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精忠報國
如果說棋面一開始平平無奇,之后暗濤洶涌,那么張城這一子落下,卻是風云變幻,血腥的戰(zhàn)場似乎瞬間就出現(xiàn)在了眾人的眼前。
與張城對弈的老先生臉色微變,按照他的想法,張城早就已經(jīng)達到了上五層的資格。
可是現(xiàn)在,他竟然生出一種,此子并非凡人的感覺,這一盤棋,一直都在這年輕人的控制之中,不管是平平無奇,還是暗濤洶涌,都是對方一步步帶給他的感覺,他竟然在不知不自覺中,被人牽著鼻子走。
這感覺,讓老先生心中微驚,手中的棋子,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
就好像如果他在落子,就會丟掉性命一樣的感覺,真正的棋道高手,往往就會如此,把自己當成棋子。
而張城,就是手握棋子的那種人!
“老夫輸了!”
老先生無力的放下手中的棋子,因為他不知道該下哪里,不管下哪里,他都干肯定,眼前年輕人的下一子,會讓他一敗涂地。
既然如此,還不如干脆認輸!
“承讓!”
又裝一逼,張城很是得意,然后起身,對著幾個老先生行了一禮,領著滿眼小星星的周舟走向了五層的入口。
琴棋書畫,畫書棋張城都能搞定,可是這第五層如果真的是琴的話,張城就無可奈何了。
古琴這東西,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會的!
周舟已經(jīng)成了小迷妹,張城的閃光點讓小丫頭現(xiàn)在看他的眼神,變得更深情了。
不過那眼神中,還包含著我要把他看好的意味,不準其他女人靠近。
五層,這已經(jīng)快要接近頂層了,這就是步步登頂?shù)母杏X嗎?
張城笑了笑,只不過他的笑,慢慢的凝固在了臉上。
臥槽!
剛邁入五層,張城就想轉身下樓,因為一張笑臉,讓張城感覺到了渾身一顫的感覺。
田蕊,她竟然在五層,那雙誘人的桃花眼看來,讓張城心中忐忑不已,這身邊還帶著個幽怨的深閨小怨婦呢。
還好除了田蕊,還有兩個老先生。
看著田蕊面前放著的古琴,張城已經(jīng)能猜到了,百花樓的頭牌,還有誰能在琴上面,有她那么出色呢?
田蕊在還沒有被送進百花樓之前,就是崇州城的才女,田家大小姐的身份,也讓她是琴棋書畫,無一不精的天才少女。
榮吱吱和她是閨中好友,讓她在五層考核,好像也正常。
張城的異常反應還好沒被周舟看見,小丫頭完全被之前張城摧枯拉朽的才華給迷倒了。
如果不是因為易容術,張城都感覺自己沒臉見人了。
田蕊出現(xiàn)在這場詩會上,張城之前就想到了,可是這樣的環(huán)境下見面,多少有些尷尬。
而且看到田蕊,作為男人的本能,張城腦海中的畫面,可就是那一夜的香艷,這個女人,實在是太有誘惑力了,這樣的車,就是頂級跑車,能多開一次就多開一次,男人無法拒絕這種車的誘惑。
慢慢的走了過去,還好田蕊并沒有表露出來她和張城的關系,只是微微笑著,好奇的看了眼張城身后的跟屁蟲,小丫頭周舟。
五層,確實與琴有關,但是并不是完全考核琴。
琴是樂,所以這一層,考核的,與樂有關。
不管是古琴,還是這個年代有的二胡,又或者是琵琶,就算是鐘鼓,張城都不會。
如果能有一把吉他,或者他還能彈上一曲肖邦的夜曲。
總不能什么都不做吧!說不定田蕊看在她們已經(jīng)深入了解過的關系上,會放水讓他上樓呢?
可惜田蕊并沒有打算這樣做,而是那雙好看的眼睛,一閃一閃的看著張城。
看來還是得表現(xiàn)一下了,既然考核的樂理有關的東西,吹拉彈唱都行,催拉彈就算了,可以唱啊。
張城甚至差點就把國歌給唱了出來,想到這里的時候,自己都笑了,這要是能在另一個維度空間,宣傳一下華夏國歌,不得也讓這些人見識一下,勞動人民的力量。
最后張城還是放棄了,身份地位不同,要讓天下人知道,他大梁的梁王唱出這樣的歌,會如何看他。
仔細思量,在心中快速略過篩選年少時學過的歌曲,又能展示壯志凌云,又能彰顯氣勢,于是終于鎖定一首《精忠報國》。
然后張城就唱起來:狼煙起江山北望
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
堂堂大梁要讓四方
來賀......
歌聲悠揚,其實輝煌,張城身后的小丫頭周舟的眼淚都掉了下來,就算是不太聽得懂,但張城的情緒她還是能感受得到的。
一不小心,就唱出感情了,張城自個都有些感慨,這人一旦上了年紀,好像總是控制不住感情。
沒人能明白,張城此時的心情,就像是回到了西涼的戰(zhàn)場,匈奴的戰(zhàn)場,看著一個個兄弟在自己身邊消失,這歌,在這個適合不是最適合的時機,可是卻是張城心中的真實想法。
其中的國家的兩個字,張城都把他改成了大梁!
兩個老先生被張城這首怪聲怪調(diào)的歌給弄得眼里都像是落了沙子,他們看著張城,想說點什么,最后卻是什么也沒說出口。
田蕊也是滿眼一閃一閃的小星星,張城的表現(xiàn)實在是太出乎預料了。
這一首精忠報國唱了出去,也不知道傳到天下人的耳中,會如何,但是聽到這首歌的人,都被張城想要表達的那種氣勢給驚呆了。
五層,并不隔音,離得最近的六層七層,都聽得見,聲音是往上飄的,而往下的話,四層能聽見,三層以下就聽不見了。
之所以選擇這首歌,就是因為這首歌的歌詞,有古風,適合這個年代,更像是把一遍報國的詞給唱了出來,也能讓這些人聽得懂。
六層,坐著好幾道身影,不是老先生,都很年輕,一個個看起來就是二三十歲的樣子。
他們聽到了樓下的歌聲,那坐在最高位置上的一個頭戴羽冠的男子,輕聲道:“堂堂大梁要讓四方來賀......好大的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