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過河
漳州,這是中原的最后一座大城,過完漳州之后,就進入了東境的地界。
在漳州官員的恭送中,張城領著五千御林軍和三萬民夫,終于走出了中原大地。
按照目前的進程,二十日內(nèi)趕到雁門關,完全沒有問題。
入東境,必須要跨過一條黃河,這倒是和張城記憶中那個世界差不多。
地方上的官員,早就準備好了渡船。
運送這么多車馬和人員過河,沒有水師的大船配合,光是時間就要消耗三天的時間。
但即便如此,這三天時間張城也必須要消耗,不然繞過黃河的話,那得多出半個月的路程,他可沒時間。
渡船開始運送軍士,然后運送糧草軍餉。
第一天安然無事!
第二天也似乎一切順利,直到晚上的時候,正在運送糧草軍餉的渡船發(fā)出了警戒之聲。
張城早在第一天就已經(jīng)過了黃河,聽到警戒之聲,張城臉色都變了。
“大人,不好了!”
有人快速來報:“我們的渡船全都被戳穿了,暫時無法修復?!?p> 地方上的官員,一時之間只能收集到幾十條小船。
現(xiàn)如今這些船全部被戳穿漏水,根本無法運行。
有幾艘小船直接沉了下去,上面的糧食也跟著下了水。
黃河水比較急,若是下了水,基本上就沒有打撈的可能。
張城在對面留下了三千御林軍,保護糧草軍餉的安全。
現(xiàn)在經(jīng)過點算,運送過來的糧草只有三十萬石不到,軍餉也只有二十萬金幣。
若是要等到修復渡船,至少需要幾天時間,雁門關的幾十萬大軍可等不起。
對方用這樣的方式,阻斷糧草軍餉的運送,肯定不止是想拖延時間。
這些人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戳穿運糧的船,若是沒有內(nèi)應那才怪了。
張城馬上下令,讓人把地方上的幾個官員都帶了過來。
這次負責準備運糧船的,是一個縣令,挺著一個大肚子。
七品縣令,也算是一方大佬,這放在后世,那也是妥妥的一市大員。
這七品縣令知道運糧船出事之后,額頭上的汗珠就一直掉。
見到張城的時候,他就跪了下去。
“大人,下官冤枉啊,這是有奸人想要陷害下官??!”
這縣令的話讓張城臉色大變,他還沒說什么呢,這縣令倒是自己跳了出來。
“本官有說懷疑你了嗎?”
張城一句話,直接把這縣令嚇得臉色蒼白無比。
難怪大梁國會如此腐敗,除了梁都城,其他地方上的官員,如果都是這樣的廢物的話,大梁國不完才怪。
“大人,我...”
這縣令確實是一個草包,此事他的表現(xiàn)簡直就是畫蛇添足。
“告訴本官,是誰要陷害你??!”
“你堂堂一個七品縣令,一縣之尊?!?p> “在你的地盤上,誰還能陷害你!”
張城一連幾句話,直接把縣令問得懵了,他這是有苦說不出啊。
“大人,是衛(wèi)家!”
縣令隨口就說了出來,卻把張城給難做了。
衛(wèi)家,培凌城那個被自己殺了的衛(wèi)慶的衛(wèi)家嗎?
衛(wèi)慶在培凌城儲備了那么多糧草,還有幾十萬的金幣。
這個時候衛(wèi)家突然跳出來,張城不得不懷疑這之中的問題。
衛(wèi)家恨他嗎?
答案是肯定的,培凌城中,衛(wèi)家準備的二十萬石糧草,幾十萬金幣,這些東西,說不定是衛(wèi)家積累了多久的財富。
這筆財富,本應該是衛(wèi)家將來起事最大的依仗。
可是這些財富全被張城給奪走了,衛(wèi)家這個虧吃了,還吃得無聲無息。
衛(wèi)家根本就不敢招搖,可是衛(wèi)家不知道他張城的存在啊!
只有一個可能!
丁一山!
想到這個陰險小人,張城內(nèi)心深處就是一陣無奈。
丁一山就是陽謀,只需要把張城的真實身份告訴衛(wèi)家就成。
丁一山肯定不知道培凌城中張城得到的好處,不然的話他就應該是來找張城分一杯羹了。
這縣令就這樣直接把衛(wèi)家賣了,那是因為他知道,沒人敢在這個時候去招惹衛(wèi)家。
衛(wèi)家是依附在獨孤家下的家族,樞密院御史大夫,這個職位在往上一步,就到了臣相之位。
張城揮手,讓人把這縣令帶下去。
這種事,他沒辦法追究。
這縣令,或許就是對方故意留下來告訴他這件事的。
二品大員,未來的臣相人選。
衛(wèi)家的勢力,至少不是現(xiàn)在的張城可以撼動的。
即使有秦王這個靠山,也不行,因為衛(wèi)家的后面,是獨孤家。
戳穿運糧船,只是衛(wèi)家想要惡心張城的一種方式而已。
無非就是拖延張城運糧往雁門關的時間,只要張城在規(guī)定的時間之內(nèi)趕不到,衛(wèi)家一定能讓人彈劾張城。
所以說這是陽謀!
想要從其它地方調(diào)來船只,這是不可能的,想必沿途的船只,離這里最近的一定都被衛(wèi)家派人毀了。
修補戳穿的船,需要時間,而且經(jīng)過修補過后的船只,不一定承受得起壓力。
軍中之人,很多都已經(jīng)像是熱鍋上的螞蟻。
糧草不能按時運送到雁門關,他們受罰事小,幾十萬大軍要是缺糧,那戰(zhàn)事如何繼續(xù)。
幾十萬軍士難道要餓著肚子抵御匈奴的鐵騎嗎?
即使是民夫,都明白這幾十萬石糧草代表什么。
喬山也慌了,行軍打仗,按理說大軍未發(fā),糧草先行。
大梁在得知匈奴鐵騎時隔三十年后卷土重來,能在第一時間調(diào)派六十大軍前去阻攔,反應已經(jīng)算是快的。
如今這場舉世矚目的大戰(zhàn)已經(jīng)過了一個多月。
前期運往雁門關的糧草已消耗得差不多了。
戶部湊集在各地湊集到的五十萬石糧草,至少能讓大軍撐到入秋去。
而那個時候,新糧也差不多除開了。
這次運糧,是絕不能出問題的。
從派出皇家衛(wèi)隊負責押運就不難看出,皇族對于這次運糧的重視。
喬山找到張城,說出了心中的憂慮。
“喬大哥,我們還有多少時間?”
喬山楞了一下,回道:“大人,從梁都出發(fā),如今已過去了九日?!?p> 過了黃河,剩下到雁門關的路程,不出意外的話,七八日就可到達,可現(xiàn)在運糧船一時修不好,時間已經(jīng)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