴甚是粗狂!前者大困牛魔,我等為汝努力,今日面見,全不為禮!有事且待先奏,奉召方行。這里比南天門不同,教你進(jìn)去出來,兩邊亂走!咄!還不靠開!”那大圣正是煩惱處,又遭此搶白,氣得哮吼如雷,忍不住大呼小叫。
白話過來就是其中有個金剛裝B,對猴子說:當(dāng)初我們助你抓牛魔王,你不謝恩,一點好歹都不懂,要見如來你先啟奏。這里不是南天門,由不得你到處跑,還不快給我讓開。
猴子一下毛了,狂吼金剛,亂罵。
這里表明幾點:
1.猴子對金剛幫忙降服牛魔王的事一點感謝的意思都沒有,當(dāng)初猴子和牛魔王反目成仇,猴子沒有請救兵,本想自己兄弟間自己解決,結(jié)果遇如來派金剛來多事,猴子本來就不感謝還懷恨在心,金剛這么說再加上看不起他,所以猴子利馬火了。
2.俗話說施恩莫望報,在這點上金剛比不了天庭里那些幫過猴子的神仙,更別說那些高級別的神仙了。
3.猴子曾經(jīng)在天庭不遵守規(guī)矩,如今在靈山猴子一樣不遵守規(guī)矩。
4.金剛說這里不比南天門,南天門可是天庭,比南天門不同?意思是這里比南天門更要怎么來的?說明在金剛眼里的靈山和南天門比起來怎樣?
一句話,金剛不把南天門當(dāng)一回事,也就不把天庭當(dāng)一回事。當(dāng)初如來都要奉玉帝旨,這里卻有南天門不如靈山這話,其實是代表了佛家表面虔誠與實質(zhì)內(nèi)心的不同。
再看如來的反應(yīng)。
如來本在十八尊輪世的阿羅漢講經(jīng),當(dāng)聽到猴子和金剛吵起來后,就帶著那些阿羅漢一起去接見猴子,如來可是靈山之主啊。自己帶同阿羅漢一起動身去接見猴子,這是給猴子多大的面子,在給猴子這個面子的同時不也相當(dāng)于打了金剛一巴掌。
猴子見如來來了,倒身下拜,同時眼淚直流。如來對猴子剛才怒罵金剛的事沒有一絲責(zé)備,而是問猴子怎么了,說明在規(guī)矩這個問題上,如來也會縱容猴子。
要記得當(dāng)初如來的二徒弟金蟬子不過就是在聽課時打個呼嚕就被趕下界了,當(dāng)然,不排除金蟬子是如來刻意安排。但佛門所有弟子在如來面前都是規(guī)規(guī)矩矩,猴子今天這么鬧也沒受到任何懲戒,如來反而是關(guān)心他遇到什么事了。
如來之所以會這樣對待孫悟空全因如來也知道孫悟空的未來,“靈明石猴”。
當(dāng)如來問猴子情況,猴子把事情陳述了一遍,如來說那幾個妖怪他認(rèn)得。猴子卻回一句話:如來,我聽有人說,那幾個妖怪與你是親戚。如來利馬罵了他一句。
分析悟空這句話,他聽別人說?從從頭到尾全文都沒人說過妖怪是如來的親戚。說明這時猜的,猴子可能早就懷疑妖怪都是佛門的人了。甚至可能和如來有關(guān)系,那么妖怪就全是佛門高人了,所以那三魔頭才這么難對付。
而且猴子這一句話明顯還帶有一點詐如來的意圖。
這時發(fā)現(xiàn)猴子可能早就猜到魔頭們的來頭,所以猴子聽妖怪說唐僧死了之后,可能將計就計,在那一路演戲。
只是要如來自己去收拾爛攤子,魔頭們一收,獅駝嶺這地盤明顯就沒了,并且那四萬七千眾的妖怪軍團(tuán)也自然歸佛門打掃清理了。
如來被孫悟空這么一詐說出了三妖怪的門路,大魔頭與二魔頭是文殊、普賢菩薩座下的坐騎。
而三魔頭來頭不得了是鳳凰一分為二成孔雀和大鵬,三魔頭就是這個大鵬。
原文:如來: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孔雀)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欲傷他命,當(dāng)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大鵬與他是一母所生,故此有些親處?!毙姓呗勓孕Φ溃骸叭鐏?,若這般比論,你還是妖精的外甥哩。”如來道:“那怪須是我去,方可收得?!毙姓哌殿^,啟上如來:“千萬望玉趾一降!”
如來拜孔雀為母,那三魔頭大鵬雕就是如來的舅舅。
隨后如來帶著猴子菩薩等去收魔頭。大魔頭和二魔頭見主子來了,利馬歸順了,如來勸三魔頭皈依佛門,三魔頭不僅不肯皈依佛門還反水,結(jié)果被如來收服,強(qiáng)行皈依佛門。
這一路上有多少被佛門強(qiáng)行收了的妖怪,黑熊精、紅孩兒、牛魔王、蜈蚣精、大鵬雕........
這回遭遇比較復(fù)雜。內(nèi)容很多,信息也多。
作者用4回(集)寫這次故事。
所以做個小結(jié)。
1.猴子為了避免天庭勞師動眾,沒有向天庭搬救兵,而是采用了只身犯險的方法解決了問題,說明猴子更成熟了。
2.唐僧不在苛刻孫悟空了,猴子對唐僧的態(tài)度有所好轉(zhuǎn),
3.八戒恨透唐僧了,巴不得唐僧死,唐僧卻仍然在八戒和猴子分歧時偏袒八戒。
唐僧為什么要偏袒八戒?分析唐僧的智謀。首先師徒4人中猴子的本領(lǐng)最強(qiáng),如果唐僧偏袒猴子,那么八戒肯定比猴子地位要矮一大截,那么唐僧和猴子比,唐僧也高不到哪去,但是如果唐僧和八戒聯(lián)合在一起,那么猴子地位就降低,唐僧和八戒單比還唐僧高。
所以唐僧偏袒八戒是作為上司的一種謀略,也所以,在多次八戒那么出格的言語后,唐僧還是偏袒八戒,不過八戒因該看出了唐僧想拉攏他的原因。
4.猴子放過了大魔頭,二魔頭一馬,這兩妖怪還說過猴子很仁義,不是三魔頭堅持要捕捉唐僧的話,那兩魔頭就和猴子成友了。其實還有一個原因,猴子是查他們背景。
5.大鵬雕和孔雀可以說是同母兄弟,孔雀是菩薩,所以推斷大鵬雕也該是菩薩級別,大魔頭對猴子求饒時,說過大慈大悲齊天大圣菩薩,雖然猴子不喜歡這稱呼,但也說明猴子在佛家的地位也相當(dāng)于菩薩了。也所以,這次菩薩座下的大魔頭二魔頭根本不是猴子的對手。
結(jié)論出,猴子道家地位是太乙金仙,儒家稱號是齊天大圣,佛家身份已經(jīng)相當(dāng)于菩薩。
6.猴子在得知唐僧死時,猴子崩潰了,連八戒沙僧都沒有救就走了,找如來去了。
猴子崩潰的原因不僅僅是唐僧死了,還有他自己的原因,這一路上猴子付出那么多,結(jié)果一下子全成了泡影,先前猴子堅持要往前走,是因為猴子知道一切都是如來安排的。
所以怎樣都是不會死人的,結(jié)果此時唐僧死了,猴子做的一切都白費了,猴子是帶著怨氣去質(zhì)問如來。
然而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猴子在演戲,讓如來自己去收拾爛攤子。
7.猴子的能力已提升了很多,卻斗不過這次妖怪,猴子可能早已懷疑妖怪來頭不小,所以在和如來對話時,猴子就說有人說妖怪是如來的親戚。結(jié)果果然有點淵源。
8.猴子和八戒關(guān)系那么好,到最后為什么不救八戒就直接找如來去了,猴子對八戒說過救你容易,只是師傅呢?八戒說師傅被生吃了,猴子眼淚之流,而此時八戒卻說哥哥別哭,我只是聽說,沒有親眼所見,你別浪費時間,趕快去別處問問。
這里看出八戒其實真的是很機(jī)智,猴子是急著去找沙僧問情況了,才甩下八戒走了,而且事先八戒要他別耽誤時間,趕緊去別處。這里看出八戒不是一般的講義氣,重感情。
9.大鵬雕的兵器:畫桿方天戟,當(dāng)初猴子下龍宮時龍王向猴子推薦的兵器就是畫桿方天戟。
這是不是同一把呢?龍王既然在開始猴子沒有任何作為時就打算送猴子畫桿方天戟,如果大鵬雕找到龍王,龍王送他畫桿方天戟也極有可能。
其實大鵬雕和當(dāng)初的猴子有兩個共同點:
(1)都是不屬于佛也不屬于道的第三方勢力。
?。?)身世大有來頭。
但是大鵬雕曾吃了一城的人,猴子卻從未傷過善良的人,所以他們的品行截然不同,所以結(jié)果也不同。
10.如來收了大鵬雕,一路上有背景的妖怪都沒死,無背景有實力的妖怪都被收了。無背景無實力的妖怪才都被打死了。
11.大鵬雕作惡多端,所以如來收大鵬雕表面上看也算的上是為民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