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賢王
三十年前,大梁國皇帝戰(zhàn)死于東都。
當時的朝堂之上,很多大臣是趨向于立陳王為新帝的,據(jù)說當時戰(zhàn)死的皇帝臨死前也是這樣說的。
可是皇家講究傳承,哪有傳弟不傳子的,而且當時已經(jīng)立了太子的。
陳王知道朝中為此為難的時候,親自去見了哪些支持他的大臣,主動放棄了繼承皇位,讓差點動亂的大梁國暫時平靜了下來。
因此在民間,陳王的口碑一直很好,因為他的退讓,大梁國才迅速得也平靜下來。
對于這樣一位高風亮節(jié)的老王爺,天下人心中自然是佩服不已。
天下能有多少人,在那至高無上的皇權的誘惑下,能保持平靜的心情呢。
陳王就能,他或許動心過,但最后他還是主動放棄了。
張城是這次押運糧草軍餉的主官,身批戰(zhàn)甲,面見陳王。
陳王五十多歲,頭上已經(jīng)有了白發(fā),這個年代的人平均年齡不過三十幾歲,能活到五十多歲,算是很大的年齡了。
不用刻意的去尋找陳王的身影,只有皇族才能穿的那種蟒服就是皇家子弟的身份象征。
“下官張城,見過陳王!”
大梁國的禮儀之中,需要行跪拜之禮的時候不算多。
“哈哈!”
陳王大笑起來,眼中滿是喜意。
“張將軍,本王雖遠在東都,卻也聽說了將軍隨意作出來的詩作?!?p> “將軍之豪氣,另本王佩服不已?!?p> “此次黃古坡一戰(zhàn),將軍更是證明了自己的領軍之才,我大梁國,正需要像將軍這樣的少年俊杰?!?p> “本王要替東境幾百萬軍民,向將軍道謝!”
“多謝將軍!”
隨著陳王這微微一躬身,他身后的官員,百姓,全都對著張城行了一禮。
“多謝將軍!”
這道聲音,傳出去很遠,整個東都城中,似乎都是這道聲音。
張城內心之中,難免會激動。
堂堂王爺,皇族最受人敬仰的老王爺之一,禮下于他,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態(tài)度。
張城心中對于大梁國這個已經(jīng)快要腐朽的國度,本來是沒有多大歸屬感的。
可是現(xiàn)在,他忽然覺得,自己似乎就應該生在這樣一個地方。
“王爺客氣了,諸位大人客氣了?!?p> 張城道:“下官不敢居功,此次押運糧草,多虧御林軍的兄弟們一路護持?!?p> “黃古坡一戰(zhàn),御林軍幾百兄弟的忠魂留在了那里?!?p> “這是他們的功勞,是整支運糧隊的功勞?!?p> 陳王看著張城,越看越喜歡。
少年俊杰,不居功自傲,還能記掛手下戰(zhàn)亡的軍士。
這等人,他已經(jīng)多年未見了。
如今的大梁國,所缺的不就是這種人嗎?
“將軍放心,本王一定會把這些戰(zhàn)死的大梁國男兒,送回他們親人的手中?!?p> 陳王已經(jīng)聽說了,這位張將軍對御林軍軍士許下的諾言,絕不放棄每一個兄弟,哪怕是戰(zhàn)死戰(zhàn)場的,也要把他們的尸體找回來,就地火化,收納骨灰,最后再送回他們親人的手中。
這個做法,傳到東都的時候,陳王還覺得有些做作,可是后面仔細一想,他也就明白這樣做對于軍士們來說代表什么。
戰(zhàn)死沙場,那是軍士最大的榮耀,最后家屬雖然能領到軍方的撫恤,但那點金幣雖能活命,卻不能讓他們得到該有的尊重。
對,就是尊重!
把他們的骨灰送回去,雖然會有些浪費人力財力,可這樣做,對這支軍隊來說,那就是凝聚力。
看現(xiàn)在這支御林軍對張城的態(tài)度就明白了,就連喬山,都自愧不如。
陳王主動把這件事攬到自己身上來,就是想要以此拉近他和張城的關系。
“下官多謝王爺!”
張城對著陳王行了一禮,這一禮,是真心實意,這位王爺贏得了他的尊重。
陳王親自扶著張城,走進了東都。
如此重禮,東都之中,已經(jīng)多年未見了。
糧草軍餉只要進入東都之后,基本上就算是安全了,從東都到雁門關,就百里的距離。
這里,已經(jīng)算得上是戰(zhàn)區(qū)了!
雁門關派來的人,也都在東都之中,糧草軍餉到了東都,這些人立馬派人前去通告大元帥。
按照軍中規(guī)矩,張城并不能在東都停留,穿城而過,陳王親自把運糧大隊送出東都城。
三萬民夫,四千多御林軍,押送著五十萬石的糧草,一百萬金幣,繼續(xù)向雁門關而去。
小皇帝圣旨上規(guī)定的二十天之內,張城定能如約而至。
雁門關上,此時大戰(zhàn)已經(jīng)燃起來。
大梁國的幾十萬大軍,避而不戰(zhàn),而雁門關外的匈奴鐵騎,并沒有大型的攻城設備這些。
匈奴鐵騎縱橫草原之上,他們只適合陸地戰(zhàn),雁門關修建了厚重的石城,守護著東境數(shù)百萬的軍民。
匈奴鐵騎每日都會在關外挑釁,下戰(zhàn)書,但是李若青都是置之不理。
匈奴之中,懂正語的人每日還會在關外大罵。
說大梁國的軍隊就是縮頭烏龜,不敢出城一戰(zhàn)。
匈奴鐵騎一旦下了馬,就變得沒了多少戰(zhàn)力。
但即使如此,匈奴鐵騎還是組織了好幾次的攻城,每次攻城,匈奴鐵騎展現(xiàn)出來的兇狠都是很讓人震驚的。
幾次攻城,匈奴也留下了上萬具尸體。
李若青此時就站在雁門關上,看著關外連綿不絕的匈奴大營,聽著關下匈奴人的謾罵,李若青苦笑道:“這些人,可能等不了多久了?!?p> 在他身邊,除了副帥吳王,還有眾多將領。
六十萬大軍,只有四十幾萬,幾戰(zhàn)下來,大梁國的軍隊已經(jīng)經(jīng)受不起太大的損失了。
“大帥,末將愿領軍出關一戰(zhàn)!”
站出來的,是梁衛(wèi)軍的大將軍,這位梁衛(wèi)軍的大將軍,是獨孤家的人,但是他不信獨孤,而是姓胡。
胡千尋,外號胡一刀!
據(jù)說他曾經(jīng)在一次戰(zhàn)場上,出手殺敵,每次都是一刀殺敵,因此得到了胡一刀這個外號。
胡一刀是獨孤一系的人,當今皇太后獨孤云溪是他的表妹,左丞相獨孤昊,是他的舅舅。
胡家是廣南士族出身,在廣南擁有著很高的地位。
和獨孤家攀上關系之后,地位也是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