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皇帝的震怒之言,張桂頭生冷汗、不敢言語。
而其身后的官員之中,御史中丞馮進硬著頭皮帶著身后的五名監(jiān)察御史出列。
與張桂站在了一起請罪道:“官家,御史臺監(jiān)察不力,皆老臣之罪,請官家責罰。”
須知雖然大宋各類機構(gòu)關(guān)系錯綜復(fù)雜,常常是相互兼任,相互牽制。
但大宋的中央監(jiān)察機構(gòu)說到底還是御史臺!主官為御史中丞,下面又分為臺院、殿院、察院。
三院分置侍御史一人,殿中侍御史二人,監(jiān)察御史六人。在分工上,侍御史是御史中丞的副手,專門掌貳臺政。
而殿中侍御史領(lǐng)導殿院,“掌以儀法,糾百官之失”。
負責記錄彈劾在皇帝面前失禮的官員。比如衣冠不整、朝服不凈,殿前斗毆等等一系列的小事。所以此事與這些殿中侍御史毫無關(guān)系。
而監(jiān)察御史則統(tǒng)率察院,“掌分察六曹及百司之事,糾其謬誤,大事奏劾,小事則舉正“.負責對吏、戶、刑、兵、禮、工等六部的監(jiān)察。
這次在兩浙路和關(guān)子上出了這么大的簍子,朝中的六名監(jiān)察御史居然都沒有發(fā)覺,這是極大的失職。
所以趙禥才會震怒,御史中丞馮進才會出列請罪。
良久的沉默過后,龍椅上的趙禥才壓住了心中的怒火,明白此事牽扯甚大,只怕朝堂之上的官員中,大部分都已經(jīng)參與了此事。
所以此事決不可查!一旦查下去,后果不堪設(shè)想!法不責眾說的便是這種情況。
這也是葉夢鼎只是請求廢除關(guān)子兌換會子,而沒有要求徹查此事的原因。實在是查不起!
龍椅上的趙禥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才意有所指的說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朕就罰你們停俸半年,以儆效尤?!?p> 此言一出,堂下官員中的那一絲騷動立刻消失。眾人都明白,這是皇帝再表態(tài),不會追查此事。
而馮進與六名監(jiān)察御史則齊齊高呼道:“謝官家恩典?!?p> 趙禥沉吟片刻又開口說道:“設(shè)置簿籍,用來記載諫官、御史所言事情,歲終據(jù)此考核他們的成績。由中書省負責此事!”
當下幾名中書省的相公便出聲回應(yīng)道:“臣等遵旨!”
不去看幾名監(jiān)察御史面上的凄苦之色,趙禥對著葉夢鼎說道:“準葉尚書所言!命會子所停止發(fā)行會子。廢除關(guān)子兌換會子。開放兩浙路關(guān)卡,令會子自由流通!”
堂下的葉夢鼎立刻恭聲道:“官家圣明!天佑大宋!”
龍椅上的趙禥沒有理會葉夢鼎的恭維,繼續(xù)下令道:“下令各地,禁止官員、士大夫強買百姓的財物、土地。若有違反,嚴懲不貸!”
隨著堂下再次響起恭維之聲,趙禥的思緒也越來越清晰,接連下令道:“停止發(fā)行關(guān)子!市面上流通的關(guān)子價格不變,依舊作價一貫?!?p> “此次兩浙路百姓受災(zāi)嚴重,下令免除兩浙路三年的賦稅徭役。令百姓休養(yǎng)生息!”
聽到這個旨意,堂下有些官員頓時心下一安,如此看來,剛才的事情是就此翻過去了。自己手中的關(guān)子并沒有被廢除。此次算是火中取栗、有驚無險。
龍椅上,一連發(fā)布了好幾個旨意的趙禥也是有些乏了,實際上說幾句話,發(fā)布旨意花不了多少力氣。
真正消耗趙禥精力的是,從各方紛亂的信息中判斷事情的真相。并想出有針對性的應(yīng)對之法。
圣明之君不好當??!
強忍著頭痛,趙禥淡淡說道:“諸位卿家可還有其他事情?”
堂下眾人相互對視了一眼,誰也不敢去觸這個霉頭。
正在心中盤算間。便聽到副相姚希得出聲說道:“啟奏官家,前幾日官家命臣等舉薦人才,此乃關(guān)乎我大宋國運之大事,老臣不敢怠慢。這是老臣此次舉薦的人才,請官家過目!”
說著姚希得從袖中掏出了一本札子,內(nèi)侍錢貴立刻上前接過,轉(zhuǎn)呈給龍椅上的趙禥。
只聽姚希得繼續(xù)說道:“老臣推舉昔日太子賓客楊棟,建寧府教授謝枋得。另有昔日太學生一十二人?!?p> 此言一出,滿堂嘩然,雖然姚希得沒有說出那十二名昔日的太學生名字。但只是前面所說的兩人便足以掀起驚濤駭浪。
楊棟!昔日的太子賓客,東宮老人。官拜參知政事,是朝中的諸位相公之一。
卻在去年七月指彗星為蚩尤旗,欺天罔君,被丞相賈似道罷職予祠。后被先帝啟任為建寧知府!
姚希得這是要將楊棟這個東宮主力再拉回朝堂!
謝枋得!曾任建寧府教授,去年九月,在宣城和建康漕司任考官時,發(fā)策十余問,言權(quán)奸誤國,趙氏必亡。
被左司諫——舒有開,彈劾他怨望誹謗,定罪為大不敬,如今已經(jīng)被貶居興國軍縣。
這兩人可都是因言獲罪的罪人!想來那十二名昔日的太學生也是如此!
只一個瞬間,朝堂上的官員便心念急轉(zhuǎn),想到了許多的名字,太學生六君子?不太可能吧!要知道六君子中的程宜中可是丞相賈似道一系的官員!
嗯,其他閑賦在家的幾人倒是有可能,還有幾年前彈劾丞相賈似道,而被削去學籍的幾名太學生。
應(yīng)該就是這些人了!畢竟歷屆太學生中雖然人才輩出,可是被貶斥在外的可沒多少人!
想到這里,堂下的官員不由想明白了東宮一系的謀劃,這是趁著丞相賈似道被貶斥在家中養(yǎng)傷,其一系的官員群龍無首。盡快的收攏人才,擴大自己的勢力!
姚希得瞟眼看了看周圍的沉默不語的官員,心中一陣冷笑:“看來西澗剛才的上書起了效果,這些人怕我們東宮的人再拋出什么隱秘,個個都乖的很!”
這便是東宮一系官員昨夜商議的結(jié)果,先將朝堂上的水攪混,搞得人人自危,再乘機舉薦這些獲罪的人才??催€有誰敢多言一個字!
看得出監(jiān)察御史和一些諫官很想阻止,可是沒有賈似道在場主持大局,誰也不敢邁出半步。
畢竟賈似道這位丞相不再,自己這位副相、執(zhí)政還是有些威懾力的!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0-06-26/5ef5af59e3514.jpeg)
黃連山客
1、楊棟,字元極,四川省眉山市青神縣人,生卒年不詳,所著有《崇道集》、《平舟文集》。 2、謝枋(bìng)得,(1226年3月23日—1289年4月25日),字君直,號疊山,別號依齋,信州弋陽(今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愛國詩人,詩文豪邁奇絕,自成一家。 官位最高時擔任過六部侍郎,聰明過人,文章奇絕;學通“六經(jīng)”,淹貫百家, 3、寶祐四年(1256)與文天祥同舉進士。除撫州司戶參軍,即棄去。吳潛宣撫江東西時,他聚眾萬余守信州。五年為建康考官,出題以賈似道政事為問,暗譏時事,忤似道。謫居興國軍。 4、咸淳三年(1267)赦歸。后以江東提刑、江西招諭使知信州,力拒元將呂師夔的圍攻。信州失陷后入建寧唐石山,變姓名,已而賣卜建陽市。宋亡,居閩中。至元二十三年(1286)為程文海所薦,辭不起。福建行省參政魏天祐強之北行,至大都,不食而死。有《崇真院絕?!吩娒髌渲?。門人私謚文節(jié)。有《疊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