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溪神說她那一招是神通,顧仁毫不意外,但說到威力只是平平無奇,顧仁就有些不解了。
這一招在神通中都只是普通,那其他的神通得有多強。
顧仁搖搖頭,不去想那么久遠的事情,道:“對了,最好不要是什么劍法棍法,這一類想要學(xué)會,太要時間,你有沒有更加簡單實用的術(shù)法?”
顧仁詢問道,倒不是他挑剔,而是他覺得刀法劍法什么的,像是徐家兄妹那般御行,雖然也很有意思,但是需要很長時間的練習(xí)。
更關(guān)鍵的是,需要趁手的武器才能發(fā)揮更好的實力。
顧仁手中雖然有些閑錢了,但靈兵什么價格,他去過一趟十八名器也不是不知道,貴的嚇人。
沒有好兵器,劍法之流,威力恐怕會大打折扣,比起別人來有所不如,學(xué)了也是白學(xué)。
另一點顧仁也是想要節(jié)約時間。
他現(xiàn)在的主要目標(biāo)就是去云州參加考核,所謂月棍年刀一輩子槍,寶劍隨身藏。
要是訓(xùn)練的時間太長了,反倒是本末倒置,錯過了云州的考核那也是無用。
當(dāng)然顧仁也知道修行,就像是攀巖,沒有捷徑可走。
若是靈溪神沒有其他的好術(shù)法的話,他也就只有選擇將就,但現(xiàn)在姑且還是問一問,萬一有適合自己的好東西呢。
靈溪神表示:“你放心,我這里有一招,絕對適合修煉《三丹引氣訣》的你?!?p> 靈溪神說著,將手抬起。
可以看見她的眉心、胸口、小腹處各有一道清氣冒出。
三道清氣顏色有細微的差異,它們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團氣旋,匯聚在手中,自有一種綿綿不絕,玄之又玄的感覺。
“這招名為‘歸元一氣’,是將自身體內(nèi)的精氣神混合在一起,發(fā)揮成倍的威能的招式,這一招有種種玄妙,可攻可守,威能強勁,而且你若是能練好,對于境界的提升也有幫助?!?p> 看著靈溪神展示歸元一氣,不知為何顧仁有種在看人搓丸子的既視感,主角標(biāo)配啊。
“我傳你行氣方式和要訣……”
顧仁默默傾聽靈溪神講述,將精要記在心中。
仔細琢磨歸元一氣,他確實感覺到了這一招的玄妙,若是練好了,輔助提升修為不是假話。
歸元一氣核心的要義便在“歸元”二字上,是將三個丹田,三種不同的氣融合在一起,疊加出成倍的力量。
而修行的前三個境界,剛好是要分別開啟,上中下三個丹田,打通自身的靈氣、血氣,神氣。
歸元一氣雖然是術(shù)法,但他山之玉可以攻石,若是練好了,也可以自身帶來修煉感悟,讓自己對后續(xù)的境界有所明悟。
“一般來說初步掌握歸元一氣得要多久的時間?”
顧仁詢問道,心里也好有個底。
“說不準,修行的事,因人而異?!?p> 靈溪神給了個含糊的回答,她這樣的神祇體內(nèi)是沒有三丹的,因此她也沒有修煉過歸元一氣。
她剛剛展示的不過是自己根據(jù)理解,對當(dāng)初告訴她這一招的人進行模仿。
但她并未真正掌握這一術(shù)法,自然也回答不了掌握這一招需要的時間。
顧仁聞言頷首,也不再依賴靈溪神,自己琢磨歸元一氣得這一招的要義。
他現(xiàn)在是凝氣境界,能夠調(diào)動的只有下丹田的靈氣,自然是做不到將精氣神都集中起來,化為一氣。
但這一招名為歸元一氣,而不是三元一氣,因此并非是一定要動用三個丹田中的力量。
在顧仁的理解中,這更加像是一種行氣的方法。
通過特定的運行方式,將體內(nèi)的氣集中起來,進行壓縮,爆發(fā)出成倍的力量。
顧仁剛剛修行不久,丹田中蘊含的靈氣還很微弱,在經(jīng)脈中游走靈氣更是細如絲線。
然而運轉(zhuǎn)歸元一氣后,這些細弱的絲線,一縷縷的集合起來,被擰成了長鞭子,有了非同尋常的力量。
幾次施展后,顧仁摸到了感覺。
他將力量集中在指尖向,往地上一劃,頓時干燥的地面出現(xiàn)了一指深的裂痕。
“有效果,歸元一氣似乎并不難,我感覺我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p> 見到地上的杰作,顧仁欣喜。
在歸元一氣的作用下,他出掌如刀,雖還不能開碑裂石,但如利刃一般劃開血肉卻不成問題。
顧仁突發(fā)奇想,又試著將集中起來的靈氣用在拳頭上,同樣有不俗的破壞力,能打碎枯樹。
他又將靈氣集中在腳上,猛然跺腳,地上頓時龜裂,出現(xiàn)蜘蛛網(wǎng)般的縫隙。
而顧仁的身體也在反作用力下,一蹦丈許高!
“這一招卻是有種種神妙,不光是可以用在破壞上!”
發(fā)現(xiàn)這種作用的顧仁,對歸元一氣這一招愈發(fā)喜愛。
運轉(zhuǎn)歸元一氣,不但能將靈氣凝聚在拳頭上,用于殺敵。
也能聚集在腿腳上,提升自己的速度,增加追敵和逃跑能力。
更是可以用在防御上,只要將靈氣集中一處,便能使得自己的血肉之軀更加的堅韌。
不過這萬金油的一招也有個缺點,就是在靈氣不夠的情況下,你若是將體內(nèi)的靈氣集中在一個地方。
那其他部位自然而然的會減少靈氣,使得那些部位更加的薄弱。
在戰(zhàn)斗中如何取舍,便看使用者如何使用。
“這領(lǐng)悟速度……”
見到顧仁領(lǐng)悟了歸元一氣后,通過各種嘗試,將自己累個半死,而后不得不氣喘吁吁地在地上打坐吐納。
靈溪神看著睜開眼睛,邊看著自己,邊吐納的小修士是有些出乎意料。
雖然她沒有練過歸元一氣,但通過對比手中的那些術(shù)法,她覺得這一招應(yīng)該沒那么容易掌握。
她初步預(yù)測,這凝氣境的小修士,怎么也得十多天才能領(lǐng)悟。
這也是她為什么沒有明說修煉這一招所需時間的原因,怕對方吹毛求疵,不斷找自己替換術(shù)法,徒增麻煩。
但這凝氣境的小修士不過用了半個時辰的時間便將其掌握了,甚至能夠舉一反三,將歸元一氣運用。
難道說這家伙悟性極佳,天賦極好?
她也活了百十年,也見過不少修士,但像這么有天賦的還是少見。
靈溪神看待顧仁的目光有了細微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