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當自己是一根蔥
李玉僑嘲諷一笑,這李振興還真當自己是一根蔥!
“父親,后宮不得干政,這是皇上明令禁止的,而這朝堂站隊一事,父親就如此替范府作了決定,敢問父親,父親可有聽過范府的意思?女兒會如實相告與孟姨?!崩钣駜S不想與李振興虛情假意的推搡去推搡來的。
李振興一聽這個傻女兒居然還要將自己的想法去告訴別人,遂恨鐵不成鋼地吼道:“放肆!你就如此見不得李府好嗎?難道你還想眼睜睜地看著李府退出朝堂?退出京城嗎?”
李玉僑挑了挑眉,看來李振興還是有那么一點兒自知之明嘛!居然將自己的最終目標都給猜了個透,只是不知這只是他情急之下的一時憤怒,還是他的推測?想來應(yīng)該是那前者。
李玉僑嫣然一笑,“父親怎會如此看待女兒?女兒自是希望父親步步高升,女兒才有面子不是嗎?”
李振興被李玉僑阻得說不上話來,努力調(diào)節(jié)好心情后才繼續(xù)說道:“繼續(xù)如此,你明日就去范府,待事成之日,為父不會虧待于你的。”
李玉僑冷不丁地說道:“大姐姐的太子妃之位也十拿九穩(wěn)了嗎?”
李振興震驚地看著李玉僑這巧笑嫣然的笑臉,這個女兒居然如此通透,都猜到那背后的厲害關(guān)系了。
李玉僑不等李振興說話就繼續(xù)說道:“想來父親一早就站到了太子的陣營,只等著大姐姐坐上太子妃之位,太子登上那高位之后,父親的榮華富貴就唾手可得,李府就一越成為東陵的后族?!?p> 李振興眨了眨眼,弱弱地問道:“二丫頭,不可隨意揣測圣意!”
李玉僑不在意地笑了笑,“只是父親怕是要失望了,女兒并未打算去打孟姨說這件事,至于范叔他們?nèi)绾?,女兒也不會去左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父親是,女兒也是,就像當初娘親也有自己的路要走一樣,父親當年已經(jīng)脅迫了娘親一次,女兒不希望父親再強加注在女兒身上?!?p> 李振興看著一臉決絕的李玉僑,面上有些猶豫,但一想到前方的那榮華富貴,他就瞬間被迷了雙眼,對李玉僑呵斥道:“糊涂!為父為了什么?還不是為了李府!為了你們這些兒女嗎?”
李玉僑伸出一根手指在眼前搖了搖,“不不不!父親是為了大姐姐,父親所做的這些,大姐姐才是那個最大的受益者,而女兒們只是大姐姐的墊腳石,亦是探路石,父親如此不拿女兒們當回事,父親可知道女兒們也會寒心?”
李振興真的拿李玉僑沒有辦法了,只好妥協(xié)道:“你要如何才肯答應(yīng)幫助父親?為父也沒有其他可以拿得出手的東西了,如果你愿意幫助為父,為父就將你娘親的那些莊子交給你!”
李玉僑微微一笑,那些莊子姬明皇早有旨意,待自己及笄,李振興就要歸還,如今被李振興拿來當作談判的籌碼,他不覺得可笑嗎?
那些莊子既然是在姬明皇那兒過了明路,那李振興就不敢陽奉陰違地做出調(diào)包之事,反正遲早都是要還的,她又何必急于一時?
遂其不贊同地看向李振興,“父親,那些莊子不是圣上下旨,讓您在女兒及笄過后就交還嗎?難道父親又生了不該生的想法?父親應(yīng)該知道欺君之罪會有何后果吧?女兒可不想不得善終!”
李振興再次額間冒了冷汗,他今日來玉苑,已經(jīng)有兩次差點觸怒圣顏,看來這玉苑真不是他該來的!
但自己確實需要命范府作為彩頭,太子那兒還等著自己的好消息呢,如果自己不能成功將范府拉攏過來,只怕太子怪罪下來,自己也是要承擔一個辦事不利的罪名,到時候還會連累大丫頭。
大丫頭好不容易得了太子的信任,豈能因為二丫頭而破壞掉她多年來的形象?
所以二丫頭必須答應(yīng)去范府一趟!
遂其擦了擦額間的冷汗,“為父當然記得圣上的旨意,為父又豈敢忘記?只是,二丫頭應(yīng)該理解為父的難處,為父雖然任尚書多年,但為父更加繼續(xù)為朝廷建功立業(yè),為百姓謀取福利,只是為父只在禮部,很多事情為父都插不上手,你是為父的親生女兒,女兒指望不了別人,唯有指望自己的女兒了?!?p> 李振興的和番話說得情真意切,只怕那心軟之人會毫不猶豫地點頭應(yīng)下,但是,李玉僑深受李振興冷落多年,自己娘親又被李振興寒透了心,所以李振興如若想從李玉僑這里討到好,只怕是算盤打錯了。
雖然他在來之前,將自己的如意算盤打得啪啪響,但只要進了玉苑,那就只能如那石沉大海般,激不起一絲的浪花。
李玉僑如坐松山般地說道:“父親,女兒還只是一個未及笄的姑娘,雖然也學(xué)著去掌理鋪子,但女兒終究是一個小姑娘,哪敢接受父親的如此重托,想來大姐姐一直是父親的小棉襖,大姐姐肯定會樂意幫助父親,孟姨并不是一個不講理之人,只要大姐姐向孟姨說明去意,相信孟姨會體諒大姐姐的一片愛父之心?!?p> 李玉僑不動聲色地將球踢回李愛雅處,李振興被氣得差點兒想拂袖而去,“二丫頭,你當真不愿替為父分憂?”說完雙眼就迸出威壓鋪天蓋地地朝李玉僑射了過去。
李玉僑當李振興的威壓不存在,“父親,不是女兒不想替父親分憂,實在是女兒懺愧,自認幫不上父親,還請父親另請高明吧!”
李振興冷冷地看著李玉僑,“二丫頭才回京,可能顧姨娘沒教過你,在這京中但凡出嫁的女子,如果連娘家都不愿去支持,那她想過好日子,只怕是比登天還難,二丫頭應(yīng)該不想去步那等后塵吧?”
李玉僑對李振興赤裸裸的威脅一笑置之,“女兒當然知道娘家的重要性,所以女兒一回京,手上一有了銀子,就立刻給外祖父送去了,女兒的娘親這些年沒有向外祖父盡孝,父親也從未過問過外祖父,所以女兒就代替娘親和父親向外祖父盡孝,相信待女兒出嫁以后,外祖父也為拿女兒當親人般看待?!?p>