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宮變1
今年的春夏之交格外漫長,京城仿佛也有了南方梅雨時節(jié)的那種悶熱。連日順天陰而不雨,失去了太陽照耀的紫禁城充斥著一股腐木氣,和著門環(huán)上獸首銅釘?shù)你~腥氣,無論如何熏香都掩蓋不住。韶齡望著這陰郁的天氣,心事便如這敗息一般繾綣不散。
當(dāng)韶齡聽說少詹事劉健求見時,天上忽然一聲響雷,韶齡尚未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大雨便已傾盆直落。等到蔣琮帶他入內(nèi)時,他雖在殿外整理了儀容,但是已被澆得全身俱濕,腳下又是一潭積水。
“劉大人與雨真有緣分?!鄙佚g讓禾兒拿了太子上次給他換的錦袍,“這是劉大人上次穿過的,今日再應(yīng)急一次吧?!?p> 劉健拿過錦袍跪下道:“臣唐突,但是臣今日來此,是有要事必須親自稟告太子妃娘娘?!?p> 韶齡望了蔣琮一眼,他立刻會意將幾個內(nèi)侍帶了下去。韶齡對劉健說:“蔣琮他們都是太子親近之人,你且說無妨。”
劉健叩首正色道:“娘娘,臣聽聞萬貴妃病重,怕是就在這幾天了?!?p> 韶齡震驚地從座位上站起來,望著蔣琮,蔣琮也是一臉無知。
韶齡復(fù)看劉健,問道:“萬娘娘身體一向不錯,怎會病重,再說禁中密事,詹事又是如何得知?”
劉健答:“臣在內(nèi)閣,本不該知禁中之事,只是萬閣老近日頻頻入宮,又廣招治療痰疾的醫(yī)師,臣這才留了心。恰巧萬閣老找的一位醫(yī)師是臣的同鄉(xiāng),與臣的父親乃是莫逆之交,這才了解了其中內(nèi)幕。”
韶齡點點頭,說:“貴妃娘娘比圣上大19歲,今年已是60高齡,縱容保養(yǎng)有度,偶感風(fēng)寒也是有的,但是您就這么肯定她的病情有那樣嚴(yán)重嗎?”
劉健拱手道:“臣不能肯定,但是萬妃一病,梁芳、萬安必定有所行動,怕是對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不利?!?p> 確實,萬妃若不在了,梁芳與萬安再無依靠,必定狗急跳墻。
韶齡抬頭看著劉健,只見他兩眼之下俱是郁青顏色,頗顯疲態(tài),身上又著濕衣,十分狼狽。
韶齡抬手向劉健施禮:“多謝詹事冒險告知。詹事便請回衙,只說入宮時逢雨,一向在墻下躲避,不曾見我。我叫蔣琮親送你從殿后回去。”
劉健向韶齡行禮辭道:“多謝娘娘,臣告退?!?p> “等一下?!鄙佚g復(fù)想起一事,問道:“詹事方便告知上次與太子對弈時所說之事嗎?”
劉健笑了笑,回道:“臣與殿下不過烹茶聊雨而已,臣勸殿下不如下一場王者雨,深入于宮殿玉堂,一掃蕩濁晦之氣,以清人耳目。不過殿下并未回答臣,只是與臣對弈而已?!?p> “對,聽聞你棋藝了得,殿下也不敵你。”韶齡笑道。
“臣慚愧,臣記得臣所執(zhí)黑子被殿下殺得丟盔卸甲?!眲⒔」笆?。
“你是黑子?”我有點不敢相信,那日我進去明明見到朱佑樘拿著黑子。
“殿下棋藝高超,臣甘拜下風(fēng)?!眲⒔?fù)又拱手便隨蔣琮下去了。
送走了劉健,韶齡獨立窗前,細(xì)細(xì)消化他帶來的這個消息,檐外雨幕如扯斷珠簾般,韶齡對禾兒說:“禾兒,你聞,這帶著泥土氣味的空氣中有了其他味道呢?!?p> 禾兒不明所以:“有什么味道?”
韶齡深吸一口氣:“血腥味?!?p> 雖然韶齡將萬妃病危的消息夾在給弟弟的家書中以八百里加急送去了甘州,但是宮中的情形依舊變得越來越難以掌控,韶齡遞了幾次想進宮問安的折子都被以各種理由退回,見不到太后與皇后,韶齡心里吃不準(zhǔn)這倒底是不是個陰謀,只好讓蔣琮加強了東閣的巡防。
甘州大捷的消息便是在這個非常時候傳入京城的。在邊墻不齊,缺武器少糧草的情況下,李家軍將士與甘州守軍奮勇血戰(zhàn),還是擊退了韃靼。
“娘娘大喜,殿下不日就要班師回朝了!”蔣琮激動的聲音在門外就響起了,可等他跨進殿門便怔了一下,安靜了下來——詹事劉健正跪在中央,學(xué)士倪岳屏住呼吸躬腰站在旁邊,一封來自泰州的八百里急遞正擺在韶齡的面前,五岳之宗的泰山地震了。
韶齡扶著額頭,說:“多事之秋,好不容易打下甘州,這泰山又地震了,倪大人你來說早朝上他們說了什么。”
倪岳猶疑了一下恨恨說:“李孜省此等佞臣竟將地震之天災(zāi)歸于太子,說太子在甘州不經(jīng)朝廷定罪,隨意殺戮當(dāng)?shù)毓賳T,是以觸怒上天,天降大災(zāi).....”
“都聽到了?”韶齡這才望向了蔣琮,笑了,是氣得發(fā)笑,“這就是我朝廷的官員。殿下在前方浴血奮戰(zhàn),他們在這竟將污水潑向太子!混賬!”
“娘娘現(xiàn)在不是生氣的時候啊,按理泰山地震此等大事,應(yīng)由陛下決斷祭天,可是今日之政令皆出自司禮監(jiān)與內(nèi)閣,我方才來東閣時,城門已經(jīng)戒了嚴(yán)。五軍兵馬指揮使蔣大人親自帶人圍了四門?!眲⒔≈钡馈?p> 大家的神色都凝重了起來,韶齡站起來緩緩道:“還記得前年“中宮之亂”么?只怕這次更甚。”
“我這就派人送娘娘出城去?!笔Y琮說。
“不行?!鄙佚g制止蔣琮,“你先派兩個好手,送兩位大人出府,一旦宮變,東閣就是眾矢之的,兩位大人不要回宮了,這出城怕是也難,回去閉府不出的好。還有再派幾個得力的,趕快去楊守陳大人,李敏大人,王恕大人家報信,沒有進宮的千萬別去,對了,還有我父親那里??烊タ烊ィ ?p> 蔣琮連連點頭去辦。
劉健站起來勸:“娘娘,不妨聽蔣總管的先出城避一避?!?p> 韶齡搖搖頭說:“殿下一片苦心,留下親衛(wèi)給我,只是這時候我卻不能走。一來局勢未明,宮中到底是個什么情況我們都不知道,二來我現(xiàn)在走了,怕是落人口舌,對殿下不利。”
劉健拱手道:“娘娘大義,臣等自然也不是貪生怕死之輩,臣今日從內(nèi)閣來,若是不回去,怕是引起萬安他們的猜疑,還請娘娘準(zhǔn)臣回去助娘娘一臂之力。”
韶齡看著他堅定地樣子,點頭說:“好吧,若是萬安他們問起,請劉大人千萬保全自己?!庇洲D(zhuǎn)向倪岳說,“倪大人千萬別回宮了,只派好手守住宅門,無論如何等到殿下回朝?!?p> 送走兩位大人,韶齡又細(xì)細(xì)囑咐了院中眾人加倍戒備門戶,派出幾個好手在閣中最高處眺望,沒過多久整個東閣就被各種暗衛(wèi)層層圍住,連一只信鴿都飛不出了。
韶齡站在東閣角樓最高處眺望,眼前只有昏暗曖昧的暮色,然而,她的心里卻從未這么清楚明白過。
五軍兵馬指揮使蔣源是興王的岳父,他帶兵圍了進出四門只有一種可能——興王反了。那個“小道士”最后還是將手握向了不屬于他的權(quán)力。
禁中怕是已經(jīng)發(fā)生了大事,如今太子帶軍隊西征在外,倘宮變成功,讓興王先繼位稱帝,哪怕大軍回京勤王,生米已煮成熟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