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寶嫻回了瀲滟閣就一頭扎進了小廚房,黃姨娘去叫了她三五趟,她連理都不理的。
等到了吃中飯時,她才做了一盅雞湯,折騰了一早上,拿了三只老母雞去煨這一盅湯,里頭加了參須,菌菇,但又難得蕭寶嫻手那樣巧,雞湯上竟一絲油都不見的。
黃姨娘歡喜了半天,見她拿托盤裝著小盅從廚房出來,眉開眼笑就迎上去:“我們嫻兒真是長大了,如今都知道做了雞湯來孝敬……”
蕭寶嫻卻閃身躲了一把:“姨娘,中飯您自個兒吃,我去榮壽館了。”
黃姨娘的笑登時僵在臉上,可蕭寶嫻卻一概不理,繞過了她,才把手上雞湯交給身后丫頭,那架勢,倒像怕她姨娘搶了她的雞湯似的。
她從瀲滟閣出了門,黃姨娘氣的不輕,手上一方素凈的帕子被她扯來扯去的,糟蹋的皺巴巴。
身后黃姨娘的陪嫁丫頭銀珠上來安慰她,把那帕子從她手上拿了去:“咱們姑娘如今知道去討老太君的高興,姨娘生什么氣呢?”
這黃姨娘原也是官宦人家的姑娘,只不過是個庶女而已。
當初余老太君不愿意看著崔氏進府,又想著,秦氏的那個脾氣秉性,恐也轄不住,她一把年紀了,難道還要同兒子的妾室去勾心斗角打擂臺不成?
是以老太君一咬牙,一狠心,挑了三個身世清白又干凈的女孩兒,跟崔氏就同一天進的府。
黃姨娘從前在家里做姑娘時,是養(yǎng)在她嫡母跟前的,老太君同她嫡母交情不錯,小的時候去她家里做客,也見過她,她嫡母知道老太君要替蕭承光納妾,上趕著來說,要把黃氏送進蕭家做妾來,把那好話說了一籮筐,又把黃氏夸的花兒一樣,老太君私下里去打聽過,黃氏別的倒都還好,唯獨是愛拈酸吃醋,最是個能爭寵的性子。
以前就同她庶出的姐妹們爭,甚至還要替她姨娘爭。
這樣的人,若平日里,一只腳也不配邁進蕭家門的。
可那會兒老太君就是專要挑了這樣的,去同崔氏打擂臺,是以再三思量,就納了黃姨娘。
黃姨娘眼皮垂著,看銀珠手上的帕子,滿心不高興:“養(yǎng)了這么大的姑娘,一粒米也沒孝敬過我的,老太太不過養(yǎng)了她半年,平日里也沒拿她當個人看,她倒上趕著,我教她去爭寵,卻不是要她去爭老太太的寵。那余家是高臺上走過一場的人家,養(yǎng)出來的姑娘,一個比一個有本事,討不著巧,再惹上一身的騷。再說了,她還真能長命百歲不成?將來這國公府里,還不是全都指著國公爺?shù)??!?p> 銀珠嚇壞了,上了手去捂她的嘴:“姨娘怎么說這樣的話,給人聽了,可了不得的!”
黃姨娘在這上頭,是最沒成算的。
用她嫡母的話說,這姑娘雖素日里愛爭寵,拈酸吃醋的,卻也不失俏皮可愛,偏生她最沒心眼,嘴上沒個把門的,口無遮攔,心里什么事兒都藏不住,倒也坦率。
她剛進門的頭兩年,到秦氏跟前立規(guī)矩,但她真是什么都敢說,飯桌上,死啊活啊的,從來沒個忌諱。
秦氏從前做姑娘,是嬌滴滴的女孩兒,一家子兄弟,就她一個姑娘,上面的長輩便不說,就是兄弟們,也把她高高舉在頭頂上,她叫往東,便絕不往西的。
后來嫁了蕭承光,兩個人青梅竹馬,指腹為婚,從小感情就好。
蕭承光雖是武將出身,頗有些耿直不解風情,但對秦氏那是真寵。
她懷著蕭寶燕那會兒,寒冬臘月,都快臨盆了,非要吃一尾新鮮的魚,還要現(xiàn)撈現(xiàn)殺現(xiàn)做的,不然一筷子也不肯動。
蕭承光二話不說叫人去撈,可那湖上結了厚厚的冰,上哪里能撈出魚來,尋了最老道的漁夫,也說不成,除非破冰下水去抓,但天兒實在太冷了,下了水,能把人給凍死,給多少銀子人家也不干。
后來還不是蕭承光把攔著他的人一拳一個打開了,叫破了冰,一個猛子扎下水,替秦氏抓了一尾活魚上來。
所以到黃姨娘在秦氏跟前沒個忌諱的信口胡說,驚了秦氏兩次,蕭承光有些惱,就再不叫她到秦氏跟前去伺候。
黃姨娘一吐舌,顯然也想到了自己從前的“豐功偉績”,知道自己說錯了話,朝著地上呸了兩聲:“也沒什么,反正我一貫是這樣的,國公爺知道了也頂多罵我兩句,我都叫他罵習慣了?!?p> 銀珠陪她長大,伺候了她這么多年,就這么個脾氣性子,改是改不了了。
她搖著頭,上手去扶黃姨娘:“姨娘屋里去吧,我叫小廚房給姨娘炸春卷兒,再給姨娘做一份藕粉糖糕,姨娘最愛吃了?!?p> 可黃姨娘仍舊心心念念女兒親手做的雞湯,興致缺缺的:“就數(shù)嫻兒最沒良心,我掏心掏肺對她,連個雞湯都不叫我喝,還要拿我屋里的人參剪參須,用的全是我的東西,我一口都撈不著!”
銀珠無奈的笑,滿臉寵溺的表情。
如今嫻姑娘都這么大了,她們姑娘還跟個孩子似的,這也要爭。
她扶著人,其實又把人往懷里帶了帶,半抱著,把人往屋里帶,等上了垂帶踏跺,壓了壓聲兒:“姨娘怎么忘了,裴家表少爺今日進府,眼下只怕正在榮壽館吃中飯呢,我想著嫻姑娘自己倒是主意大的,這雞湯指不定是送給誰的,姨娘倒把這事兒忘了個干干凈凈,吃起醋來,真孩子模樣?!?p> 黃姨娘一只繡鞋剛踩上最后一節(jié)臺階,腳下一頓,人也怔住。
好半晌,她從銀珠懷里退出來:“她奔著裴凈元去的?”
銀珠說只怕是:“表少爺是新科二甲的頭名,又有咱們國公府撐著,官家欽點了庶吉士,這就已然進了吏部去,一入朝,就是六品的官兒,我的姨娘欸,你想想,多少人一輩子削尖了腦袋想升遷入京,多少人熬了一生,辭官致仕時都撈不著個六品,咱們家這位表少爺,前途不可限量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