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開一家小店,一定要先去西塘看看。
西塘的店名是這樣的:
聽雨閣,舊時(shí)光,江南憶,從前慢,答案,不期而遇,陌上花,拾年,初見
木板上的店招文案是這樣的:
如果幸福不在路口,就在路的盡頭;沒心沒肺,能活百歲;青澀不及當(dāng)初,聚散不由你我;不要假裝很努力,結(jié)果不會陪你演戲;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壇子里的酒是這樣的:
桃花酒,女兒紅,三白酒,青梅酒,桂花酒,美人醉
……
是的,我想開一家小店。
既具文藝氣息,也有生活所需。所以,我先來西塘看看。
—————『住宿』——————
我們?nèi)胱〉?,是沿河民宿?p> 老房子。弄堂狹長,灰磚地面,略暗。許是天陰的緣故。
房間臨河,有一個(gè)露臺。圍欄扶手是木頭的,漆面保護(hù)得不夠好,破損裸露的部分,可以看出木質(zhì)老舊,頗有些年代感??坷镱^角落,放置的是竹藝吊椅,老竹的顏色;一個(gè)藤藝茶幾,一副紫砂茶具,配兩只藤編椅子,簡簡單單。
我們仨都很喜歡。
這條街,有著詩一樣的名字:煙雨長廊。
——————『選擇』——————
蕓和婷玩牌。我選擇了吊椅,斜倚,正對著河面。河對岸,有在長椅上歇息的,有匆忙趕路的,也有在店鋪前逗留玩看的。
右側(cè),是一個(gè)拱形的橋,架在河的兩岸,通行的人來來往往。我留意許久,往來人數(shù)總是相近。
河中,偶有游船經(jīng)過,劃船的都為男士。清一色的灰色褲裝,淡藍(lán)色上衣,頭戴斗笠,著裝極近一致。
總覺得少了些什么。
想起在周莊時(shí),那位身著對襟白底青花衣裳的大姐。長長的麻花辮隨意的甩在身后,悠閑的劃著小船,吳語軟軟的哼唱著小曲,隨著劃船扭動腰部的節(jié)奏,長長的麻花辮子,也在身后有節(jié)奏的晃動。
那天,我也是靜靜的在岸邊看,覺得很美。
——————『雨巷』——————
早上出發(fā)時(shí),天是陰著的,溫度也很適宜。想著連日來的烈日高溫,真真覺得上天是厚待我們的。
待我們停車買票,細(xì)雨飄然而至。我撐開灰色的圍巾擋雨,婷婷和我擠在一起說,“舅媽,如果你變成個(gè)男的,我們這樣多浪漫啊!”
“傻丫頭,我如果是個(gè)男的,你舅舅怎么辦?!蔽覀円宦氛f笑。
在入口處買了把透明的小傘,走進(jìn)小巷。
灰瓦,斑駁的白墻,店鋪面是用做舊的木板和青磚裝飾。綠色的藤蔓從墻角攀到屋檐,再從屋檐處探下,三兩朵橘色的凌霄花聚集在藤蔓上安靜的綻放。
忽然,想起那個(gè)丁香一樣的姑娘,那個(gè)丁香一樣的姑娘,為何哀怨又彷徨,在悠長悠長的雨巷,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
我數(shù)著地面的青石板,默默彳亍著,積水浸濕了鞋襪。我舉起傘,舉到接近檐的高度,抬起頭,仰望雨點(diǎn)一滴一滴打落在傘上。
這雨,每每像是要從天空落進(jìn)人的心里,但人卻連發(fā)膚衣襟都不舍得被淋濕。
小雨過后,天空半陰。此時(shí),忽又放晴。這盛夏的天氣,像極嬰孩的臉,哭笑都那般任性隨意。
——————『酒吧』——————
天色漸暗,隨著夜幕降臨,人流并未減少。他們絲毫沒有歸去的意思,看上去,倒更像是一種新的生活即將要開始。
華燈初上,西塘,夜市也這般熱鬧。
沿河店鋪,高高掛起大紅燈籠,一眼望過去,倒映在河里,隨風(fēng)涌動,波光粼粼。黃色的燈光,紅色的燈籠,在清冷的河水中交相融合。
鄰街就是有名的酒吧一條街,音樂早就迫不及待的響起。勁爆的節(jié)奏,帶動著整個(gè)人從發(fā)梢到腳趾尖都不由得興奮起來,情不自禁哼著,跟著音樂晃動。
游人大概亦是。再看橋上,兩邊往來人數(shù)明顯已有不同。
“我們?nèi)幔俊笔|問。
“不用吧!就在這里跟著節(jié)奏搖擺搖擺,也挺好的?!辨谜f。
——————『夜』——————
11點(diǎn)。隔壁街的熱鬧,在震耳欲聾的音樂聲里已經(jīng)充分感受。
下雨了,對岸的游人漸漸少了,偶爾三三兩兩匆忙行過;燈、燈籠也滅了許多,僅余幾盞用來照明。
沒風(fēng),雨滴直直的打在水面,打散了紅色燈籠和黃色燈光。水面是明亮的。
還有半小時(shí)酒吧息樂。我們在等。對岸的店鋪也在等,等最后一波從橋上返回的人群。
婷婷窩在吊椅里和朋友煲電話粥,已近1個(gè)半小時(shí)。聊今天的見聞,聊她的小阿姨和舅媽一路的逗笑和嘮叨。
我羨慕她這個(gè)年紀(jì),羨慕這樣的友誼,這樣的年紀(jì)才有這樣的友誼,能把日常閑話到這般興致。
我有多久沒有打過這樣的電話,我自己都忘了。
忙,成了一切理由。
——————『清晨』——————
在“面條餛飩小籠包……進(jìn)來看一下”的叫喚聲中醒來。
原本是想著睡個(gè)自然醒,吃個(gè)便飯,再回歸到自己的生活里去。既然已醒,便不想再睡。摸過手機(jī),7點(diǎn)。
清晨的街道,是古鎮(zhèn)最難得的清靜時(shí)間。
早餐店已經(jīng)對外攬客,其余店鋪都是用木板封擋著。早起的游客很少,遇到過幾對老伴,還有帶孩子的三口之家。
少了人群,少了招攬生意的小哥哥小姐姐們,這條街是陌生的。
多少那時(shí)繁華,此刻便覺多少沉寂。
天空忽又飄起小雨,匆忙奔回住處,同伴還在沉睡。不想吵醒她們,躡手躡腳去到露臺。
對岸,常青藤從二樓的窗口撲出,順著瓦屋面舒展,鋪到一樓的廊檐。比較遺憾,窗是鋁合金的,瞬間少了些美感。
那一溜長廊,保留修繕完好的舊木格子窗的已經(jīng)很少。所有裝飾給游客看的一切,不過是為了生計(jì),能有多少是為了生活打扮。
我窩在吊椅里欣賞橋上的人群,用鏡頭和筆悄悄記錄他們。偶爾,也發(fā)現(xiàn)橋上有人舉著鏡頭朝向這邊,隨即用手撥過長發(fā)遮臉。
我們或許都曾一不小心活成了別人的風(fēng)景,裝點(diǎn)成了其中的一部分。其實(shí),那不一定是我們本來的樣子。
——————『回』——————
雨停,游人漸多。
小鎮(zhèn)很快就恢復(fù)了昨日景象。
“進(jìn)來看一下哈”
“隨便試吃,隨便拍照”
“8分鐘畫像,也能畫照片包郵”
“有茶,有酒”
“一起玩泥巴,只需15分鐘哦”
“手工原創(chuàng),帶一件走吧”
“不了,謝謝!”
“不了,謝謝!”
再見,西塘。
——————『想』——————
如果想開一家小店,一定要先去西塘看看。
是的,我想開一家小店。
既具文藝氣息,也備生活所需。
貳玥兒
有一段時(shí)間,特別想開一家咖啡店。那種渴望像是植入進(jìn)心靈深處的,丟不掉,也躲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