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九十年代后

第四章

九十年代后 天譽旭日 5354 2021-03-14 22:17:44

  從市區(qū)出來,經(jīng)過十幾二十分鐘的國道,便是彎彎曲曲的省道。以前沒留意,現(xiàn)在才發(fā)現(xiàn)去寶圩鎮(zhèn)的省道兩旁真是風光無限。先是連片的水田,收割完水稻后顯得更加空闊。過了人群聚居的村落便是連綿的群山,林木森森,如緩緩展開的水墨山水畫,滿眼蒼翠。盤山公路九曲十八彎,猶如行走在山脊之上,兩邊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陡坡。過了山脊,道路急轉(zhuǎn)直下,如靈蛇逶迤,盤旋于大山深處。以前去寶圩鎮(zhèn)都是坐班車,視野有限還不覺得有多險峻,現(xiàn)在開著摩托車才發(fā)現(xiàn)原來真的不是徒有虛名!最險峻的地方,整個就是爬坡后又下坡,山過山坳過坳,以為走了好遠,其實不過是剛翻過一座山而已。

  爬到山頂,鄧老師停車休息,回望剛走過的山路,蜿蜒曲折,有些地方猶如發(fā)夾,轉(zhuǎn)過一個彎,行車方向剛好相反。清風徐來,令人神清氣爽,遙望遠處,群山萬壑連綿不斷,大自然的壯麗景色令人震撼。

  “果然是無限風光在險峰!現(xiàn)在是下午,看起來都如此震撼,如果是有霧的早上,晨光穿過濃霧照在群山中,煙霧縹緲,玉皇大帝的靈霄殿也不過如此吧!”看著眼前的景色,鄧老師感嘆道。

  秀梅活動一下四肢,深呼吸一口氣,說:“空氣確實比廣州清新,呼吸山間清新的空氣人都精神很多,心情也會變好。只是,莽莽的大山也造成了山民們出行的不便。記得有一年的初冬,濃霧,十米開外看不清人。那時又趕著回學校,心里既盼望司機開快點,又怕不安全,一路上都是提心吊膽的。自從那次忐忑的乘車經(jīng)歷后,我便發(fā)誓一定要走出這大山!”

  “看來任何事都有兩面性,住在山區(qū)雖然出行不便,但激發(fā)了你的志氣,讓你不但走出了大山,而且還去到了廣州?!?p>  “怎么說呢??赡苋诉€是要有點心氣和追求吧。現(xiàn)在我們都還年輕,未來可期?!毙忝纷孕诺乜粗h方說。前面就是本地最高的山峰,矗立于群山之間,顯得特別高大巍峨。

  對,未來可期!鄧老師騎上摩托車,搭著秀梅再次上路。

  從山頂下來,經(jīng)過一段險峻曲折的下坡路后,前面到了一個開闊的田垌,公路沿著小河邊走,路面平坦舒緩。鄧老師放慢車速,飽覽水光山色,田園風光。遠處的村莊已經(jīng)炊煙裊裊,近處小河流水,波光粼粼,一派寧靜祥和的山村景色。

  “夕陽無限好,其實在農(nóng)村生活真的挺舒服的,山好水好也安靜。只是農(nóng)村沒有就業(yè)機會,所以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到外面去打工!”鄧老師開著車,任由清風吹亂了頭發(fā),興致高昂地說。

  秀梅坐在后面無睱聊天,她怕鄧老師東瞧西望會影響開車,不安全,不斷地叮嚀他注意看路,認真開車。一般都是這樣,開車的不怕坐車怕。

  日落時昏,鄧老師他們才到家。走進院子的那一刻,秀梅爸喜形于色從堂屋迎出來,開心地說:“哎呀,阿妹你終于回來了,我和你媽都盼望著你回來啰。”轉(zhuǎn)眼看到鄧老師,笑得眼瞇成一條線,說:“小鄧,你也來了?快到屋里坐?!?p>  進到屋廳,鄧老師放下行李,坐下和秀梅爸聊天。他已經(jīng)決定在秀梅家住到開學才走。

  秀梅進房和母親聊了會天,出來便進廚房準備晚飯,回到家里,一般都是她做飯。已經(jīng)一個學期沒回家,今晚她要親自煮餐飯給父母吃,她喜歡一家人坐在一起開開心心吃飯的氛圍??粗改钙穱L自己做的菜是她最踏實的幸福。

  鄧老師見秀梅進了廚房也起身進去幫忙。見他進來,秀梅笑著說:“你不在屋廳里坐,來廚房干嘛?”

  “我來幫你煮飯啊。”

  “你是客人,怎么可以叫你煮飯呢!快到屋廳里坐,很快就可以做好?!?p>  鄧老師在灶前坐下,說:“又不是第一次來你家,沒必要那么客氣,我來幫你燒火吧。”

  秀梅不再說什么,開始放油進鍋,待到油溫升高,把切好的瘦肉下鍋翻炒,不一會就香味四溢。

  晚飯過后,秀梅爸打開電視,坐下來開始織竹笠。看著他手拿篾絲熟練地在已經(jīng)織好的笠底上纏繞翻飛,不一會,一個竹笠的半成品就織好了。覺得有趣,鄧老師也學著編織,真是看著容易做起來難。篾絲在他手中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怎么也不能得心應手,不是篾絲纏錯方向就編得不夠密實!

  秀梅爸看著他捉急的樣子,和藹地說:“小鄧休息一會吧,讓我來織。”

  鄧老師看著手中的竹笠,苦笑說:“想不到看著容易,織起來完全不是一回事!”

  秀梅幫母親按摩完從房里出來,看到鄧老師笨手笨腳的樣子,笑著說:“不會織就坐一邊看電視好了,省得又要別人返工?!?p>  “沒辦法,以前沒織過。”他把手里織得歪歪扭扭的竹笠遞給秀梅,說:“你教我織吧。”

  原來織笠是要兩手配合的,右手拿篾絲編織的同時左手順勢壓實,在纏繞篾絲時還要注意方向。真是隔行如隔山,看似簡單的織笠原來也有這么一個小竅門!鄧老師坐在秀梅旁邊很認真地看著她邊織邊講解,不一會就覺得已經(jīng)對織笠的竅門了然于胸了,躍躍欲試。

  跟秀梅學過后的鄧老師信心滿滿的開始重整旗鼓??墒乾F(xiàn)實是殘酷的,雖然比之前織的好了很多,但在如何接篾絲,如何控制好力度不讓笠變形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他織的笠不可避免的需要秀梅“技術(shù)支持”,堪至返工。兩人就在那里你來我往地邊織邊互相揶揄。似有若無的香味讓鄧老師又再次憶起在自習室學習時的情景,氤氳幸福的感覺籠罩了他。他真想從此就不拼了,躺在這溫柔鄉(xiāng)里永遠都不要醒來!可是,又有一個聲音在提醒他:“鄧啟先,你只不過是一個農(nóng)家子弟,不努力,你連新屋都建不起來!”對,不能沉溺兒女情長!愛一個人,就要讓她有驕傲的理由。我現(xiàn)在還一無所有,如果和秀梅真有緣,她應該會等我。想到這里,他收起心猿意馬的心,專心學織笠。

  秀梅和鄧老師在一邊的互相調(diào)侃,甚至有點你儂我儂的親蜜,她爸都看在眼里。其實,當鄧老師第一次進他家門,知道他是女兒的救命恩人后,他就在內(nèi)心認了這個女婿??吹剿麄儌z人相處得如此和諧,心中無限欣慰。心想:“細女婚姻大事有著落后,自己死都能眼閉了!”

  “陳叔,我發(fā)現(xiàn)寶圩鎮(zhèn)里的村民很多都織笠,現(xiàn)在收笠多少錢一只?”鄧老師若有所思地問道。

  “看情況,一般都是一角至兩角錢一只??钍叫路f,復雜的就比較高價錢。”

  鄧老師點點頭,問:“正常情況,一個月能織多少笠?”

  “很難說,坐定織的話,一天能織四五十只,一個月能織一百多塊錢吧?!?p>  “現(xiàn)在你的女兒都長大了,也有了工作,你兩老就亨亨清福吧。何必再找這些苦來受?”

  “冇做整天坐日子又難過,織織笠反而時間快過好多。反正又不是很辛苦,織一日笠又得一日菜錢了?!标愂暹吰企呎f。

  秀梅邊織邊聽他們聊天,眼神專注,手指翻飛,不一會腳邊就疊起了一棟高高的竹笠。鄧老師看著她,開玩笑說:“你織這么快,陳叔破的篾都不夠你織哦?!?p>  秀梅笑了笑,拿起一條篾絲接駁上,說:“織完篾絲就休息一會啊,又不是趕任務(wù)?!?p>  她說得慢條斯理,心平氣和的生活態(tài)度讓鄧老師深有感觸。是啊,生活如果沒有太多的目的性可能人會更安然。只是畢業(yè)后,在城里住,目睹物欲橫流的社會使得他已經(jīng)很難能平心靜氣地過日子。每天好像都有很多想法,對物質(zhì)的渴望越來越強烈,人也越來越浮躁!和秀梅在一起,她那種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總能讓他心里平靜,自然舒服。

  “以前來寶圩鎮(zhèn)都沒見有那么多人織笠,是不是近幾年特別繁榮?”鄧老師對織笠這一產(chǎn)業(yè)好像特別感興趣。

  陳叔停下手上的活計,拿起水煙筒咕嚕嚕地抽了起來。一頓煙后,說:“最近幾年鎮(zhèn)上多開了幾間笠廠,織笠的價錢比以前高,村里不出去打工的婦女農(nóng)忙后都通過織笠?guī)脱a家用?!?p>  “原來如此,難怪從圩頭經(jīng)過時,看到好幾間笠廠,規(guī)模都挺大的?!编嚴蠋熍d趣越來越濃,他有很多疑問。例如每年都織那么多笠銷往哪里?會不會過剩?既然織笠都分給村民做了,笠廠的作用是什么?

  “這個我也不大清楚,我聽說中國貿(mào)易代表團在1980年曾帶我們的織笠能手到美國、日本、法國去表演,當時表演很受外國人歡迎。從此我們就從這些國家拿到了好多訂單,經(jīng)過十幾年的發(fā)展,現(xiàn)在我們織的笠聽老板說都是出口到外國去做花籃。至于笠廠,大概就負責與外國人打交道吧,從他們那里取得訂單然后做好笠模分給我們做,我們織好竹笠的半成品給他們再加工后就出口。我所知道的就是這些了?!标愂逡豢跉獍炎约核恼f完后又開始破篾。

  陳叔的話讓鄧老師心潮澎湃,和外國人打交道,自己在大學不就是兼修英語嗎?或許會有用得著自己的地方也說不定!想到這里,他決定明天到鎮(zhèn)上看看。于是對秀梅說:“阿梅,明天去趁圩啰。”

  “好啊,我已經(jīng)好久冇蕩過山圩了?!毙忝沸χf,一想到蕩圩,她就激動,已經(jīng)好久沒吃過圩尾的豬大腸炒粉了。

  山里人都習慣早起,先是母親房里的咳嗽聲,接著就是陳叔悉悉窣窣起床煲早餐的聲音。也許是沒睡慣生床,又或許內(nèi)心激動,鄧老師很早就已經(jīng)醒來,陳叔起床后他也爬了起來。走出大門,天色朦朧,過了一會天邊才慢慢泛起魚肚白。鄧老師伸了伸懶腰,深呼吸后向陳叔打招呼:“陳叔早晨?!?p>  “早晨,起這么早啊,不多睡一會?”陳叔點燃灶堂里的干柴后問。

  “不睡了,睡醒了就起床。”

  “也對,年輕人不要賴床,習慣了就很難改。特別是你們做教師的,平時都要很早起床?!?p>  說話間,秀梅也起來了??吹洁嚴蠋熞呀?jīng)和她爸在屋廳里織笠,笑著說:“你還沒織夠???爸,看來你要給他開工資了?!毙忝返脑挾旱么蠹叶夹α似饋?。

  吃完早餐就開始出發(fā),秀梅今天穿了條天監(jiān)色格子連衣裙,清新活潑如還在讀書的大學生,放下工作的紛紛擾擾,她其實也只是個愛做夢的女孩子!經(jīng)過一天的相處后,兩人明顯比昨天融洽,歡聲笑語灑了一路。

  來到寶圩街,人群漸漸多了起來。鄧老師把摩托車停在路邊,上完鎖便與秀梅逛街。在一間小商店前鄧老師停了下來,走進店里買了一包香煙。秀梅看著他手里的香煙問:“你不是不吸煙的嗎?怎么跑去買煙了?”

  “我學會抽煙啦?!编嚴蠋熃器锏赝?。

  “我不喜歡你抽煙,你能不能不要再抽?”秀梅帶著懇求的目光看著鄧老師。

  看到秀梅信以為真的傻傻的神態(tài),鄧老師拍了下她的腦袋說:“你真笨,如果我真抽煙,身上不會有煙味嗎?”

  “哎呀,你別拍我腦袋,大庭廣眾的,讓人怪不好意思?!毙忝防砹讼骂^發(fā),嗔怪道:“不吸煙,買香煙干嘛?你欺騙我感情,我要你買蘋果給我吃。”

  “好好,待會買給你吃。不過你先要陪我去笠廠走一趟先?!编嚴蠋熜χf。

  “去笠廠干嘛?難道你真想織笠賣?”

  “呵呵,傻妹。難道只有織笠賣才能去笠廠嗎?”

  兩人邊走邊聊,不覺就來到了圩頭。馬路兩邊錯落分布著幾間竹器工藝品廠。從門口向里看,能看到水泥空地上擺放著一堆笠模,也有一些竹笠放在空地上晾曬。鄧老師和秀梅兩人緩步向里走去,第一次進入本地企業(yè),內(nèi)心既好奇又自豪,想不到在粵西偏遠的鄉(xiāng)鎮(zhèn)都開始辦廠了,真是件大好事,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

  笠廠主體是一棟三層的樓房,前面是一大片水泥空地的院子,后面是鐵皮蓋的倉庫。院子里很安靜,經(jīng)過院子,鄧老師和秀梅來到樓房前,在一樓左邊的辦公室里,有幾個人在細聲聊天??吹剿麄冞M來,年齡大概四十來歲的一個農(nóng)民打扮的中年人問道:“你們找誰?”

  “我們是趁圩路過的,見到這里有好幾間笠廠,好奇走進來看看。”鄧老師謙恭地說。

  “哈哈……”眾人爆發(fā)出爽朗的笑聲,在他們眼里像是看到了外星人般驚奇。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好好的街不逛,跑來逛笠廠?,F(xiàn)在年輕人有誰會關(guān)心這個?何況還帶著女朋友來!

  “年輕人,拍拖應該去看電影,去公園玩,跑來笠廠可沒有好吃好玩的哦。”中年人說道。

  “我們只是來看看我們粵西的驕傲,產(chǎn)品都賣到外國人那里去了,真是了不起?!?p>  鄧老師幾句恭維話讓屋里的人又爆發(fā)出一陣笑聲,臉上還帶著幾分得意之色。秀梅是沒見過這種場面,躲在鄧老師身后左右不是,她真想快點離開這里,到外面透透氣。

  “既然你這么好奇,那就隨便參觀吧?!敝心耆舜笫忠粨],有意送客。

  鄧老師忙趨前敬煙,把屋里的五個男人都敬了一圈后,說:“謝謝老板,我們只是看看就走?!闭f完,領(lǐng)著秀梅出了辦公室。

  笠廠面積不是很大,整個一千平方左右,一眼就能看完。他們?nèi)サ綐欠亢蟮膫}庫,大門敞開著,里面是堆積如山的竹笠,有些已經(jīng)染上了顏色,確實比秀梅家里織的好看。

  “原來你買煙是用來敬煙的,只是不明白,你來的目的就是來看這一堆竹笠?”

  “怎么樣,好看嗎?”鄧老師答非所問。

  “我想走了,在這里沒有什么好玩的,還一大堆不懷好意的男人,看得人家心里發(fā)毛?!?p>  秀梅的這句話讓鄧老師挺氣餒的,是啊,來這里的目的是什么?找機會?進到辦公室什么都說不上,連自我介紹都沒有,再說人家都已經(jīng)打開了銷路,能用得上你?現(xiàn)實遠非昨晚自己的想象,自己是不是太書生意氣了?想到這里,心已經(jīng)涼了一半,看到秀梅楚楚可憐的樣子,心里泛起了一絲愧疚之情。他拉起秀梅的手,說:“走,我們?nèi)ベI蘋果吃?!?p>  “嗯,還要吃豬大腸炒粉。”秀梅開心地說,跟在他后面如翩翩起舞的蝴蝶。

  來到水泥空地,鄧老師停下來,說:“你在這里等,我進去跟他們打聲招呼再走?!?p>  屋里的男人還在聊天,氣氛比之前熱烈。

  鄧老師進到辦公室,謙恭地說:“各位老板,我先走了?!?p>  可能是被鄧老師的禮貌所打動,或者是剛才敬煙發(fā)生了作用。中年男人語氣平和了很多,說:“這么快就看完了?”

  “嗯,對,看完了。我準備去逛街?!?p>  “哦,那好,有空過來玩?!?p>  從笠廠出來,鄧老師有點泄氣,昨晚設(shè)想好的場景一個都沒有實現(xiàn)!不過好在還叫他有空過來玩。想到這里,他苦笑一聲。

  寶圩街是一條小山圩,全鎮(zhèn)最繁華的地段就是穿鎮(zhèn)而過的省級公路兩旁。在路兩邊集中了餐飲,銀行,郵局,還有菜市場。山民們每到圩日就車竹笠出來賣,然后就是逛街。他們好像對逛街情有獨鐘,男女老幼逢圩必趁。他們一般早上就出圩,中午就在街邊吃一碗炒粉再回家,一般都是素炒粉,講究點的就會在菜市場稱些豬大腸過來一起炒。吃完粉,再喝幾杯茶,這就是他們一天中最美的享受。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