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天禧盛世

第三十二章 圓滿回朝

天禧盛世 夜半鬼讀書 2529 2022-09-25 22:26:36

  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圣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一場“蝗變”令趙恒進退兩難,九年靡費盡付流水,再無任何公信力可言。

  百官對此諱莫如深,束手無策,寄希望于改元,求來年風調(diào)雨順?!半扪偈茉私B駿命,示以延洪之旨。誨其清凈之方,爰建號以紀年……歸尊之禮,庶協(xié)于惟新。誕告之文,特申于先甲,來年正月一日宜改元為天禧。”

  然而,大中祥符九年十二月二日的一股東南風卻為這場封神運動注入新鮮血液。

  福建六州、兩軍百姓萬余人詣東華門,請將南海納入岳瀆之列,享國家之祭。又以救世利人、扶危濟險之功,請以莆田湄洲民女林氏為天地神祇,許民虔修歲祀。

  中書禮房、禮儀院、太常禮院為此爭論不休。

  林氏冥壽止五十八,絕對在人的范疇之內(nèi)。

  這樣的存在不是沒有,配享太廟太廟的名臣就是。

  太祖朝的趙普、曹彬。

  太宗朝的薛居正、石熙載、潘美。

  開國以來,五人而已。

  冷不丁的冒出一在室冥女與之并列,是不是小題大做?各地會不會爭相效仿?

  百官愿意蹉跎,開封府卻忍不了。

  萬余福建百姓竟然滯留京師不去,以寺院為家,人滿為患!

  各寺住持、監(jiān)院不堪重負,敢怒不敢言,赴開封府軟磨硬泡。

  權知開封府事、盛度第一個旗幟鮮明的贊成納南海為岳瀆,請從福建百姓萬里跋涉之誠,以此為東南歸心之證。

  但百官心思不再局限于一隅之地,似乎又回到了大中祥符元年。

  “今歲缺雨,當引滄海以濟。”

  趙恒從福建百姓之請,并賜帛絹,詔其返鄉(xiāng)。

  “古今崇祀岳瀆,懷柔百神,禮所不廢。至于有功國家,有裨民社者,報當異數(shù)。莆田湄洲民女林氏,靈明丕著,惠澤亶敷,茲特封為廣濟天妃。秩視海岳之崇,典敘春秋之重?!?p>  十二月初七。

  福建百姓詣東華門謝恩。

  福建轉運司任曉、知興化軍林殆庶入對崇政殿,請立六皇子壽春郡王為皇太子。

  趙恒不許。

  天禧元年,正月十一日。

  奉天書合祭天地,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原者亦除之,賞賜如東封例,并蠲天下逋欠,雖盜用經(jīng)三十年者亦蠲之。封壽春郡王為升王,封光國公為東平郡王。

  是年正月、二月,京畿仍無雨,陜西、河北、京東皆蝗。

  趙恒遂于三月齋宿垂拱殿,命升王日赴玉清昭應宮祈雨,東平郡王日赴太平興國寺祈雨。

  百官心思微妙,有贊趙恒心懷蒼生,也有人言皇子年幼、不耐勞頓,請以宰相或親王代之。

  與百官的小心翼翼相比,坊間言論就要放肆許多。

  有卜者詣東華門上書,言兩位皇子出身低微,恐上蒼不悅。

  趙恒大怒,欲斬之。

  王旦力勸:“恐天不雨?!?p>  趙恒不納。

  三月初六,斬卜者于西市。

  黃昏,春雨滂沱。

  于是,籍卜者家,得權貴與其往還占問吉兇簡。

  趙恒再怒,欲付簡書于御史臺按之。

  卻為王旦所阻:“臣幼賤時,不免為此。必以為罪,并臣下獄?!?p>  有官以“國法不可私縱”為由,請付御史臺追根究底。

  王旦對之“已焚”。

  趙恒冊立皇太子的心思從未這么強烈過,恨只恨近歲多蝗,不宜付諸以子。

  遠方的劉緯仍然揪著李溥不放,幾乎每月一彈奏:“東南五路均知李溥奸贓狼藉而無人究,此乃轉運使之失職,亦是轉運使之無奈,畏貢物流轉而委曲求全。臣請在十八路另設提點刑獄使,總攬一路司法、監(jiān)察、風聞事,令轉運使專司財賦……”

  各路轉運使駭然。

  李溥私役健卒為姻親林特起宅一事先遭踢爆。

  趙恒遂命都官員外郎、判三司都磨勘司黃震為江、淮、兩浙、荊湖制置發(fā)運使,與李溥同知發(fā)運司事。

  ……

  年初,京畿、河南、京東、河北、陜西、江南、淮南、兩浙、荊湖皆蝗,東南沿海僅福建、廣南幸免。

  輸糧船直達京東路登州、河北路滄州得以成為現(xiàn)實。

  經(jīng)過兩年試運行,泉州、興化、福州、明州海商已在初步融合階段,不再甘心受制于沿海航道,請以尖底船走深海航道。那里才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水文環(huán)境,再不用擔心近海險灘,更快更安全。

  劉緯沒有理由不同意,給一成損耗,由承運海商分潤。傾覆之險由官府承擔,但每發(fā)生一次意外,官給損耗即降一分。

  泉州市舶司則把損耗定在一成五,每一船均提留半成損耗,作為傾覆之費。

  綱首每完成一定數(shù)額的運糧,會有相應的出身授予,有俸無祿,供其在海外奔走。

  這對四地海商來說,絕對是個意外之喜。

  因為漕運最大的損耗在轉般,而非運輸。

  盡管海運長達數(shù)千里、甚至上萬里,卻無役夫之費。近海三個月的航程,遠海往往僅需一個半月。

  只要天公作美,為官指日可待。

  舵手也是劉緯比較看重的群體,主動承諾會為安全航行十五萬里的舵手討一個出身。

  五月初一,運糧船由泉州揚帆起航,日發(fā)四艘。

  劉緯每一次都會鄭重承諾,必要時可以棄糧保人。

  ……

  當莆田、泉州灣、同安連成一線,已是可以媲美廣州市舶司的存在。

  南海諸蕃往往選擇直達泉州,一個多月的航程,卻要在東南沿海輾轉半年籌備物資,等下一次季風來臨。

  有鑒于此,劉緯鼓勵陶瓷生產(chǎn)和茶、棉、蔗的種植之外,又免去泉州境內(nèi)三年稅賦、徭役,高舉“捉賊事”大旗,盡廢漳州、泉州、興化軍境內(nèi)關卡,一律由泉州市舶司計其三年總稅給之。并行文福州、建州等兄弟州軍,不得阻礙廣南、兩浙、江南商賈進入泉州。

  兄弟州軍敢怒不敢言。

  東南第一權臣李溥已經(jīng)罷為忠正節(jié)度副使閑置,曾在奔赴潭州的路上高呼“小兒誤我”。

  雖然趙恒并未依劉緯所言,分割轉運使權責,卻又在江淮發(fā)運司新置都監(jiān)一職,與提點刑獄使有異曲同工之妙。

  東南四路物資潮水般涌向莆田、泉州灣、同安榷場,力爭在劉緯離任前搶一波秋風。

  宋初,為政有道的知州等地方主官有推薦繼任者的權利和義務。

  趙恒也問了劉緯意見,還是兩個人選,提舉泉州市舶司、泉州知州似乎不再由一個人兼任。

  劉緯未提及具體人選,一味強調(diào)政策連續(xù)的重要性。

  趙恒遂以錢昆提舉泉州市舶司、林殆庶改知泉州,并命李余懿、任守忠留任一年。

  ……

  焦守節(jié)心不在焉的出東華門,雖獲起復,卻無半點欣喜,反有一股告老沖動。

  為何在劉緯覲見時?

  是女兒以命換來的?

  一輛馬車等在路邊:“可是焦公?”

  焦守節(jié)回過神,冷冷的問:“常知縣?你家劉學士有什么指教?”

  常長樂尷尬陪笑:“不敢,不敢,是我家夫人請焦公留步?!?p>  一道倩影自車內(nèi)閃出,懷抱孩童,屈膝跪地,泣不成聲:“女兒不孝……”

  焦守節(jié)一躍而下,未語淚先流:“活著比什么都好,活著比什么都好!”

  焦嫮抖了抖懷里的孩子:“快叫祖父?!?p>  孩子:“咿咿呀呀”。

  焦守節(jié)心都要碎了:“好乖,叫什么名字?”

  焦嫮與有榮焉:“焦劉。”

  天禧二年二月初四,客省副使焦守節(jié)知邕州。

  ……

  崇政殿西廡溫暖如春。

  趙恒道:“昨年九月,契丹國主妻產(chǎn)下一子?!?p>  劉緯身上疲累盡去:“請貴妃殿下遣使以賀。”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